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就好

真實的故事,希望您喜歡。
個人資料
小百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古戰場遊記之二十:不屈的平型關(中)

(2014-06-24 14:18:39) 下一個

古戰場遊記之二十:不屈的平型關(中)


平型關戰鬥地圖     紅箭頭:115師, 綠箭頭:日軍


     喬溝是一條7.5公裏長的東北--西南走向狹長山溝,是聯結靈丘至平型關的唯一公路必經之地。它西接5公裏長的關溝到長城平型關口,東接小寨段山溝通向靈丘方向。喬溝底寬不到10米,公路於其中貫穿東西,兩側是約二十多米高土質懸崖,垂直如削。主山溝有若幹叉溝,為多年雨水衝刷而成。在喬溝和關溝移行處,有一個較平緩的缺口,上麵山坡上建有一座古廟宇,當地人叫它老爺廟,所以這缺口通向老爺廟的山坡就叫老爺廟梁。自老爺廟梁再向高處,山坡趨向平緩。

下麵這張照片是老漢我模擬當年686團戰士扒於埋伏陣地上俯視喬溝底日軍經過公路時的情景所攝。經多年的雨水衝刷,今天的喬溝已沒有當年險峻。大家可以想象:就是扔塊大石頭也能砸死敵人。

 

     下麵的戰鬥經過全部采用參戰者的敘述,這是至今我所能得到的資料。由於種種原因,其可信度請大家自行判斷。
     林彪早在9月16日就已帶著343旅到達平型關西12公裏的繁峙縣大營鎮,麵見負責平型關戰役的第二戰區第六集團軍副總司令孫楚。孫楚分配給115師的任務是在靈丘縣上寨鎮方麵作戰。9月18日林彪到達上寨。隨後幾天,他在靈丘至平型關一線察看地形。他當時的警衛員楊興桂回憶說:林彪帶著343旅旅長陳光、115師參謀長周昆(次年攜閻錫山撥給115師的3萬元巨款潛逃後不知所終)化裝成農民,穿破大褂紮布腰帶,頭上戴一頂山西氈帽,因怕口音破綻,每人都咬一塊生地瓜。喬溝到關溝之間極其險要的地形必定給他深刻的印象。看地形回來,林彪通夜沒睡,眼睛緊盯著地圖,鎖著眉頭在沉思。此後他又帶團營級軍官去了現場兩次,觀看地形並就地安排任務。他給副師長聶榮臻發電報,讓他盡速帶344旅前來匯合。聶榮臻的回憶錄寫的很清楚:"我見到林彪以後,告訴他部隊都帶上來了,問他情況怎麽樣。他說,敵人大隊人馬正向平型關方向運動,這裏的地形不錯,可以打一仗。他攤開地圖,同幾位參謀一起,把平型關周圍的地形和初步的作戰設想介紹了一下,問我的看法。我表示,可以在這裏打一仗。居高臨下伏擊敵人,這是很便宜的事。我說現在不是打不打的問題,而是要考慮怎樣打得好,這是我們同日本侵略軍的第一次交鋒,全國人民都看著我們。這個仗必須打好,打出八路軍的威風來,給全國人民的抗日情緒來一個振奮! 在平型關打一個大仗的計劃,就這樣定下來了。當時這樣的作戰計劃,前線指揮員有權根據情況決定。好打就打,隻要事後報告一下就行了。事實上,事事請示也不可能……特別是遊擊戰爭,上午打了,下午就要離開,事事請示,就會貽誤戰機。至於和閻錫山第二戰區方麵的關係,我們是獨立自主的"。聶榮臻這一回憶錄是在20世紀90年代發表的,絕對沒有替林彪貼金的動機;如此看來,林彪肯定是平型關戰鬥的最主要策劃者、計劃製定者和戰鬥指揮員,是整場戰鬥的靈魂人物。
老爺廟遺址碑

 

        9月24日晚,115師三個團冒著傾盆大雨在平型關一帶設伏(688團因山洪阻隔未能及時趕到戰場),陳光的343旅685團在關溝,擔任“掐頭”任務,堵住敵人前進道路,同時防止溝內敵人與進攻團城口的敵人會合;李天佑帶686團在喬溝擔任主攻,將敵人攔腰斬斷給予全殲;344旅旅長徐海東指揮687團在小寨地區負責“斷尾”,切斷敵人退路,關門打狗(現場指揮是687團團長張紹東;隻不過張紹東一年後因腐敗行為被查而叛變出逃,他的名字也隨之消失);楊成武率獨立團隱蔽地插入驛馬嶺腰站一線,切斷淶源至靈丘和廣靈到靈丘的公路,阻擊兩方麵的援敵,保證平型關伏擊戰的勝利。布局完畢,林彪在電話上向孫楚報告:我師已達目的地,準備明日拂曉出擊。請你們派部隊協助,先把此股敵人殲滅。孫楚回複:好,我命郭宗汾師長率4個團從平型關左翼出擊。很可惜,25日第三路國軍在進攻的路上於團城口附近和日軍一部突然遭遇(此時日軍已經占領了鷂子口,團城口和六郎城),雙方從早晨激戰到中午,傷亡都很大。由於此處是平型關戰役的關鍵,如果失守會嚴重影響整個戰局。郭部第二路二個團被急調來增援,致使部分日軍從東跑池向團城口突圍(但據115師偵察科長蘇靜說:郭宗汾按兵不動,貽誤了戰機;蘇靜曆來是個正直、實事求是的人,戰鬥時他正以林彪特派員身份駐郭師,他的話應該可信)。  
老爺廟戰鬥說明碑

 


     9月24日夜12時,林彪、聶榮臻冒著傾盆大雨率全師部隊出發,25日天明前進入埋伏陣地。從關溝、喬溝(主戰場)到小寨,長達近十公裏,參戰部隊隻有5千多人。此時林彪對日軍幾乎一無所知:他們會不會來,什麽時候來,有多少人,是什麽性質的部隊,其裝備、士氣、戰鬥能力、指揮官.......心中全然無數。他隻知道"不管如何也要幹他一下"。
現在的老爺廟外景

 


    林彪這天運氣不錯:近8點鍾鬼子就來了,而且是向前方送物資的輜重運輸大隊,戰鬥能力相對較弱,進入如此險要的山溝,隊伍前方不設尖兵探路,兩翼沒有搜索部隊警戒,人數也就千餘,約為共軍兵力的四分之一,正是集中優勢殲滅的對象。剛下過大雨的溝底土質公路泥濘不堪,車隊走得很慢。 林彪沉得住氣,他一直等到日軍先頭部隊抵達關溝,後尾也進入小寨喬溝門,全部進入115師伏擊圈中的最優時機才發出命令:"發信號彈!"這時候日軍的第一輛汽車剛好駛上溝裏的一座土橋(喬溝即這座土橋而得名)。此橋位於將出喬溝到達老爺廟土梁的咽喉部位,僅有一個石頭橋孔,橋麵土質,隻能通過一輛汽車。這輛汽車剛走上土橋就被八路軍擊毀,後麵的車隊頓時變成一條僵蛇,一下子處於八路軍的炮火伏擊之中。土橋一帶是整個喬溝戰鬥最激烈的地方,敵人想突破土橋衝出八路軍的包圍,但被686團3營的勇士們緊緊地壓迫在溝底。後來溝底的一股敵人從通向老爺廟梁一旁的分叉溝爬上了老爺廟梁占領了老爺廟,楊勇帶著3營的勇士們隻好又衝過土橋,幾乎犧牲了整個9連才奮力奪回了老爺廟,為徹底取得平型關大捷立下了最關鍵一功。
原土橋的老爺廟梁碑,這裏是整個平型關戰鬥最激烈的地方

 


    不知道為什麽,林彪戰前沒有布置部隊先占領老爺廟。這座廟供的是關羽,山西人。平型關戰鬥後,阪垣征四郎氣得把它燒了,現在的老爺廟是1990年代重修的,有點氣派。從喬溝到關溝兩側全是幾乎垂直的懸崖,隻在這裏有個稍微傾斜的缺口直上老爺廟。當時假如林彪在廟裏先擺有一個排的伏兵的話,3營至少能減少100人的損失。原686團團長李天佑在1958年《紅旗飄飄》發表的回憶錄說戰前來不及派兵進駐,顯然是為林彪和他自己的失誤掩飾:部隊是天亮前到達的,離日軍到達至少有一個多鍾頭,而686團埋伏在喬溝東南一側,離老爺廟最多也就5分鍾路程,能說"來不及"嗎?最善於算計的戰神林彪也有出錯的時候,隻能說老虎有時也會打盹吧。很可惜,就是這樣一處重要戰地遺址,政府部門90年代為了修一條鄉公路,竟把土橋拆毀了。
關溝,685團埋伏處

 


     楊得誌率領的685團設伏的關溝(因通向平型關口得名)的地形沒有喬溝那麽險峻,但坡度也有60-70度。居高臨下的他們一開火就占了上風。但楊得誌很快就發現對手是一支訓練有素、異常強悍的部隊。他們從最初的懵懂中清醒過來,像一頭傷口初愈的猛獸,恢複了驕橫凶狠、毒辣殘忍的本性,指揮官舉起軍刀扯破嗓子嚎叫,躲在汽車下麵的士兵爬了出來,拚命往山上攀登。 楊得誌立即派通信員向各營傳達命令:“附近的製高點一個也不準鬼子占領!”這時,一營長劉正已指揮第一營把公路上的日軍切成了幾段。他接到命令後,馬上指揮第一連和第三連向公路邊上的兩個山頭衝去。山溝裏的日軍也在往山上爬。他們穿的是皮靴,在剛下過大雨的陡坡上很笨拙。不等他們爬上去,第一營的兩個連隊反衝下去,一頓猛砸猛打,把這股日軍大部分消滅。第四連行動稍慢一步,被日軍搶先占了山頭。連長在衝向山頭時負傷,第一排排長主動代替指揮。他用兩麵夾擊的辦法,很快把山頭奪了回來,將日軍重新逼回溝底。正當楊得誌團與日軍反複爭奪製高點時,兩架日機順著公路來回盤旋。但雙方部隊交錯,日機無法掃射和投彈,隻好飛走。
今天老爺廟的香火

 


老爺廟供的是關老爺

 


 (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