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7)
當你看到這張照片,你一定會問:這是哪個少數民族?我要告訴你,她是如假包換的漢族人。位於貴州安順喀斯特地貌大山深處的天龍屯堡是一個被時間忘記的地方,這裏的人們至今依然保持著600年前的服飾和生活方式。天龍屯堡地處西進雲南的咽喉之地,最早是順元古驛道上的一個驛站,名叫飯籠驛。由於軍事地理位置重要,明太祖朱元璋為了加強對西南的統治,調北填南、築牆造堡、駐軍屯墾,在這裏及周邊大量屯兵。大約20萬來自江西、湖廣和江浙的漢家子弟遠離家鄉,在這裏駐紮下來。軍人們戰時打仗閑時屯田,逐漸由驛站發展成為屯堡。清朝康熙年間,雲貴總督範承勳奉旨實行“改土歸流”,屯堡人由軍戶轉變為普通百姓。由於大山的隔絕,六百餘年來,這裏的人們仍保留繼承著明代的服飾、生活習慣和文化習俗。如此的屯堡有200多個散落在安順,它們共同形成了獨特的屯堡文化。天龍屯堡是其中最大最典型的,2009年被國務院授予“中國曆史文化名鎮”稱號。
走在天龍屯堡的巷子裏,時間停留在幾百年前的明朝。街頭穿著寬袖大襟顏色鮮豔的婦女擺著小攤販賣著自己的繡品和其他小商品;小屋前賣豆腐的老太,雖說衣衫的顏色並不鮮豔,但樣式也是古色古香。為了確定他們的服裝不是為了旅遊吸引人們眼球的需要,我在後來與當地人的交談中有專門問到。得到的回答是這就是他們平時的衣裝,世世代代如此,隻不過近年來的衣料顏色更鮮豔,質地更好罷了。屯堡村莊裏小巷彎彎曲曲,大多數建築沿襲了具有江南水鄉風韻的石頭村落形式。灰色的石牆、斑駁的門窗無不顯現出年代的久遠,世間的滄桑。數百年來,更朝迭代,世事變換,而屯堡人卻在這黔境一隅頑強地堅守著他們祖先的傳統,保持著大明朝的文化。
天龍屯堡保持著明朝的生活習俗,形成獨特的屯堡文化
青石板、石頭房,小鎮安安靜靜,街頭巷尾不時可見擺攤的婦女,她們守著自己的小攤,手裏做著活計。若不是那些紅旗和廣告牌,我們真以為回到從前的歲月
小鎮中看見的唯一一家外來人開的小店
賣豆腐的老太在自家門前出售剛做好的豆腐和自家產的辣椒
村裏的房屋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因地製宜,采用山裏的石頭建起的石頭房
另一種是木板房,但無論是哪一種,都保留著江南民居的建築風格
屯堡二字其實是二個概念——“屯”是指軍屯,是軍隊傳遞書信,接待來往官員和部隊家屬居住的地方,“堡”是指普通老百姓居住的地方。在村裏可以見到構築堅固的屯堡的屯堡群和高聳的碉堡,在碉堡的不同方向留三角形的觀察窗眼。現在依舊保存完好,巋然屹立。
沈萬三舊居
看著眼前屋簷下“沈萬三舊居”幾個大字,我不禁有些好笑,南京的首富沈萬三怎跑到貴州來了,這旅遊的噱頭也太過了吧。走進去一看介紹,原來是我孤陋寡聞了,沈萬三出資幫助朱元璋修建南京城牆的故事還有下半章。據說沈萬三修完城牆後又表示願出資百萬黃金代替皇帝犒賞大軍,沒想到這下馬屁拍到馬腿上,駁了朱元璋的麵子。明太祖龍顏大怒,下令抄沒其家產,將沈萬三充軍流放到貴州。沈萬三的後半生就是在這裏度過,據說他從頭再來,利用當地土特產又重新致富。
沈萬三經商的頭腦和致富的能力非同一般,以至被當地人當成財神爺供奉
演武堂
演武堂原是屯堡子弟習武演兵的場所,現在是表演地戲的地方。每到整點,當地人會給遊客表演地戲。地戲是屯堡文化的特色,如今也被列入國家非物資文化遺產。地戲源於明代的軍儺,由征南大軍帶入黔中。屯堡人的祖先跳軍儺,用於作為出征的祭典,振奮軍威,恐嚇敵人。最初的地戲是當地的戰士為了不忘打戰,而創造出的特殊的演武方式。逐漸演變成驅邪納吉、征戰祭祀的形式。麵具是地戲的靈魂,沒有麵具,不成地戲。麵具用桃木手工雕刻而成。地戲演的全是忠臣義士報國殺敵的英雄故事,最主要的表現形式是唱和舞。演員頭戴精美的“臉子”,腰圍鮮豔的彩裙,身背戰旗,持戈揚戟,在一鼓一鑼的伴奏下著粗獷、原始、拙樸的跳躍,間雜高亢嘶啞的唱腔,遠古戰爭的場麵曆曆在目,演員由人而神,觀者的思緒已飄向曆史的空間。
快到整點,我們來到演武堂,堂內悄無一人,沒有演員,也沒有觀眾,我們是唯一過來捧場的。後果可想而知,地戲取消。
帶著一些遺憾,我們仔細觀看掛在牆上的麵具。根據人物的需要,麵具做成白臉黑臉紅臉等等,倒不猙獰,甚至還有些俊秀,這大概是因為地戲裏主要表現的是英雄人物吧。
天龍學校
小巷的盡頭出現一個廣場,廣場四周古木成林、房屋斑駁,一看就是時代久遠,天龍學堂就坐落在廣場旁。天龍學堂建於1907年,由清末武舉陳日瞻所創辦。天龍學堂是屯堡建築中的傑作,采用屯堡人慣用的石木結構,石牆體、木架房,氣勢宏大。學校分為主樓、教學樓、圖書樓、宿舍樓、夥房等建築。經過一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天龍學堂依然完好,特別是圖書室的3個大字,字跡清晰,就連書者“吳稻俞”三個小字都清晰可辨。民國時期曾有多位政府要員、名士題匾,特別是著名的辛亥元老,書法大家於右任書寫的對聯,更是為該校增色不少,可惜文革中匾額對聯被毀。我們走進牌坊式的校門,校內古木參天,丹桂飄香。飽經滄桑的建築群依然顯現出昔日的輝煌。
天龍學堂前的廣場,一看就是年代久遠,世事滄桑
走進石灰斑駁的學校大門
操場中間是一顆古樹,對麵是學校主樓,側麵為宿舍、夥房等
圖書館是學校唯一的二層樓建築
屯堡人的婚禮
我們在小巷中穿行,前麵傳來人們歡快的笑聲,許多當地人聚集在巷口,原來這裏正在舉行婚禮。結婚儀式上午已經完成,人們吃過喜酒準備觀看表演。我們也坐在小凳上,等待著表演開始。屯堡人很熱情,一位老奶奶拿出滿滿一簸箕花生、瓜子送給每一個人。看見我們也毫不例外,手中被塞得滿滿。表演很快開始了,身穿色彩鮮豔的當地婦女,載歌載舞好不熱鬧。
一家有喜事,大家來幫忙,鄰居們幫忙準備婚席
吃過喜酒就要開始表演
人們身後的建築是村裏的三教寺。由於屯堡大量的軍民駐入,有了信仰的需要。於是三教合一,建造了這座三教寺。
當地人坐在場地,耐心地等著演出開始
老太太為大家送來瓜子和花生
演出開始了,演員當然都是附近的居民,她們載歌載舞好不熱鬧。奇怪的是無論是演員還是觀眾,居然都是婦女,不見男子。大概男人都是當兵打仗的,並不參加平民活動,久而久之成為習俗
前街毗鄰的是幾家大戶人家。這家毛式大宅現在改造成餐館,經營屯堡軍旅食品。其特色菜肴是屯堡李氏馬燒臘。這道菜肴源於明朝李將軍入黔征戰所需,以馬肉為原料,輔以貴州當地中草藥為佐料製作,解決了行軍打仗馬肉不易攜帶和保存的問題。看了牆上的說明,我來了興趣,中飯就在這裏解決,嚐嚐馬肉的滋味
院子裏倒也素雅
好可愛的小南瓜
毛氏大宅的菜單貼在門前的牆上,招攬客人
李氏馬燒臘傳承了600多年的製作工藝,我們迫不及待要嚐一嚐。果然味道不錯,全是精瘦肉卻一點也不材,口感很好。我想如果能夠普及,倒不失為一道健康食品
旁邊的幾戶大戶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