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人出軌並自殺,兒子長大不認媽,半生辛苦無著落,一根扁擔是全家。
寶莉的確是被萬箭穿了心,但是她是活該這樣的嗎?我說No。
她對馬學武太強勢,這是她的性格使然。馬跟她戀愛,結婚,生子這些年了,應該慢慢適應了妻管炎,溫水煮青蛙嘛。她呢,市儈自私沒品位,但是對馬有柔情的一麵(此處參考劇開頭)。對外人撒潑時心裏是為了自己的小家,這個馬學武應該是明白的。當然馬也隻是個普通人,在外麵搞了女人,被大庭廣眾下揪出來了,並為此下放車間,甚至丟了工作(那時候的確是蠻大的事),馬學武自己應該負至少一半的責任。這事不能全怪寶莉。
再說她這兒子。小孩子的思維簡單,非黑即白,觀念很容易被身邊的人灌輸,長大了還很難改變。他奶奶在平時自然常說他媽的壞話,他都記在心裏。水滴石穿哪。電影裏沒有一件寶莉帶著兒子玩,或幫他做作業的親子行為(是否符合現實這裏且不去探究),這一點上寶莉有錯。更大的錯是對孩子的溺愛。兒子從小就朝她大聲嗬斥,她總是低聲低氣地走開。兒子就覺得媽媽不值得尊重。寶莉為了他長大,最後上大學而含辛茹苦,他認為是天經地義的。對媽媽在外麵跟男人“鬼混”,他覺得媽媽道德低下,更瞧不起她。這當然是兒子的錯,但是小孩子有這樣的想法似乎是符合邏輯的。對一般人來說,不到自己有了孩子,為人父母,很難體會自己父母的難處。不到自己混了一大把年紀,很難把父母當著跟自己一樣,有缺點會犯錯誤的平常人看待。
她市儈,自私,不尊重丈夫,溺愛兒子,她是有錯。但該至於如此嗎?她的不幸在於她承擔了自己,丈夫,兒子的錯。本來就生活在社會底層,再錯上加錯,這日子能好過嗎?
除了人物,我認為小說或電影對大約是九十年代的中國現實,普通人的生活,描寫的很真實。
Well said. 一個人得首先把自己和別人都當著平等的人,才能與之發展健康的關係,包括親人之間的關係。對丈夫,搬運工不要去吼。 對兒子溺愛其實是阻礙了他學會獨立理性思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