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木影評】重評電影《列寧在十月》和《列寧在1918》 |
請重觀電影《列寧在十月》和《列寧在1918》,您可以比較自己N年前後的觀感。
對許多中國觀眾來說,《列寧在十月》和《列寧在1918》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影片《列寧在十月》是斯大林為了慶祝十月革命20周年所指定拍攝的,人物塑造采用黑白分明的路子,並取得巨大成功,導演羅姆馬上投拍了續集《列寧在1918》”。
十月革命20周年,即1937年,是什麽年代?那個年代正處於斯大林的大清洗時期。請讀:蘇聯斯大林時期“大清洗”究竟死了多少人?
請統計一下,在這兩部電影中,列寧親口說出過多少次“槍斃”兩字,這“槍斃”兩字針對了多少不同階層、不同派別的人。
兩部電影中,出現這麽多的“槍斃”,本是出自列寧的性格原型及曆史真實?還是出自蘇聯高層旨意?出自原文作者?出自原劇本作者?出自導演?出自電影譯製者?
“槍斃”,在當今網絡年代,其含義就是。。。
。。。
這兩部電影,在很大的程度上風靡並影響了中國N代人的思想傾向和行為指南,後果很嚴重,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視。
在中國,不可能人人做到通讀列寧的譯著,更不可能通讀列寧的俄文原著,而電影對普通大眾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效果很廣泛,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視。
望有心人作出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
~~~~~~~~~~~~~~~~~
調查研究材料積累紀錄
2012.01.08:《列寧在十月》譯製片於1950年發行。與此同時,“建國初期,將近七成的黨員是文盲,甚至部隊中的一些高幹的文化程度都非常低,所以,建國初期有一個吸收年輕知識分子參軍的熱潮。” -摘自“‘革命敘述’”的延續與轉型”——高華訪談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