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那場影響到中國近代曆史和未來的世紀之戰!中國方麵除了付出巨大傷亡代價外,誌願軍總共有2萬1千多人被俘。
這批被俘人員戰爭結束後有7千人回國,另外有1萬4千人,占2/3的誌願軍戰俘總數的去了台灣。
這段曆史過去知道有這麽件大事,但具體是怎麽回事。現在很多事實解密,逐漸還原曆史一個真相
從台灣方麵解密的文件數據分析可以得出一些結論。
1)誌願軍在戰役中被俘的具體人數,最主要為第四,第五次戰役。
從被俘人數比例看得出,
第一二次戰役誌願軍大勝,被俘,500人和800人
第三次戰役慘勝!被俘2500
第四第五次戰役基本是慘敗!分別有9000人和8500人被俘。
2)到台戰俘背景分析!教育程度,小學文盲占83%
有2/3,66%的是曾經的國軍部隊中的服役過的。這部分可以理解!
另外5000人投奔台灣是多種因素。最主要是國家對被俘人員的態度。
到台的誌願軍戰俘中有黨團員4400人。投降被俘是一種恥辱,回國後會被人瞧不起,可能還會被懲處。
黨團員基本會被開除黨籍團籍!這些人基本都會被開除軍籍!這個相信是有相當的黨團員最後選擇去了台灣!
3)誌願軍戰俘到台灣後的去向!
基本是全部收編到國軍部隊97.4%,隻有少部分老弱智障除外!
一批被俘誌願軍戰俘,從照片看得出當時環境超級寒冷!
以下是出自台灣解密後的研究資料!
===============================================
1)被俘過程
5 次戰役下來,聯軍俘獲中朝戰俘人數達 173,700 餘人,其中華籍戰俘占
了 21,300 人(第一次戰役俘虜約 500 人,第二次 800 人,第三次 2,500 人,第
四次 9,000 人,第五次約 8,500 人)。13 這些戰俘中,有戰敗被俘,也有陣前投
降者,至於為何共軍有大規模投降的現象?根據《新生報》的說法,原因有:
一、誌願軍中大多數是國軍舊部。14 二、這些在韓作戰的共軍,生活上是痛苦
的,總是作夜間急行軍以避聯軍空襲,捨坦途就山嶺,捨軍船而步行,以免被
發現行蹤,加上聯軍向他們喊話有飯吃,便有千餘共軍投降。三、大陸共軍人
心思漢,歡迎中華民國國軍。
2)到台被俘人員背景分析
義士的教育程度,文盲占 43%、小學占 50%、中學占 6%、大專僅 12 人。
義士原來職業,以軍人為最多,農人次
之,工商學最少,軍人中原充國軍官兵者達 9,234 人,占義士總人數 66%,至
義士參加匪軍時間在 3 年以下者占 85%,在 10 年以上者僅 2 人。
4)全部收編到國軍部隊
隨後,輔導幹部又策動義士從軍運動,3 月底,各支隊分別舉行請纓大會,
普遍展開從軍運動,4 月 5 日舉行從軍宣誓典禮,中央派國防部參謀總長周至
柔上將監誓並代表接受義士請纓書,影響所及,使全體義士(除老弱機障,分
別予以安置養老,或者轉業經商,參加農墾之外)自 11 日起,準許義士經過
體格檢查合格後,分別加入國軍部隊,從軍人數比例高達 97.4%。84 屬於士官
以下的約 9 千餘人於 4 月下旬,分發陸海空軍,照原階級安置服役,剩下的 4
千餘校尉級軍官,依照他們自己請纓報國的誌願,經國防部令,仿照國軍原有
的軍官戰鬥團,編為「反共義士戰鬥團」,以汪錫鈞少將為該團團長,由國防
部總政治部直接指揮。至 1957 年春,反共義士戰鬥團擴編為兩個總隊,一為
心戰總隊,一為特種作戰總隊,至此,完全與中華民國國軍融合成為一體。
5)誌願軍戰俘投奔台灣具體時間和人數
================================
附表、義士來臺時間人數一覽表
日期 義士人數 備註
總計 小計 所搭乘交通工具
1953.10.8 63 人 — 專機 突營歸來者
1954.1.23 142 人 — 專機 傷患
1954.1.25 4,684 人 869 人 276 號(登陸艇) 第一批
962 人 281 號
898 人 555 號
981 人 623 號
974 人 535 號
1954.1.26 4,497 人 816 人 491 號 第二批
938 人 488 號
865 人 643 號
910 人 230 號
968 人 653 號
1954.1.27 4,886 人 969 人 456 號 第三批
1,012 人 600 號
949 人 572 號
964 人 590 號
992 人 616 號 三批共 14,067 人
以上共計 14,272 人(1)
1954.2.19 7 人 專機 被中共指為犯有謀殺罪嫌,印軍扣留,經交涉於 18 日獲釋者。
954.2.21 3 人(2) 利來輪 突營歸來者
總計 14,282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