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快樂和優秀不可兼得嗎? 有人說,“我就是一個優秀且快樂的人” “我認識優秀且快樂的人”。且慢,這個世界上一切皆有可能,但是我們要看概率,還要看概率後麵的根源。下麵是我的三段論: 第一,優秀的人大部分是追求完美的人。第二,追求完美的人不會很快樂。結論:優秀的人大部分不會很快樂。關於第二點,很多心理學家都有研究,有本書叫“Perfectionism: A Sure Cure for Happiness” (By Drs. Lorraine and J. Clayton Lafferty)就專門講這個。其實不用心理學家,常識想一想就知道了,這個世界是不完美的,每個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追求完美,必然會碰到很多煩惱。煩惱一多,人的快樂就少了。這麽簡單的道理難道完美主義者不知道嗎?優秀的聰明的人難道不知道嗎?道理知道,但是知易行難。很多時候這是一個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這裏就要說到第一論點,為什麽同樣資質的人,有些人會脫穎而出,達到優秀。那就是因為他們追求完美,追求超越。(Driven to excel). 有人會反駁,他們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很享受,很快樂啊! 我並不是要描繪出一幅一群人整天愁眉苦臉的圖畫,我隻是想說,內心深處很多比較優秀的人都是憂慮和煩惱比較多的一群,雖然他(她)們外表也很活潑開朗。
我之所以想到這一悖論,那是因為我自己可算得上是一個優秀但不快樂的人,而當我有了孩子以後,這個問題就深深地嵌在了我的腦子裏,時不常地我就會和自己辯論一下。為此看了不少諸如“How to raise a Happy Child" 之類的書。但是好像這些書都沒有探索到這樣一個問題,就是:如何一個”度“才能讓人既快樂又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呢? 在要求自己的橫杆上,究竟怎樣才讓人做得好到足以自信,但又不至於事事完美呢?之所以還是要對自己有要求,是因為沒有能力沒有自信的人,從我的理解來說,也是不快樂幸福的。
兒子很聰明,是那種輕輕鬆鬆學習都會很好的孩子。音體美都小有天份。他的IQ在99%以上,考官說最難得的是,他的空間邏輯(99%+)和語言詞匯(98%+)幾乎一樣好,這樣平衡的孩子很少見。但我清楚地知道聰明隻能讓你走到這裏,要達到優秀,意誌力,控製力是最後的決定因素。不知是先天還是後天,孩子是一個快樂豁達的人,沒有什麽競爭意識,從另一個角度說,就是沒多少上進心。他會對比賽中的勝者由衷地讚美,表情和語氣仿佛是在說他自己。“He beat me!" 很多事情,他隻要做到老師的要求就滿足了,不會努力做得更好。本來我應該為此而高興,或許可算是我的”快樂教育“的成果。但是我又開始憂慮他是否會優秀。我知道我不該這樣患得患失,但是當媽的,有誰不是這樣呢?
兒子長得好看,性情大方懂事,當媽的怎麽看都具有成為優秀的特質。但是這個”快樂情節“是如此困擾我,從小我就采取一種非正統的教育。沒有像周圍的家長一樣從小帶去興趣班,也不在家教他什麽功課,一直是讓他多自由地玩,希望他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也希望多保持他的創造力,想象力和娛樂自己的能力。我從來不在他麵前將他和別的孩子比較,也從來不在客人來的時候讓他表現他會什麽什麽。從心裏我覺得自己是對的,但是,這個害人的但是,我時不常地會想,將來如果他沒有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我會不會自責,他會不會怪我。唯一有一點確定的是,他的爸爸不會。他爸的名言是”別讓他學那麽好,如果他要上好大學,要花很多錢的“。後爸也不至於說這樣的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