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看電影“我和我的祖國” 為中國留學生表現感動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原本布裏斯班 event 院線隻在10月1日放映一天,因為觀眾爆滿而一票難求,咱網上搶不過年輕人,故十月一號沒有買到票。
影院考慮到觀眾踴躍,數量空前而決定延長放映時間到10月10號。
我在周六5號下午,匆匆來到市中心女王街 event 影院,購得一張座位前而靠牆的票,座位好的票早已售馨。影院現場人頭攢動,多數為年輕的中國留學生。
電影放映期間,我鄰座的女孩不停的擦眼淚,我發現許多人特別是留學生都是含著眼淚看完電影,十分令人感動!
影片結束時掌聲熱烈持久,沒有人像往常那樣匆匆離場。這掌聲確實令人激動,是過去我在國外看電影時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場麵。
當我慢慢走出放映廳時,身旁邊一個女孩紅著眼圈跟我說:“您是老華僑吧?電影太感人了,我是從頭哭到結束。祖國太強大了!盡管我來澳洲5年多了,我現在特別想回去報效祖國”。
好可愛的一個女孩,她的話令我深深感動!
我知道,來電影院裏看電影像我這樣的中國老人不多,女孩看了電影後心情特別感動,當她見到我這個中國老人也來看電影估計觸動了她的心弦,忍不住要向我這個與她素不相識的老人傾訴表達了自己的情感……
聽了女孩發至肺腑的這番話令我深思:一場電影竟能讓年輕的中國留學生如此激動,如此愛國,不能不說中國政府多年對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已深入骨髓。
也驗證了“一出國就更愛國”的這一獨特現象。
另外,也從另一個側麵反映了中國這些年的改革開放,發展經濟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國的麵貌日新月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有了改善和提高所產生的吸引力吧!
從在近幾年接觸到的中學生、大學生、研究生身上,我感覺他們因此比我們當初缺乏好奇、開放和探索的精神,並且缺乏理性思考的主動性。在社交上,他們比我們更專注於微信,對國外流行的社交應用興趣缺缺,這樣就比較不容易和非中國學生深入交往。他們對英文新聞和社論沒什麽興趣,不願意比較不同來源的信息,更願意直接接受國內媒體的宣傳。他們在國外也保持被精神圈養的生活方式。當然我說的我接觸到的學生們的大概印象。
至於樓主提到的那個超級感動的女生,她的話就有代表性。五年的澳洲生活,她依舊認為言論自由,沒屏蔽的信息環境其實一點兒不重要。中國的人文文明環境是大倒退了,但沒關係,隻要物質愈來愈富足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