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及文化的優勢與不足
(2011-10-28 08:37:51)
下一個
1.中文的一個優勢
通常認為一個本科生不外認識三千個中文字,會用的通常不超過一千。
這三千個中文,基本上與一個學業較好的初中生的識字量差不多。
(90年代的電腦內的一級漢字不足4000字已基本夠用,同時裏麵的許多字也不知道什麽意思或怎麽念)
這就給我們觀察到一個現象,在漢字為主要文字的國家,科學技術文化知識普及較快。
而且識字率比較高。
我外婆,從沒上過學的一個農民,待她去世時,不僅能基本看懂報紙上講的東西,也會念經文。現在就是要我看Toronto Star 我也覺得頭痛呢,至少一半的內容都看不明白。
所以在中國很難體會到“一個知識階層”的存在。好象專家與磚家沒什麽大的區別。
2. 中文一個致命的弱點
由於中文的語言是這種特點——決定中文在用於科學研究時缺乏一個“專業詞匯”,一詞多義成為必然。當然可以|“創詞”,但中國科技界及文化界都很少創建新詞。相反,在西語係的國家,通常一個專家首先就是個專業詞匯專家。當然這個缺點也明顯,一個人不突破專業詞匯就進不了這個領域。在中國這種障礙小很多。這就出現了在中國“教育家=領導”,“領導=經濟學家”怪現象。
沒有足夠的專業詞匯——結果就是不能準確表達研究的對象。研究結果當然就不精確了。
比喻,在這裏我用中文、漢字、語言等有時表達隻是 中文,有時表達指 使用漢字的人等,這種表達是不是很不合適呢。如果用於科研,也就是個災難。這也是在漢文化圈內,限製科學文化研究的水平。
3. 曆史的必然?
在唐漢之前,似乎已鼓勵窮人、平民掌握一般的知識,並作為教化的手段。而且中央政府總喜歡用專製的手段去正文字與廢除一些文字。字詞量一直比較少的水平。
相反歐洲文藝複興之前,窮人、平民基本與識字讀書沒什麽關係。知識掌握在有貴族與教會手中。而這一階層的人也樂於創造更多的新詞。
這是不是曆史差異是不是成為這種現象的必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