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7)
從艾菲斯北大門出來,司機載著我們進入艾亞素魯克山(Ayasuluk)去尋覓聖約翰2000年前的蹤跡。
聖·約翰教堂 (Basilica of St John)
據聖經的記載,約翰是西庇太的兒子、雅各的兄弟,兄弟二人都被耶穌稱為“雷霆之子”,均為耶穌的十二使徒之一。約翰是耶穌最愛的使徒,在十字架下臨死前的耶穌把自己的母親瑪利亞托付給他照顧。聖約翰接受了耶穌死前的囑托,於公元37年將聖母瑪利亞從耶路撒冷帶到了艾菲斯,並陪伴聖母到最後時刻。(關於聖母的小屋有興趣者請見前章(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57903/201201/6328.html)
聖約翰是初期教會的長老,性情溫柔可親,在他寫的《約翰書信》中可以看出他的為人寬厚,處理事務很熱心。他書寫的《約翰福音書》、《啟示錄》以及五卷書信皆被列入新約正典。他也是耶穌使徒中最長壽的,他去世時已100歲高齡。
公元67年,聖約翰於聖彼得之後來到小亞細亞傳播福音。在這裏他受到羅馬皇帝圖密善(Domitian)的迫害,兩次被處死,兩次都神奇地獲救。後被放逐到拔摩島(Island of Patmos),並在島上寫下了《啟示錄》。公元95年,聖約翰獲赦回到艾菲斯,住在艾亞素魯克山裏(Ayasuluk)直到辭世 ,並在山上完成了他的《福音書》。
約翰從拔摩海島釋放出來後,仍在艾菲斯四處傳道。在他年老不能走動時,便由人抬到聚會之處去講道,每次均提及:“孩子們哪,你們要彼此相愛!” 這也是他的最後一句話,然後在講台上安然離世。根據他的願望,人們將他埋葬在艾亞素魯克山他的小屋旁。公元4世紀,基督教興起,人們在他的墳墓上修建起祭壇,後又在祭壇周圍興建了聖·約翰教堂,6世紀時,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專門視察過教堂,並將教堂進一步擴大,教堂中央一個大圓頂,周邊許多小圓頂,呈現一個十字造型,所以又稱十字教堂(Church of cross)。聖·約翰教堂是繼阿耳忒彌斯神殿以來艾菲斯最偉大的宗教建築之一。這座教堂在中世紀起到重要的作用,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歐洲基督徒前來瞻仰。奧斯曼時代,教堂曾部分改為清真寺。經過曆史上多次地震的破壞和自然的風雨侵蝕。如今隻剩下了一片廢墟。伊薩貝清真寺 (Isabey Camii)
在艾亞素魯克的山腳下,還可以看到一座古老的清真寺,這是伊薩貝清真寺,已經有 700多年的曆史。它是由艾登王朝((Aydin)的一位埃米爾(Emir,伊斯蘭國家王公的稱呼)在1375年建造,是後塞爾柱向前奧斯曼過渡時期的風格。在艾亞素魯克的山腳另一側,還可以看到阿爾忒彌斯神廟(Temple of Artemis)
塞爾丘克(Seljuk)通往艾菲斯的路邊的一片遺跡的空地上,孤零零挺立著一根圓柱,這就是名列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阿爾忒彌斯神廟(Temple of Artemis)。阿耳忒彌斯神殿是古希臘最大的神殿之一,其規模超過了雅典衛城的帕台農神廟,也是最早的完全用大理石興建的建築之一。
阿爾忒彌斯是古希臘神話中的狩獵女神和森林女神, 也是月亮和光明女神,她是宙斯和利托的女兒,和太陽神阿波羅是一雙孿生兄妹。阿爾忒彌斯是艾菲斯人心目中安那托利亞古老的女神,就像雅典娜之於雅典一般,阿爾忒彌斯是艾菲斯的守護神。阿爾忒彌斯神廟就是艾菲斯人為祭祀他們的保護神而建。
阿爾忒彌斯神廟的建築時間前後長達120年。神廟大約在公元前652年初建,當時是木結構,後重建改用石料。公元前570年和550年的第三、第四次修建奠定了神廟的規模。阿爾忒彌斯神廟是一座長方形白色大理石 建築,長125米,寬60米,高25米,占地麵積6300多平方米。廟宇的回廊有127根圓柱,全用大理石雕成,每根圓柱高約20米,底部直徑為1.59米,柱石千姿百態,整個建築看上去儼然是一個廊柱之林,給人一種莊嚴、恬靜、和諧的感覺。大理石圓柱的柱身下部均有形態各異的人物浮雕,造型優美,形態逼真,栩栩如生。而神殿中央則設有一個呈“U”字形的祭壇,供奉著阿耳忒彌斯女神的雕像。在建成後的近200年時間裏,它巍然屹立在艾菲斯東北郊的艾亞素魯克山間(Ayasuluk),迎接著摩肩接踵前來朝覲的人們,是愛琴海諸島和小亞細亞西海岸希臘移民城邦的香客們向往的聖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