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t's World

五花八門身邊事,喜怒哀樂筆中行。
個人資料
spot321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周末閑聊:越來越“迷你”的生活,用高純度酒燉肉的理由,以及推薦三種小食品。

(2019-08-18 11:17:31) 下一個

說宣傳可以迷惑人們的視聽以至於逐漸消弱人們用腦子思考的能力應該不是危言聳聽。幾十年前的中國人對美國人的了解大都是從電影上得來的。電影中的美國人,哦,對了,正確地說應該是美國鬼子,都是走路迤邐歪斜,說話好像短了舌頭,臉上罩著黢黑墨鏡,個子長得像駱駝,一打就被揍趴下的慫包樣。由此,小屁孩的我就有了對以美國鬼子為代表的大洋彼岸的美帝國主義分子們最原始的卻是很深刻的印象,覺得他們都是個子高高的,鼻子大大的驕橫無禮的壞蛋流氓。多年以後,父親設家宴接待過幾次從大洋彼岸去中國的美國人,才使我對美國人有了近距離的真實了解。他們根本就沒有呲牙咧嘴式的張狂,也沒有青麵獠牙般的可憎,大鼻子高身量的確實有(有大鼻子的猶太人,還有身高一米九幾的高個子)但大多數人也就和中國人的普通身高相差不太多……以後,在經曆了更多的事情之後,“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這句話就牢牢的印在了我的頭腦中。如此,又經過了許多年的“深入敵後”式的親身體驗,我對美國普通生活中什麽都大的印象很是深刻。那位說了,你瞎咧咧什麽,美國生活中都有哪些“大”的東西讓你如此記憶深刻?對此我就要說:美國的房子大不大?美國的汽車大不大?美國洗衣機的功率大不大?美國空調的威力大不大?美國人的食量大不大?美國咖啡店出售的一杯咖啡的量大不大?美國食品的包裝量大不大?還說不大?那麽多家的Costco店都是誰去買?Starbucks店裏的24ounces的大杯咖啡都是誰在喝?那樣大的一杯咖啡估計得是歐洲人喝好幾杯的總和吧?兩大條豬肋條骨不一定是中國人經常買的量吧?所以,我說美國生活中幾乎什麽都大真不是空穴來風。

但是,是的,凡事都有個“但是”。對於一年四季都跑菜市場的我來說,發現美國的東西正在悄悄的由大變小卻是個不折不扣的事實。說起來,這種趨勢早就在發生著,隻是並不明顯,不細心觀察,或者是不經常買日用雜貨的人猛的一下是根本體會不到的。例如包裝一樣大,內容卻減量不少的土豆片、玉米片,如果你以前從來沒有買過,當然也就不會知道包裝紙上印出的重量已經比過去減輕了不少。

昨天照例去了韓國店,本想買一大桶料酒回家,卻因為沒有我想要的那個牌子,因此就買了一瓶玻璃瓶裝的料酒作為接應。當時就覺得這瓶料酒在貨架子上非常的顯眼,體型纖細,苗條異常,在它的襯托下,別的料酒瓶子就稍顯五大三粗,俗不可耐。

這樣看還不算太明顯,但集中擺在貨架子上就相當的醒目。這種漸進式的把包裝人為的縮小、變窄,使實際貨物總量變小而價格卻始終保持一樣的變相漲價的方法是最最普遍的漲價方式。

看看這桶油的變化,要是讓我先生去買,他一定感覺不到通貨膨脹的變化,因為他壓根就不知道原先的油桶到底有多大。

原先,我一直都是買黃皮雞蛋的。後來看到一個報道,說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講,白皮雞蛋和黃皮雞蛋所含的營養成分都是一樣的,至此我就開始買白皮雞蛋了。但是我還是喜歡買大個的雞蛋,感覺隻有那樣才會吃一個是一個。也因此,我每次去超市時總喜歡買標榜著“extra large”的雞蛋,回回都是如此,也從來沒有懷疑過那些盒子上寫著“extra large”的雞蛋是不是真的就比“large”的雞蛋要大。

昨天去美國店買雞蛋,我照例還是打開雞蛋的盒子檢查一下是否有破損的情況。打開一看,感覺盒子上寫著“extra large”的雞蛋似乎並不大,於是我又順手拿起一盒寫著“large”的雞蛋也打開看了看,這一看就看出了問題:怎麽大雞蛋和超大的雞蛋好像個頭都一樣啊。我趕緊從兩種不同的雞蛋盒子裏各拿出一雞蛋,把它們分別放在手中並排做了比較,事實證明了我的判斷,它們都是一樣大的。這一驚非同小可,難道我這些年以來都花了冤枉錢?難道“extra large”和“large”在很多時候其實都是一個size的雞蛋?我趕緊毫不猶豫地拿了兩盒“large”的雞蛋,心裏想著,也許商店今天真的沒有超大的雞蛋,所以才會用普通大的雞蛋“濫竽充數”?唉,要賴就賴這個無形的通貨膨脹吧。

再例如這種好吃的巧克力味道十足的奶油蛋糕。看看這個盒子裏的空間,以前同樣的蛋糕會把這個盒子充斥得滿滿當當。如今,盒子依舊,蛋糕的體積卻大幅度縮水了。所以我說,美國人一直以來的“大”生活,也變得越來越“小”了。

在美國生活了這麽多年,對美國出產的肉類有著很多的無奈。就拿豬肉來說吧,感覺用什麽方法烹飪,它就是不如國內的豬肉好吃。早就聽人說美國的豬肉不好吃是因為美國的屠宰方式和大陸不一樣,也早就聽人說美國的豬肉不好吃是因為美國人工飼料的原因。不論怎樣,美國的豬肉不好吃應該是個事實。以前看過一位名博寫吃肉的文章,他說做美國豬肉就要敢於下猛料,那樣才會好吃。我特別同意他的觀點。實際生活中我也是那樣做的。因為美國豬肉的味道重,烹飪時不僅要多放調味料,而且還要用高純度的中國白酒替代普通的烹飪料酒才能更好的除掉豬肉本身的腥味。我前麵已經展示了這裏的中式料酒。其實,我曾經都是用紹興的花雕黃酒,可用來用去總感覺不管在肉裏倒進多少花雕也還是無濟於事。後來聽朋友說白色的料酒比紹興花雕更好,我就開始改用白色的料酒了。但是,即便改用了白色的料酒,我現在做肉食時,也還是會往裏麵加進中國的高純度白酒,因為一般的料酒的酒精含量太稀薄,不足以去除美國豬肉中的肉腥味。我已經用光了一瓶習酒,半瓶五糧液,現在一整瓶的茅台王子酒也已經用了一半。我家沒有人喝酒,但架不住要請客,所以家裏備幾瓶酒也不算稀奇。那天看一位博主寫了朋友家用好酒烹製紅燒肉,我看了頓時就有了茅塞頓開的感覺。原來我竟是如此的愚鈍蠢笨,竟忘了用純白酒燒肉也是一段故事。真可惜了我那半瓶五糧液。我這半瓶茅台王子酒雖說是茅台次產品,可也還是跟“茅台”沾親帶故,卻都被我毫無憐憫之心的就那樣不眨眼的用掉了,罪過。

這個習酒的瓶子早就空了,但是我還一直留著它,因為覺得挺好看的。五糧液的玻璃瓶子早就扔了。

茅台王子酒已經用了一半,用它燉豬牛肉比用料酒好多了。

還沒有開瓶,不知啥時能用上。

於是我想到要趕緊給我的可能成為無名犧牲者的高度純白酒們立個檔,存個照,也讓它們可以“死得其所”。為什麽要用這些酒燉肉?我給出的理由就是因為它們比普通料酒去腥給力,再就是既然家裏有高度白酒,拿來用總比出去買順手,別的就真的不知道了。

一直以來,我對於“吃的是否健康”這個問題的重視程度還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以前許多愛吃的雜七雜八的東西現在幾乎都不吃了,或者是吃的很少,買食品首先看的是膽固醇含量和糖的含量,這兩項指標超高的就堅決不買。但保持健康不等於就非要紮脖頸,喝西北風,有的時候,有些東西少吃一點也不是不可以。

這款餅幹的特殊之處就在於它的含糖量在同類產品中是最低的,對於喜歡吃餅幹又不想攝入過多糖分的人比較合適。當然,麵粉也是糖,偶爾吃一次還是可以的。

這種麵包和國內奶油味的麵包不論從口感還是從味道上說都十分相似,讓人有一吃就停不下來的感覺,喜歡吃果味奶油麵包的朋友可以試一試。

我家先生是個比較喜歡甜味的人,為了控製他的飲食習慣,我家偶爾才會買一次餅幹、果醬之類的食物。這個品牌的果醬也是在同類果醬中含糖量最少的,味道也是酸甜適度,喜歡吃草莓果醬的朋友也可以試一試。有人會說,既然想少吃糖,為什麽不買無糖的食品?我覺得這就跟想吃肉的人不願意吃人造肉是一個道理吧,即便人造肉比真的肉要貴好幾倍。嘻嘻。

 

 

 

 

 

 

 

 

 

 

 

 

作者:spot32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6)
評論
spot3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omo_sharon' 的評論 : 問好墨墨!我把文章改了,不想誤導。美國的豬肉要用猛料才好吃,不是腥,肉本身不腥,就是沒有國內的豬肉好吃。
momo_sharon 回複 悄悄話 美國的豬肉有腥味?日本也有很多美國進口豬肉,我還真沒注意呢。
spot3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iaxi' 的評論 : 問好霞茜!好看的酒瓶不亞於工藝品。~~
xiaxi 回複 悄悄話 點點觀察很細致!我也收藏一些空酒瓶:)
spot3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南山鬆' 的評論 : 問好小鬆!那應該是,加州中國人多。
南山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pot321' 的評論 :
我這裏沒有costco,是加州那邊的costco有賣貴州茅台酒。
spot3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南國鐵樹' 的評論 : 問好南國!無形的減量和有形的加價都有,就看商家想如何幹了。
南國鐵樹 回複 悄悄話 土豆片都減量了,價格可能反而升了。我們這兒$1店的東西基本是漲了價的。
spot3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問好菲菲!你這是謠傳。~~~ 我哪裏用茅台燒肉了,我就是用茅台的次品燒菜來著。~~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哇塞,點點用茅台燒肉,太奢侈了!:)
spot3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lue-Crab' 的評論 : 問好藍蟹!哈哈,借你的吉言!~~
Blue-Crab 回複 悄悄話 支持點點大塊吃肉大碗喝酒!
spot3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南山鬆' 的評論 : 真的?我們這裏好像沒有。低糖比較好。祝新的一周愉快!
spot3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南山鬆' 的評論 : 問好小鬆!跟沙發上的小鬆上清茶一杯!~~
南山鬆 回複 悄悄話 點點觀察仔細,商品悄悄縮水不注意還真發現不了。家裏好酒不少啊,剛聽說costco有賣貴州茅台酒,$329.9一瓶。謝謝點點推薦低糖美食,有機會也買來嚐嚐:)
南山鬆 回複 悄悄話 沙發!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