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林間溪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重返克利夫蘭 2 往事如煙

(2017-04-10 23:15:38) 下一個

克利夫蘭是我來美國後第一個居住的城市,在這裏我度過了四年多緊張的學習生活。當年我進入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攻讀博士學位,那時大陸來的留學生不多,更別說女生了。我算是學校裏第一批來自中國大陸的女生,也是唯一一個攻讀博士學位的大陸女生。同期全校還有另外三名女生,分別進入不同的Master Program。那時來自台灣的華人已有一定數量,他們成立了自己的教會。每年學期開始新生到達,他們都會舉行迎新party,給予新生一定的幫助。我們四人分散在學校不同學科,大家各自忙於學習,平時很少見麵,隻有在party中才有短暫的相聚。當年的我們真是很單純,一門心思都在學習上,每天的生活兩點一線:家—實驗室。除了睡覺,幾乎全部時間都泡在實驗室,爭取盡量早日完成學業,日子過得單調但也充實。經過四年半的努力,我終於完成學業,是我們係那一屆學生中最先拿到學位畢業的。畢業後離開克利夫蘭去了波士頓,在哈佛醫學院做postdoc。轉眼多年已過,最後一次回到克利夫蘭是從波士頓搬到南加州的途中,我們順道來到母校看看。那時剛離開克利夫蘭僅僅兩年,一切幾乎還是離開時的樣子,感觸並不深。如今二十多年過去,再次回到這個城市,頓時看到了巨大的變化,城市一改頹廢的模樣,很有幾分欣欣向榮的氣象。然而變化歸變化,我顧不得欣賞那些新建築,首先要做的是造訪過去的生活過的地方,舊地重遊,老路重走,踩著當年的足跡,回憶過去往事如煙。

首先是Euclid 大道,University Circle從這裏開始,我們進入了校區。順著馬路慢慢向前走,四周的建築勾起我一陣陣的回憶,當年的情景好像又回到了眼前。

Church of the Covenant, 當年學校有些活動也在這裏舉行。記得一次學校處理舊書籍,舊唱片,以及由於產品更新而麵臨淘汰的文具用品等。標價$20一箱,無論你裝什麽,無論你裝多少,隻要你能夠搬起來放在桌子上,你所裝的東西$20全是你的。我們看見許多老式膠木古典音樂唱片,如獲至寶,滿滿裝了一箱,高高興興買回家。

教堂旁邊是Thwing Center     

Severance Hall,克利夫蘭交響樂團是美國五大交響樂團之一,被認為是最為歐化的樂團。樂團曾經排名美國第二、世界第八,在美國古典音樂擁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學校每年為留學生提供2張免費音樂會門票,使我們可以欣賞樂團美妙的演出。記得當年剛來美國,也鬧了不少笑話。第一次聽音樂會,從實驗室出來直接就去了。哪知道美國人聽音樂會是要dress up,東部和加州還好,semiformal也就可以。偏偏中西部人比較傳統,西裝革履非常正式。我們看看自己的牛仔褲,不由一陣如坐針氈。從此後,再聽音樂會也知道要著正裝出席了。

再向前是Wade park, 克利夫蘭的藝術博物館就坐落在公園裏,當年是我們課餘最喜愛的地方

Adelbert Hall, 學校的行政大樓,建於1881年

學校的許多老建築就在Adelbert大街附近

沿著Adelbert大街走過去,前麵就是老的學校醫院,我們的醫學院就在醫院後麵

我們當年在校時,這是唯一的一棟University Hospital,除了醫院,還有一些實驗室也在裏麵,當年我也經常來這裏做實驗

大街的盡頭有一個非常盡職的賣Hotdog的小販,他已成為街頭一景,無論刮風下雨下雪,他每天總是站在這裏。克利夫蘭是Polishboy的發源地,他賣的PolishBoy非常好吃,我們經常光顧。無論天氣如何惡劣都不用擔心,中午走出大門你準能看到他,買到熱乎乎的PolishBoy。起初是父親,後來兒子接班,沒想到二十多年後他還在這裏。我本想下車買一隻,可是午餐太飽,又不好停車,隻能作罷。

初到克利夫蘭,我們住在離學校最近的小意大利區,每天步行上下班。小意大利區是早年意大利移民聚居地,他們在這裏建造了濃厚的意大利文化。後來居民們漸漸搬了出去,將房屋出租給學校的學生。由於離學校近,大多中國留學生都住在這裏。但這裏的房屋年久失修,居住條件並不好。總記得當初在房間裏看見巨大的蟑螂,嚇得花容失色。對於我們這些剛來美國的窮學生來說,也隻能忍忍將就地住。從家到學校要經過一座小橋,我們每天都要來來回回走過幾次。這是一座我終身難忘的小橋,記得冬日的一天我從學校回家,小心翼翼走在結冰的橋上,一陣寒風吹來,穿透厚厚的羽絨服,直接打在皮膚上,來了個透心涼。使生長在南方的我真真切切懂得了什麽是寒風刺骨,那冰冷的感覺至今還記憶猶新。

在這座橋上讓我體會到什麽是寒風刺骨透心涼的滋味

過了橋就來到小意大利區

轉彎走在紅磚路上                              

沿街便是意大利區的老房子

再轉一個彎便到了我們曾經居住的老房子        

就在這裏,我們度過了最早的留學生活

房前的小路走到頭便是小意大利區的商業街

商業區是遊人光顧,本地人吃飯的地方,但當年與我們無緣。雖然住的近但大多數時間都在實驗室,隻有開會時係裏會order pizza,這裏餐館的pizza算起來應該是我們吃過的最好的pizza。

後來我們搬到了這條街上條件稍好一點的公寓裏

午餐時間,胡君帶我來到寶龍大酒店,又是一處舊地重遊。記得進實驗室的第一年,我過生日,老板領著大家出去吃飯。老板問我想吃什麽,出國這麽久還沒好好吃一餐中國飯,於是我當然選擇Chinese Restaurant。老板便帶領我們來到這裏,並向我解釋什麽是dim sum。聽著他的描述,我恍然大悟,原來是廣東話飲茶的譯音。老板還勇敢地嚐試了鳳爪,我問他味道如何,他的回答是像一塊橡皮。寶龍對麵是東海飯店,那是當年克利夫蘭最大的一家中餐館。記得一次飛機上,東海的老板正好坐在我的旁邊。兩人聊起天來,老板拿出一張名片,告訴我他喜歡大陸來的學生,若有需要可在他的餐館打工。雖然我並不需要,還是禮貌地接過了名片並感謝他。相對於許多需要打工交學費的人來說,我是幸運的,學校的獎學金足夠我們生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鎮妖石72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亨!去年送女兒上Case去過Cleveland,從此關注這個城市。
元亨利 回複 悄悄話 dim sum應該是點心的意思吧?
伽馬波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
無齒小編 回複 悄悄話 小意大利看起來也還不錯。我讀書的時候,房租150刀一個月,哈哈。懷念!
Christmas38 回複 悄悄話 舊地重遊,美好回憶,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