個人資料
林間溪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多彩多姿的貴州 1 布依風情

(2021-04-04 09:07:47) 下一個

貴州,提起這個省份,人們首先想起的一定是茅台酒。然而除了茅台,貴州還有許多值得稱讚的地方。貴州位於西南中國的東南部,與毗鄰的雲南組成雲貴高原。省內多為山地,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是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自古以來貴州一直被認為是偏踞一隅的蠻荒之地,交通不便、經濟落後,“地無三尺平,天無三日晴,人無三分銀”, 是最為貧困的省份之一。然而近年來貴州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高速公路像蜘蛛網一樣深入到每一個縣市,喀斯特特殊地形的山頭上架起了一座座世界之最的大橋,使得天塹變通途。科技方麵,貴州也有很大的發展,它充分利用其特殊的地形、涼爽的氣候、以及電力充足等等特點,大力發展大數據產業,將貴州打造成“中國數穀”,國家大數據中心。貴州的天然喀斯特漏鬥窪地溶岩坑地貌,是人類探索宇宙的絕佳地。同樣還是利用地理上的優勢,貴州在平塘縣的山坳中建立了世界最大的天文射電望遠鏡。通過中國天眼對地球外文明進行搜尋,探索未知世界,揭開宇宙起源之謎。

借用幾張網上的照片,看看貴州的高速公路有多複雜

貴州秀麗古樸、風景如畫,是世界上岩溶地貌發育最典型的地區之一,有最絢麗多彩的喀斯特景觀,其旅遊資源豐富多彩。貴州的另一特點是少數民族集居,據2000年貴州人口普查,全國56個民族在貴州省都可以找到。其中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等19個民族世世代代居住在這塊土地上。因此我們的少數民族係列怎能少了貴州?

依山傍水的布依村寨                

說起來我與貴州還真有一點點淵源,這得從我的母親那邊談起。母親上世紀二十年代末出生在一個家境還不錯、父母還算開明的家庭。外祖父早年畢業於剛成立不久的北方交通大學,後來吃的是鐵路的鐵飯碗。雖然家中女孩子居多,外祖父還是讓她們都得到很好的教育。抗戰時期全家隨著政府撤到了貴州,在那裏生活了好幾年。解放前夕,母親姊妹幾個都參加了革命幹部學校。後來外祖父調回內地,母親和姐姐為了上大學,和父母一起搬回武漢,隻有最有魄力的小妹堅持參加革命,隻身留在貴州。後來小姨在貴州落地生根,表姐表弟們成為地地道道的貴州人。文化革命期間,小姨帶著兒女們來我家探親。我和年齡相仿的小表姐一起,總有各種各樣說不完的話題,其中少不了那些少數民族有趣的風土人情。然而我真正了解貴州、第一次來到貴州,已經是2017年的金秋。此時“地無三尺平”的貴州已經被高高低低的大橋,深深淺淺的隧道連成一片。高速公路伸展到每一個角落,貴州以它獨特風景,絢麗多彩的喀斯特地貌,成為旅行者鍾愛的地方。

初次來到貴州的目的並不是旅遊而是探親。母親與留在貴州的小妹已經多年不見,其他的兄弟姐妹都已先後離世。於是我下決心乘著回國參加會議的機會,帶著父母去貴州探望多年未見的小姨和表姐弟們。飛機在貴陽上空下降,一出機場就看見小姨和表弟在站口等著我們。老姐妹相見分外興奮,一路上互道相思之情。回到家裏兩位表姐正在廚房忙碌,一大桌香噴噴的飯菜已經擺滿好,讓我們倍感溫暖。

小姨家涼台上花兒也在歡迎我們         

兩位表姐已經做好飯等著我們            

雖說貴州風景秀麗,有許多著名景點,但帶著父母不便去遠處旅遊。於是母親在家與小姨享受重聚之樂,表弟、表姐帶著我和父親就近參觀了許多布依族村寨。後來我又隻身去了貴州,這一次走得遠一些,參觀了苗寨和侗寨。我的少數民族係列中的貴州部分,便是綜合兩次貴州之行,寫寫我所看到的布依族、苗族和侗族。

一.布依風情

布依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較大的一個,位居56個民族中的第12位,也是貴州的第二大少數民族,全國97%的布依人集聚在貴州。布依族是由古百越人演變而來,以農業為主。據說最早的水稻種植是與百越人分不開的,因此布依人享有水稻民族的稱號。布依人喜歡依山傍水而居,貴陽周邊的烏當山地區便是他們集中聚居的地帶,分布了許多布依村寨。其中泉城五韻就是五個各有特色的村寨,它們是阿栗、偏坡、度寨、王崗、攏腳,有最美村寨之稱。布依村寨依山傍水很漂亮,彎彎的河水環繞村寨,一幢幢房屋整齊幹淨,地裏的稻子已經收割,一片富裕的景象。泉城五韻各有特色,其中度寨以簸箕畫出名,村中人家院前屋後擺著各種圖案的簸箕畫,將家園裝飾得溫馨可愛。王崗村的庖湯飯遠近聞名,吸引著許多吃貨前來品嚐。我們走在村裏,靜悄悄不見人影,農家樂也是大門緊閉。我們放棄在這裏吃飯的打算,在村裏走走看看,參觀這座布依村寨。村邊的池塘,水車在吱吱地轉動,水麵上遊動著鴨子和鵝,一片祥和的景象。村寨中隻有十幾戶人家,可是家家都住著嶄新的大瓦房。村中心的告示牌很有特色,上書村約,告誡村民遵紀守法,相互友愛。不時還可見宣傳畫牌,以古人的故事宣傳法製,倒是十分新穎。我們在村中徜徉,不時拍幾張照片,口裏讚歎村民們的日子看上去很不錯。迎麵走過來一位布依婦女,很自然和我們聊了起來。婦女的語言很樸實,臉上掛著從心底發出的微笑,人無三分銀的苦日子早已一去不複返了。

布依人喜歡依山傍水而居         

布依村寨房屋整齊、寧靜樸實,一片富裕的景象

村寨旁是一片片稻田,稻子已經收割,隻留下短短的稻茬在地裏。經過一個冬天,稻茬腐爛成為肥料。來年春天3-4月,田裏灌滿水,又是一個插秧的季節

水車吱吱,野鴨成群,這才是想象中的農家生活、田園風光

渡寨、王崗等5個村寨合稱泉城五韻,有最美村寨之美譽    

泉城五韻各有特色,渡寨以其簸箕畫為人所知    

這裏的村民喜歡在簸箕上作畫,並將作品展現在房前屋後

王崗村,村中心擺放著一座大銅鼓,看看解說,村裏的大銅鼓是從清朝道光5 年傳下來的

布依民居幹淨整齊、錯落有致          

風雨橋,為村民遮風擋雨    

村裏有許多這樣的宣傳牌,以古人的故事教育大家遵紀守法  

看來是個豐收年                              

與房主聊天得知這麽大的一棟房子隻有6個人居住,城裏人該羨慕死了

下水大佛

上水村和下水村是另一處兩個相鄰的布依村寨,位於風光迤邐的沙老河畔。河畔有一座自然山峰雕刻的大佛頭像,因坐落在下水村旁稱為下水大佛。佛像高50米,頭部高14米,比樂山大佛的頭部還要高出4米,相傳為海能法師開鑿。據說海能法師是開鑿樂山大佛的海通法師的師傅。當年樂山淩雲寺西壁三江和沙老河同時遭受巨大水患,師徒商量,在沙老河和樂山各開鑿一座大佛以鎮水妖。海能負責沙老河的開鑿,海通掌管樂山大佛的雕塑。不幸的是海能年老體弱,大佛剛剛完成頭部就去世了,隻留下一座半成品在人間。經過一千多年的風雨,未完成的大佛依然矗立在沙老河畔。

下水村坐落在沙老河畔,這裏的山間有座大佛        

沙老河靜靜流淌,可知幾千年前它曾洪水泛濫,危害生命

遠遠地就看到那座佛頭了           

在佛頭的鎮壓下,河水安靜下來         

香紙溝

繼續往山裏走,密林深處藏著一個名為香紙溝的村寨,小小村寨已有600多年曆史。香紙溝為漢人和布依人雜居地。600多年前,明太祖朱元璋調北填南,中國造紙先師蔡倫的後裔彭氏三兄弟從湖南新化來到此地。見這裏茂林秀竹漫山遍野,又有溪水潺潺流淌,是造紙難得的風水寶地;且四周景色秀麗、氣候宜人,遂之定居於此。從此中國的造紙文明便在這塊番禹之地生根發芽,人們利用當地的溪流、竹林、石料等資源造紙。為了紀念祖先,他們將自己的村落取名湘紙溝。後因為這裏生產的紙有一種奇特的香味,於是慢慢演變為香紙溝。如今這裏依然保留著國內最大的古法造紙作坊遺址,遵循蔡倫的七十二道工序的古法造紙術。香紙溝也已成為貴陽附近的風景區,為人們展現自然和人文兩大景觀。

香紙溝至今保持著古法造紙作坊      

香紙溝村落順著山勢而建,錯落有致點綴於山水之間          

這裏的山間奇峰怪石、幽穀深潭,翠竹青青、溪水潺潺、古木成林

一灣清澈的溪流在山腳蜿蜒流淌,我們沿著小溪慢慢向前走,享受著山間的清新與寧靜   

南靜寺

小車沿著坑窪不平的小路繼續向前走,突然眼前一亮,高高的山峰前矗立著一座古塔,群山環抱中一座古寺出現在眼前。整個寺院分布在一條中軸線上,形成三進大院。寺院坐西向東,第次升高,四周古木參天,秀竹成林。這是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的南靜寺,迄今已有500多年的曆史。當年湖南的彭氏為避禍端遷移此處,並開始祖傳的造紙術。起初南靜寺隻是一個簡易的小廟,以供村民求佛之用。後來,寺院逐漸發展起來,有高僧主持。清康熙年間,當地柴氏大族的8個兒子在朝中當官,年年回家拜祖都要到南靜寺燒香,一度寺院香火極其旺盛。到乾隆時期,地方官府免去香紙溝的賦稅,民眾生活無憂,便年年出資修繕擴建寺院,使其達到現在的規模。南靜寺逐漸名揚黔貴,有“上有黔靈,下有南靜”的說法。

突然出現的古塔寺院讓我們眼前一亮     

南靜寺依山而建,雖然不大但氣勢宏偉   

寺院依山而建,我們順著山坡慢慢向上爬      

終於來到山頂,俯瞰寺院全景       

農家樂

看完南靜寺我們都餓了,來到路邊的一家農家樂。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布依小餐館,旅遊淡季,店裏並無客人。老板娘懷抱著孩子坐在門口與婆婆聊天,見我們到來便將我們請到裏間,然後將孩子背在背上轉身去廚房不緊不慢地為我們準備菜肴。我們圍坐在火爐旁喝茶,耐心等著老板娘炒菜。終於菜上來了,有山裏新采集的菌子,小溪中剛撈捕的河蝦;有撅巴炒臘肉,竹筍燴三鮮;還有剛磨好的豆腐做成的清湯…… 整個農家樂新鮮又可口,直把我們吃得興高采烈、滿口稱讚。順便說一下,我所接觸的少數民族中,要數銀川的回族和貴州的布依族最為幹淨清爽。

我們圍著火爐而坐,等著老板娘慢慢做菜     

終於飯菜上來了,農家菜勝在一個食材新鮮

沒等菜上齊我們就開吃,當全部菜上來時,前麵的已經吃了一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