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75)
2018 (91)
2021 (49)
古戰場遊記之二十六:深潛到海底看世界大戰遺跡(上)
一艘被同盟國炮火擊沉的協約國艦艇: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加裏波利戰役100周年。
加裏波利半島位於伊斯坦布爾西麵約400多公裏,俯視達達尼爾海峽的出海口。1915年,協約國的英、法、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紐芬蘭軍隊在此登陸,遭受同盟國土耳其軍隊強力反擊,苦戰十個多月,留下五萬多具屍體後敗退。現在這裏成為各國軍人後代憑吊的聖地。協約國幾百艘大大小小各式艦艇被土軍炮火擊沉。其中兩百多艘散落於方圓幾十公裏、40米左右深的海底,今天成為潛水愛好者的天堂。還有數以百計的艦艇沉沒於更深處,我輩無力問津。
七另八落的協約國艦艇:
1914年馬恩河戰役之後,協約國和同盟國在法國北方和比利時一角的戰線上陷入了僵持狀態,雙方都在其他戰區尋求出路。南方小亞細亞的戰略地位極其重要,但協約國,尤其是英國起初並不重視。土耳其曆史上親德(不信你看看從漢堡到慕尼黑街上有多少戴黑頭巾的婦女就明白了),還和俄羅斯有宿仇。土耳其本就是國際上著名的投機份子,有奶就是娘(國際上大概隻有意大利比它更老機)。伴隨戰爭的長期化及德國以巨大利益拉攏,奧土曼帝國當局越來越投向同盟國,並於1914年8月2日與同盟國簽訂秘密協議。1914年10月28日,德、土艦隊炮轟俄國黑海港口,襲擊俄國船隻。31日,俄軍自高加索侵入土耳其國境,土耳其第九軍被圍投降,第十軍全部被殲。11月4日,土耳其正式參戰。西歐援助俄國最重要的黑海航道遭到封鎖,隻有北方少數冬季封凍港。俄國的海運吞吐量因此一舉萎縮到僅剩百分之五的地步,這置俄國於極其不利的地位,並可能導致協約國輸掉戰爭。
加裏波利戰役示意圖,黃色部位是協約國軍隊在整個戰役中所能占領的登陸區,可見他們根本沒有多少戰果:
加裏波利戰役土軍布防示意圖:
為此法國總參謀部首先推薦采取“外圍戰略”(在陷入僵局的西線以外尋找決定性戰場)的辦法打破僵局,1914年11月英國海軍大臣丘吉爾提出憑借英國海軍的實力在加裏波利登陸,打開達達尼爾海峽,直取奧土曼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爾,把土耳其逐出戰爭。一方麵又可以減輕俄羅斯高加索戰線的壓力。協約國就能經過博斯普魯斯海峽直通黑海,支援血戰的俄國軍隊;並且希望借此開辟南線戰場,攻打奧匈帝國。這看來好像是一個正確的戰略決策,可惜其實施過程與願相違。1915年1月2日英國政府接受了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請求,決定在達達尼爾海峽展開一條新戰線,加裏波利戰役就此開始。
加裏波利半島及伊斯坦布爾市穀歌地圖:
伊斯坦布爾市地跨歐亞兩洲,控製著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扼黑海咽喉。從這裏往西,細長的加裏波利半島延伸100多公裏一直到愛琴海岸。海岸線地形複雜,山勢陡峭,易守難攻。2月19日,英國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司令卡爾登上將率領英法聯合艦隊62艘軍艦,以及大量輔助船隻,炮轟達達尼爾海峽。3月18日,16艘軍艦企圖強行闖入狹窄的海峽通道, 4艘軍艦觸發水雷,艦隻慌忙撤退。事後證明,此撤退是一個決定性錯誤,因為土軍一共隻佈署了26枚的水雷,而岸上防衛力量空虛。若英法海軍繼續作戰下去,完全有成功的可能 。
加裏波利半島地形穀歌地圖:
陸地上的土耳其軍隊在遭受突然襲擊的情況下,紛紛丟棄陣地向內陸退卻,英國登陸突擊部隊在沒有遇到抵抗的情況下率先衝上海岸。土軍德國軍事顧問桑德斯火速調動軍隊至戰區,穩住陣腳掘壕堅守,依據半島複雜的地形建立了強大的防禦體係,又在該地集結炮兵部隊。在英法軍隊準備擴大戰果時,隱蔽在陣地中的土耳其士兵一起開火,把正在攀登懸崖的英軍也打了個措手不及。3月3日,聯軍的首輪登陸行動宣告失敗,卡爾登上將也被當作傷員送回英國。
英軍第一次登陸地點:
為了得到達達尼爾海峽控製權,協約國在埃及和希臘群島倉促中集結了一支近八萬人的遠征軍,其主力由當時在埃及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軍隊組成,即“澳紐軍團”(ANZAC)。英國陸軍上將漢密爾頓負責指揮這次戰役。與其對陣的是由桑德斯率領的土耳其新編第五集團軍,有八萬四千人。當協約國遠征軍抵達時,兵力已實際上已處於劣勢,土軍居高臨下,火力又占壓倒優勢。
“澳紐軍團”(ANZAC)登陸地點:
澳紐軍團登陸地麵對的懸崖:
根據計劃,英軍和澳紐軍團在同一天,分別從兩個不同登陸點上岸,英國(含印度)軍隊從海麗絲岬登陸。在英國登陸之前,澳紐軍團先在更北麵近伽巴帖培的海灘登陸。1915年4月25日夜,在掩護艦隊實施炮火準備後,協約國部隊同時展開登陸行動。由於澳紐軍團士兵大多沒有接受過夜間登陸訓練,再加上對半島地形一無所知,錯誤地登陸在目標以北的一個無名小灣(今澳紐軍團灣)。同一天,英國和印度部隊在海麗絲岬同樣遭到土耳其猛烈火力。法軍在海峽對麵,達達尼爾亞洲一邊(即特洛埃城遺址北邊平原上)登陸,但第二天撤退加入英軍。雖然建立了灘頭陣地,登陸軍根本就無法把部隊有效展開,實際上陷入了不穩固的、難以防守的立足點。
澳紐軍團灣外的沉船:
土耳其軍隊的一個團長穆斯塔法·凱末爾上校準確地判斷了協約國軍隊的策略。他指揮下土軍進行了猛烈的還擊。經過一夜的混戰,雙方死傷慘重,已登陸的1.6萬名澳紐軍團士兵在土耳其軍隊炮火的壓製下,被困在臨時掩體中動彈不得,接下來的幾天,雙方又陷入了僵持局麵。5月1日,土耳其軍隊大舉反攻協約國部隊最南麵的一個登陸場。在戰鬥中,英國戰列艦霍萊伊特號(HMS Goliath)、勝利號(HMS Triumph)和威嚴號(HMS Majestic)驅逐艦相繼被擊沉。結果英國撤離了大批艦隻,這樣一來,登陸部隊便失去了海軍的支援,也失去了火力優勢。
澳紐軍團灣外的沉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