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林間溪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2017 山西行 7 雲岡石窟

(2018-07-13 16:19:54) 下一個

1700百多年前,中國北方的鮮卑拓跋氏崛起,有拓跋珪統一匈奴各部落,改國號為魏,自稱魏王,從而開始了北魏的曆史。拓跋珪征戰南北,擊敗了高車、柔然、後燕,於天興元年(公元398年)稱帝,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史稱道武帝。拓跋珪去世後,其子拓跋燾繼承皇位。拓跋燾雄才大略,通曉兵法,繼續道武帝的爭霸事業。他大敗夏國,擊破柔然,攻克北燕,降服北凉,統一了北方。多年的征戰使得北魏國力空虛,人民苦不堪言。文成帝繼位時各種矛盾已逐漸激化,文成帝實行懷柔政策,令百姓休養生息,以安定民心。並拜曇曜為國師,有史書記載:一日帝出行,路遇一僧人,馬銜其衣衫,眾人稱奇,皆曰馬識善人,帝遂拜其為國師。拓跋燾時期,由於皇帝崇武廢佛,北魏經像散落佛事斷歇,沙門多還俗。唯有曇曜固守道心,持守其身。文成帝即位後再興佛教,令曇曜管理眾僧。文成帝為了平息前任皇帝多年征戰引起多矛盾,開始了一係列的改革,其中一項措施就是下令開鑿雲岡石窟。雲岡石窟的開鑿從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續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後進行60多年。此後的東魏、北齊、隋及初唐不斷地加以完善,形成規模龐大的石窟群。雲岡石窟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

文成帝下令由曇曜監管開鑿石窟。曇曜選擇了鍾靈毓秀的武州山,開鑿石窟,雕塑佛像。曇曜開窟五座,分別雕刻五座巨大的佛像,或坐或立氣勢宏大,從此揭開了雲岡石窟開鑿的序幕。開鑿持續了60多年,後又經過曆代不斷的修整,一個燦爛的石窟文化藝術的明珠誕生了,並且保存流傳下來。雲岡石窟有主要洞窟45座,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座,最大的高17米,最小的僅0.02米,是中國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參觀雲岡石窟,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大大小小的洞窟遍布山崖,洞窟中的雕像氣勢宏大,形象生動,造型美觀,色澤鮮豔。雕像群講述著許多佛本行、本生、因緣和維摩詰故事。其中第十六到二十窟是最早開鑿的洞窟,佛像以北魏最初的五位皇帝的麵相雕琢。雲岡石窟,可謂刻在石頭上的北魏王朝,給我們上了一場生動的曆史課。

曇曜的雕像設立在風景區的廣場上 

禮佛大道,大道兩側為13對高約9米的騎象四棱柱  

禮佛浮雕牆                                           

靈岩寺,按照北魏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的描述而仿建  

走過牌坊,跨進山門,就來到雲岡石窟古跡                                         

石窟依武州山而建,延綿一公裏,山體上布滿大大小小的洞窟,那裏隱藏著中國石雕雕刻造像藝術的寶庫

道路上還保留一小塊古車道                    

按照石窟形製、造像內容和樣式多發展,雲岡石窟多佛教藝術可分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個階段。          

早期石窟  雲岡石窟的第一期工程,開鑿於公元460-465年,是曇曜主持開鑿的五窟,故又稱曇曜五窟,即現在的第16-20窟。洞窟平麵呈馬蹄形,外壁滿雕千佛。窟內寬敞穹隆頂,主要造像為三世佛,佛像高大,麵相豐圓,高鼻深目,雙肩齊挺,顯示出一種勁健、渾厚、質樸的造像作風。其雕刻技藝繼承並發展了漢代的優秀傳統,吸收並融合了古印度犍陀羅、秣菟羅藝術的精華,創造出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曇曜五窟也是帝王象征的石窟,大佛麵部以皇帝麵相為藍本,五尊大佛在代表佛陀的同時,也分別象征具體的皇帝個人。根據學者的研究與推測,曇曜五窟應該是按世俗的“昭穆製”排列,以開國皇帝拓跋珪為中心,其子孫分布兩旁。隻不過20窟開鑿後不久倒塌,無法在其西麵繼續開鑿,隻能在東麵開鑿16窟。普遍認為19窟主尊代表開國皇帝拓跋珪,第18窟是第二代明元帝,第20窟代表第三代太武帝,第17窟的交腳菩薩代表太武帝之子,尚未即位就死去的景穆帝。16窟為當時在位的文成帝。

第16窟,巨佛立於洞窟中央蓮柱上,施無畏手印,昂首挺胸,氣概非凡。周壁有千佛、佛龕。眾佛像或英俊清秀,或肅穆端莊,或披千佛袈裟而立,或合十而坐。更有伎樂造像,神情生動,姿態美妙,或吹笛,或彈琵琶,令人歎為觀止。佛像代表文成帝,據說有記載文成帝麵部和腳下各有一顆痣,造像也在相應部位各鑲嵌一顆黑曜石。

第17窟主尊為是交腳菩薩,高15.5米,麵部、雙臂及背光的大部分已崩塌,腿部雕刻尚未完工。這座洞窟形製較為特殊,內部地麵低於洞外地麵。據推測開鑿洞窟時應是由上而下雕刻,或因當初的施工規劃不完善或其他原因,主尊造像體量過大,雕鑿腿部時發現洞窟的高度不夠,工匠們毫不猶豫地將洞窟的地麵向下挖掘,終於把交腳菩薩成功地容納到洞窟裏。

第18窟主尊立於蓮花座上,素麵高肉髻,麵相渾圓,大目、高鼻、垂耳、麵帶微笑,右臂垂下,手已殘,左手舉於胸前持袈裟。兩側各有一脅侍菩薩,在菩薩頭上各雕五尊比丘像,共十尊,有的雙手合十,有的捏蓮花或水瓶等,身姿各異,它們可能是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

第19窟是曇曜五窟中最大的洞窟,主洞左右各開一個側洞,洞窟外立麵風化嚴重。主洞平麵為橢圓形,穹窿頂,開有門和明窗。主尊高約16.8米,是整個雲岡石窟第二高佛像。大佛直接坐在石窟地麵上,無台座,高肉髻,素麵,麵相豐圓,下頜部分已崩塌。據導遊介紹佛像的眼睛為黑珍珠所造,抗戰時期被日本人挖去。據猜測這一座佛像應該是北魏第一位皇帝拓跋矽的象征。            

黑珍珠的眼睛已經無存                                           

第二十窟的主尊是雲岡石窟最有名的大佛,俗稱露天大佛。因為前壁和窟頂崩塌,本來藏在洞窟內的主尊像完全暴露在外麵。佛像結痂跌坐,高約14米,其麵相豐圓,大目高鼻、雙耳垂肩,唇上蓄八字須,唇薄鼻高,神情肅穆。身後有火焰背光,上刻坐佛、飛天等浮雕,十分華美,充分反映了北魏佛教造像的宏偉氣勢。    

中期石窟  北魏遷都洛陽以前的孝文帝時期(公元471-494年),是北魏最穩定、最興盛的時期,雲岡石窟的雕鑿發展到鼎盛階段。雲岡石窟集中了全國的優秀人才,以國力為保證,進而雕鑿出更為繁複精美的大窟大像。中期洞窟平麵多呈方形或長方形,流行雙窟,釋迦、多寶二佛並坐。有的洞窟雕中心塔柱,或具前後室,壁麵布局上下重層,左右分段。造像題材內容多樣化,突出了釋迦、彌勒佛的地位,出現了護法天神、伎樂天、供養人行列和許多新的題材和造像組合,以及佛本行、本生、因緣和維摩詰故事等,側重於護法形象和各種裝飾。中期石窟也是北魏積極於改革創新的時期,漢化趨勢發展迅速,產生了富麗堂皇的太和風格,石窟藝術中國化在這一時期起步並完成。其中最主要有第1、2窟,第5、6窟,第7、8窟,第9、10窟,第11、12、13窟以及未完工的第3窟。它所呈現的造像內容繁複、雕飾精美,雕刻藝術特點大異於早期石窟。雕刻造型追求工整華麗,從形製到內容和風格均有明顯的漢化特征。

第一窟和第二窟為雙窟,位於雲岡石窟東端。一窟中央雕出兩層方形塔柱,立後壁立像為彌勒,四壁佛像大多風化剝蝕,東壁後下部的佛本生故事浮雕保存較完整

二窟中央為一方形三層塔柱,每層四麵刻出三間樓閣式佛龕,窟內壁麵還雕出五層小塔

第三窟,是雲岡最大的石窟,原為大型塔廟窟設計,但並未完工。窟分前後室,前室上部中間鑿出一個彌勒窟室,左右鑿出一對三層方塔。後室南麵西側雕刻有三座佛像,本尊坐佛高約10米,兩側各立一菩薩,立像高6.2米。佛像麵貌圓潤豐滿、花冠精細、衣紋流暢,從這三座雕像的風格和雕刻手法看,可能是初唐時期雕刻的。

三窟外觀龐大,內部雕刻並未完工                          

第五窟大佛洞與六窟釋迦佛洞為一組雙窟,位於雲岡石窟中部。窟前有五間四層樓閣,為清初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窟分前後室,後室北壁主像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雲岡石窟最大的佛像,四壁滿雕佛龕、佛像。拱門兩側,刻有二佛對坐在菩提樹下,頂部浮雕飛天,線條優美。

樓閣內有金剛守護,牆上的壁畫應為清人所畫              

從洞口就可看出佛像的巨大,這是雲岡石窟最大的一尊佛像  

第六窟,窟平麵近方形,中央是一個連接窟頂的兩層方形塔柱,高約15米。塔柱下麵叫層大龕,南麵雕坐佛像,西麵雕倚坐佛像,北麵雕釋迎多寶對坐像,東麵雕交腳彌勒像。塔柱四麵大龕兩側和窟東、南、西三壁以及明窗兩側,雕出33幅描寫釋迦牟尼從誕生到成道的佛傳故事浮雕。此窟規模宏偉,雕飾富麗,技法精煉,是雲岡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個。(以下幾張為網絡圖)

第七窟西來第一佛洞和第八窟佛籟洞為一組,主題凸顯印度神話與佛教,其造像具有非凡的想象力和感染力。作為雲岡石窟中期開鑿最早的一組雙窟,造像題材較早期石刻明顯轉變世俗化及漢化,反映出中國傳統雕刻藝術大量融入。窟前建有三層木構窟簷,窟內分前後兩室。七窟後室正壁上層刻有菩薩坐於獅子座上,東、西、南三麵壁上,布滿雕刻的佛龕造像,南壁門拱上的六個供養菩薩,形象優美逼真。窟頂浮雕飛天,生動活潑,各以蓮花為中心,盤旋飛舞,舞姿動人。

綠色樓閣為5、6窟,棕色為7、8窟            

洞窟內前壁門前有摩醯首羅天、摩醯首羅天、菩提樹、蓮花、飛天等形象

觀音菩薩麵如滿月雙耳垂肩                 

南壁門拱上的六個供養菩薩,形象優美逼真,具有雲岡美人之稱  

窟頂浮雕飛天,生動活潑,各以蓮花為中心,盤旋飛舞,舞姿動人

外牆小門的兩側,各雕刻著一顆菩提樹延伸至頂部。頂部中央刻有蓮圖案,環繞著舞動著四個小飛天,形態優美 造型生動

第八窟,窟內西側為鳩摩羅天,五頭六臂,乘金翅鳥,手持日月、金翅鳥、鈴、弓箭。五個頭像較大的神態慈祥,周圍四個小的臉龐猶如頑童。鳩摩羅天為護世二十天之一,因其麵如童子而得名。東側為摩醯首羅天,三頭八臂,騎乘神牛,手持日月、弓箭、降魔杵等,中間較大的頭帶花蔓冠,兩側較小的頭上戴舟形帽,麵部造型似乎西亞人。摩醯首羅天為大自在天之異名,是印度教所崇創造宇宙之最高主神。這種雕像在雲岡極為罕見。

第八窟的後室明窗西側有一尊合掌露齒供養菩薩。距離地麵大約七八米高,菩薩像頭戴日月寶冠,麵相豐潤,細目長眉,嘴角上翹,溫婉含笑,在臉頰上赫然露出了一對深深的酒窩。這種形象的菩薩在世界佛教造像中極為罕見,所表現出在聆聽佛祖講經說法後內心的愉悅。但與傳統中菩薩像肅穆莊嚴不同,這座造像充滿了人世間的塵俗氣息,更顯得天性爛漫。

雲岡石窟許多雕像分化特別嚴重,有關部門對於個別佛像進行了維修。但由於沒有嚴格按照古跡維修條例執行,修整出來的佛像有些不倫不類,使人啼笑皆非,遭到聯合國申遺組織的斥責,這才趕緊叫停

第九到13窟閉門謝客,窟前新建樓閣看上去有點不太相襯 

第十五窟,雕有一萬餘尊小佛坐像,人稱萬佛洞           

晚期石窟  北魏遷都洛陽後(公元494年),皇家雲岡石窟大規模開鑿活動停止了,但是開鑿之風卻在中下階層蔓延開來。親貴、官吏以及邑人信眾充分利用平城舊有的技藝在雲岡開鑿了大量的中小型洞窟。這時大窟減少,中、小型窟龕從東往西布滿崖麵。主要分布在第20窟以西,以及第4窟、14窟、15窟和11窟以西崖麵上的小龕,約有200餘座。洞窟大多以單窟形式出現,不再成組。這種小窟小龕的鐫建一直延續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

晚期石窟主要分布在20窟以西的山崖上,基本全是小窟小龕     

第三十九窟,塔廟窯,為雲岡晚期出現的規模最大的洞窟。窟內四壁雕刻千佛,中央置五級方塔,高6米,保存較好  

雲岡石窟的雕刻分化非常厲害,大多石像都已麵目全非。大同地區大量的煤炭開采所產生的濃煙在空氣中形成酸雨,對石雕產生了巨大的破壞。據說新中國建國後幾十年對石窟的影響大於以前一千多年。如今政府采取了一係列措施,保護挽救雲岡石窟。但願這些措施能夠有效,使得這顆中國石窟雕刻藝術的明珠能夠永遠流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Californian 回複 悄悄話 為什麽很多石像身上有許多小窟窿?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