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54)
2021 (46)
2022 (43)
2024 (58)
中美貿易再次開戰,剛剛開打就進入了白熱化,關稅你追我趕,互敬互愛舉案齊眉,轉眼就高過了百分之百大關。中國振臂一呼,希望友好國家加盟,美國也不閑著,馬上宣布和其他國家休戰,要專心和中國對陣。
流浪者雖然在美國生活了好幾十年,但除了上班謀生,其餘時間都沉浸於中文,所以首施兩端反複耽心。這幾天分頭看牆裏牆外的新聞,兩邊都有必勝的決心,信誓旦旦還都有確鑿的證據。無可奈何,流浪者自己的頭腦也不靈光,隻好翻看以前逛商場的照片,從美國草根的眼裏看看十幾年來中國產品在美國大眾商店裏所占的比例,不單可以說明問題,恐怕對貿易戰的走向,也可以給點兒提示。
流浪者年輕的時候學過攝影,老了以後也拿著手機照個不停,所以各種各樣題材的照片攢了不計其數,十幾年後,竟然還能記得不少,花點時間找一找,還真能湊成一個完整的題材。把結論說在前麵,那就是美國大路貨商店中,來自中國的商品所占的比例,明顯在下跌。
第一組照片大概是15年前,女兒因為最近練習鋼琴有進步,媽媽答應鼓勵,說好可以買幾個玩具雲雲。小姑娘早就從同學那裏借鑒了一長串的玩具清單,都是本地新開的一家所謂的五圓以下(Five Below)商店鬧的,其廣告報紙在小朋友中傳來傳去,結果真就成了氣候。 陪著女兒逛五圓店,百無聊賴中拿起各種便宜得難以置信的各種商品,竟然發現100% 全部是來自中國,忍不住拍照記錄了下來。
最隱引人注目的是那些輕工業甚至手工業製品,絕對是中國製造的天下。寫到這裏心裏其實挺不是滋味的,看到這些數不清精致的產品,真的難以想象這些商品的背後,有多少同胞晝夜辛苦的血汗。如果價錢公道的話也罷了,問題是這麽便宜,當時心裏甚至是不平衡。
後來簡單到標簽紙,甚至是啞鈴,都是中國製造,轉念一想,不知道美國除了耍錢的華爾街,不知道還有沒有工廠?!
下麵第二組的照片是大概十年以前的,那時候女兒已經上學,美國的學校非常重視動手能力的培養,所以有很多工藝品加工方麵的作業。但其實美國學校所謂的動手能力,我們鼓勵發明創造還是很不相同的。發明創造指的是從無到有創新精神,而這裏所說的動手能力,很大程度上不過是因勢利導,助長孩子玩的興趣而已。很多的項目,或者說是課後作業都已經固定化,程序化了,其所需用的材料也商品化了,根本不用學生費心,直接要家長開車去所謂的手工藝興趣商店,買來所需要的部件,按照說明簡單組裝一下就可以交工了。
商店裏有很多精致的工藝品半成品甚至成品琳琅滿目甚至讓人愛不釋手,但是看到價錢又好像被澆了一瓢涼水。反過來看看商標,果不其然是國貨。不單是國貨,而且還是通過美國的二道販子經手的。也就是說,顧客為這個小木屋所付的區區一個美元(其實99美分加上稅),商店當然要賺一部分,那個二道販子還要賺一部分,山姆大叔(美國政府)要扣掉一部分,最後剩下的才是中國境內的各個環節收入的總和!而我們所付出的,是資源,人工,還有相應生產產生的汙染!
看來看去,越看越是觸目驚心。其實不光是資源的問題,還有一個汙染的問題,可持續發展的問題。現在每每提起來,總說天朝有多少多少外匯儲配,借給美國多少多少錢雲雲,好像挺有麵子的。可是一百年後呢?五百年後呢?我們的資源用光了怎麽辦,價格這麽便宜,消耗一定很快的,到那時怎麽辦,總不能每個人都突然變為富二代官二代整天犯二吧?
再後來川普第一次上位之後,開啟了以關稅為武器的貿易戰。中間兜兜轉轉,印象最深的就是劉鶴在總統辦公室裏,對川普保證說要買大批的大都之類的農產品,後來也不知所終。但顯然美國這邊也開始了貿易模式的逐漸轉換,近年來在商店中,至少衣服的商品已經不再是百分之百中國產。
其後雖然拜登勝選,但是貿易戰的趨勢一直沒有改變。流浪者找到的第三組照片,就是幾個月之前的事情,其時女兒已經長大,流浪者卻想回想童年時光,所以按照自己的興趣逛商店,去看看玩具槍。那次除了照片之外,還加上了錄像。
本來以前玩具槍也是中國產品的市場,那次再逛一次玩具槍櫃台,看到了無非還是同樣的類別。本來也沒有什麽特別之處,隻是流浪者突然發現了這些槍的產地實在是出乎意料。按照以往的經驗,這種玩具都應該是百分之百由中國生產,方才能物美價廉,其中原因也是不言自明。可是今天偶然轉過盒子一看,竟然是Made in Korea!可能是槍手以前過於自負,根本沒有想過會有這樣的競爭。馬上想起了越來越敏感的中美關係,難道新的貿易戰會用玩具槍開打不成?
本來以為是個別現象,但是把周圍的氣槍商品都仔細看了一遍,竟然沒有發現中國產品!如上麵照片所示,產地五花八門,連西班牙,巴西和菲律賓都見識到了,整個成了八國聯軍,最後才找到了一款中國製造產品。不管心裏怎麽想,經曆也算是一言難盡,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下麵的視頻。
羅嗦了半天,還是回到前麵的結論,那就是今非昔比,至少在美國這邊,形勢已經不同之前。所以說貿易戰再次升級,美國平民生活肯定會受到波及,但卻不會像十年前那樣,讓美國的商店一掃而空。所以說指望美國短期內投降,應該是道路要比想象的漫長。
至於中國方麵,流浪者也聽到了不少必勝的聲音,其中還包括毛澤東在朝鮮戰爭後期的講話,”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也有大批的擁躉。隻不過想到那後麵的代價是財富和特別是生命,也不知道是不是應該多從百姓的角度來考慮。
玩具槍後麵的中美貿易戰爭
多視頻請見 流浪槍手視頻目錄 或 流浪槍手YouTube頻道。
————— 不對,應該是:我突然發現,你拍的這隻日本產的氣手槍這麽眼熟,
你買的全是真槍啊,我也想買呀,
到地下室把我的槍拿上來一看一模一樣。
當我想考試槍牌的時候,發現加拿大已經凍結賣手槍了。
多數東西是北美自己生產的:
屋頂:木料、多層夾板、隔熱材料、shingle、釘子都是自產:
牆體:內外裝修所有材料是自產,多數人造石材是自己生產,
比如各種磚,不是燒製,是模具倒出來的,很結實。
地板是自己生產的。
上下水管材是自己生產的。水龍頭是美國生產的。
有的水龍頭是中國生產的,價格比較便宜。
所有電工材料都是自己生產的,電線、配電盤等等。
空氣開關,多人用西門子。
鍋爐 boiler,furnace,空調,多數是美國大廠生產的。
冰箱,爐子,空氣交換機都是北美製造的。
窗簾兒 blind,是北美生產的。
curtain,可能也有中國生產的。
有什麽東西是中國生產的呢?
有些木床,有些沙發。
北美的木匠工資很高的,
做出來的椅子,就跟機械加工的要求一樣,嚴絲合縫。
中國生產的工具質量非常差,
我曾經買過一把卷尺,用了一次就散了架子。
中國生產的油煙機,廚具商店的老板告訴我,返修率太高了。
因此他們都賣台灣生產的。
我買過一些中國生產的簡單的工具,很快就壞了。
後來就隻買德國、美國生產的工具。
中國生產的東西多數在dollor店裏邊。
在 homedepot 裏可以買到蓋房子所有的東西,
基本上沒有什麽中國的東西,偶爾有一些小的電動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