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美中經濟和安全調查委員會(USCC)公布了2011年度的國會報告。
在這份長達400多頁的調查報告中,詳細分析了中國的經濟貿易、軍事以及國家安全等諸多方麵。
其中的第二章裏,專門分析了中國的區域控製軍事戰略(Area Control Military Strategy)。
以下僅摘錄有關中國的中短程常規彈道導彈和對地攻擊的常規巡航導彈兩個小部分。
中短程常規彈道導彈
- 中國是世界上導彈研發最活躍的國家。
- 2010年的國會報告稱,PLA擁有超過1100枚短程彈道導彈,以及超過100枚的中程彈道導彈,其中多數都部署在台灣海峽的對麵。
- 報告引述了美國空軍副參謀長德普圖拉將軍的原話說,中國的彈道導彈“有多種射程、有效載荷和攻擊能力,可以打擊航母編隊、機場、指揮控製設施、物流環節、港口、以及軍事基地。”
- 對於PLA的區域控製軍事戰略具有重大意義的是中國的反艦彈道導彈DF-21D。
根據DoD2011年的國會報告,DF-21D“就是要使PLA具有在西太平洋的反艦能力,包括攻擊大型航母編隊。” 此型彈道導彈一旦部署後,將是PLA具備了攻擊在第一島鏈內和大部的第二島鏈內的美國海軍目標的能力。
對地攻擊的常規巡航導彈
東海10巡航導彈
- PLA正通過不斷增加對地攻擊的常規巡航導彈,來強化其彈道導彈部隊。特別是PLA的DH-10對地攻擊的巡航導彈,既可以從空中發射,也可以從地麵發射。
- 當中國的H-6H中程轟炸機搭載DH-10時,使得PLA擁有打擊3700公裏外目標的能力,能很充分地覆蓋美軍的關島基地。
- 據DoD2011年的報告,PLA大約擁有200-500枚DH-10巡航導彈。
H-6H搭載DH-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