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三年級了,是典型的不求上進小男孩。昨天收到數學老師的信,讓把作好的enrich packet下周交。已經交了的馬上會發回來。我把信給兒子看,他搖頭說沒做,也沒拿回家。為什麽?
"She said that was for extra credit. It's not required. "
什麽?!?!?!?! 有這樣對自己這麽低要求的嗎?! 我按住火,繼續問他,為什麽不做可得附加分的作業呢?
"I don't want to do the work. There're a lot of pages. "
瞪著他,我已經沒了脾氣,你care grades嗎? 人家終於點了點頭。那你為什麽不做對grades有利的事?
"I don't need the extra credits!"
謔,你真牛!那你對自己分數的最低要求是什麽啊?
“B+"
"啊?" 我都給氣笑了。
“A-” 閃著無辜的大眼睛,小人還是很會察言觀色的。 唉,當媽的隻有很無奈地看著他苦笑。。。
來子女壇看到關於富人的帖子,我又問了,”孩子,你長大後想不想rich 啊?“
”No。“
為什麽? (這孩子不要錢買遊戲啦?) 那你長大了想幹什麽呢?
“An engineer like you."
當媽的感動的同時,真有點擔心。兒子,你怎麽不能有點”遠大“理想呢? ”當engineer 也可以rich 的,你不想有很多錢嗎?“
”Yes...but I'm fine to be in a normal middle class family like ours."
家庭教育真是潛移默化啊。兒子這麽想,自然是父母的折射。從生下他,我就一直在思考,作為父母,那個是我們更希望的? 一個自由快樂的普通人, 還是付出很多,對社會有影響的人? 我一直是毫不猶豫選擇第一種,但是最近開始有點動搖了,原因是按照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 的古訓,孩子長此以往,豈不是要得乎其下了嗎? 養孩子真是考驗父母的人生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