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槍手

攜書彈劍走黃沙,瀚海天涯處處家。大漠西風飛翠羽,江南八月看瓊花。
個人資料
正文

格洛克的故事—-誕生經曆傳奇

(2024-03-17 11:31:40) 下一個

原始文字摘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659680166

對於軍迷朋友來說,一提起AK,大家馬上就知道是卡拉什尼科夫設計的,提起M16就知道是斯通納設計的。說起M1911、勃朗寧大威力,都知道是勃朗寧設計的。

但想問大家一個問題:格洛克手槍是誰設計的?

估計很多人都會想當然的覺得:肯定是格洛克設計的嘛!我們現在去網上搜格洛克手槍的資料,大多數都會告訴你是一個叫加斯頓·格洛克的草根設計師,經過自己的努力,打敗了邪惡的軍火巨頭斯太爾,成為一代名槍。

但很可惜,這些說法都是錯的,格洛克手槍並非出自格洛克之手,更沒有打敗斯太爾,可以說格洛克就是一支撿來的手槍。

話說在1970年的時候,奧地利軍隊還裝備著德國二戰期間生產的P38手槍,但隨著彈藥膛壓變高,手槍年久失修等問題,P38的故障率原來越高,急需更換新手槍。當時國防部正和奧地利的輕武器巨頭斯太爾聯合設計AUG突擊步槍,雙方合作非常密切,出於對斯太爾的信任,國防部直接對斯太爾說我們要搞新手槍,你們幫忙設計一下吧,斯太爾說好啊,沒問題啊,我家正好有有一隻現成的手槍Mod K。

1974年,軍方發布了軍用手槍的測試流程,此時Mod K手槍也經過了不少改進,現在的型號被稱為Pi18。經過幾輪對比測試,軍方發現由於Pi18采用了氣體延遲原理,每打200發就要拆卸清理一次,十分麻煩,並且存在擊針擊發無力,部分部件易損壞等問題,壓根達不到軍方要求。

但是放眼國際市場上的貨架產品,卻沒一個入得了奧地利軍方的法眼,國內其他公司也拿不出更好的手槍,所以奧地利國防部選擇相信斯太爾,給斯太爾一個機會,也給自己一個機會。

1976年初,國防部通知斯太爾進行部隊測試,要他拿一批手槍過來。結果斯太爾就送了兩支手槍過去,還說測完還給他們。沒辦法,兩支就兩支吧,於是這兩支手槍輾轉多個部隊測了一輪又一輪,發現相比P38,Pi18性能提升確實很大,部隊總體評價不錯,隻有一些細節需要改進。

不過這都是廢話,一來Pi18沒有競爭對手,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二來讓Pi18和二戰手槍去對比當然提升巨大了。國防部技術辦公室的斯托爾上校在看過報告後則認為Pi18的氣體延遲原理太坑,但是迫於軍隊急需新式手槍,除了斯太爾又沒有別的能挑,所以他再次選擇相信斯太爾。

之後國防部讓斯太爾根據部隊測試的結果回去改進手槍,在77年3月再提交兩支測試用槍。但是直到1978年8月,別說手槍了,連斯太爾的手都沒見著。國防部一問才知道,斯太爾壓根就沒再改進Pi18了,一來是因為公司忙著量產AUG人手不夠,二是斯太爾覺得手槍的訂單太小了,不賺錢,所以從一開始就是抱著任務觀點應付一下的。

這下國防部這地被激怒了,我這麽信任你,你卻給我玩這一出。不過有句話怎麽說的來著,床頭吵架床位和嘛,國防部願意再原諒一次斯太爾。終於在1978年12月,斯太爾改了一支手槍出來拿給國防部測試,結果當然是不合格。故事本應到這裏就結束了,但是國防部並沒有直接宣布Pi18落選,之後Pi18改名GB,依舊參與了新手槍的競標。但是雙方之前的怨念已經很深了,在1979年國防部技術辦公室負責人斯托爾上校退休之後,Pi18就已經徹底無法翻身了。

就在奧地利國防部為新手槍發愁的時候,一家名叫格洛克的公司跳出來了,這家公司原先是為軍隊供應刺刀、彈鏈等用品的,據說有一天公司老總加斯頓·格洛克在國防部偷聽到軍隊找新手槍的消息,聽說斯太爾的手槍滿足不了要求後他主動找上門來,說自己願意接手這個爛攤子,甚至願意貼錢搞研發。

格洛克這套組合拳直接打到國防部心坎上去了,為什麽說格洛克手槍是撿來的,這就是原因。國防部甚至安排了幾位工程師官員協助進行研發。其中有一個人叫做弗裏德裏希·德尚,在斯托爾上校退休之後,德尚接替了他的職位。他曾是AUG步槍誕生的主要推手之一,被譽為AUG之父之一。德尚對新手槍提出了幾點要求,說要減小單獨零件的數量,操作和維護盡量簡單,最好能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取消手動保險等。

但是說到底格洛克隻是家造刺刀的公司,造槍那是一竅不通,因此格洛克召集了一批精通槍械的專家組成了一個團隊開展設計,而他本人幹的則是管理和協調的活,並不參與設計。

1980年秋,設計團隊確定了手槍的基本雛形,采用槍管偏移閉鎖;配備擊針保險;底把一開始準備用純聚合物製造,後來發現沒法實現,才埋設了金屬導軌;彈匣容量一開始定的是16發,後來增加到17發。

經常有人說GLOCK 17名字裏的17就是來自他的彈容量,還有人說是格洛克公司的第17項專利,或者是第17個產品。但這些說法都是錯的,實際上是格洛克公司的第17套圖紙。在起17這個名字之前,手槍的銘文寫的都是生產年份82。

設計團隊僅僅花了三個月時間就拿出了第一支樣槍,並經過了一係列內部測試,高高興興地拿給德尚去看,結果換來了一頓痛批。雖然德尚擁有少將軍銜,但是此人性格放蕩不羈,根本沒一點當官的樣子。對別人的要求也很嚴格,經常因為手槍的事情和格洛克吵架,有一次甚至直接把槍摔在地上,指著格洛克鼻子一頓罵。

好在格洛克本人臉皮比較厚,在德尚的嚴厲批評下改了一遍又一遍,終於在1982年拿出了一支讓德尚滿意的手槍,並與包括貝雷塔92,P226,斯太爾GB在內的20多種手槍展開競爭。不出意外,格洛克在性能和價格兩個方麵都是第一。

能取得這個成績也很好理解,因為進行測試好幾個國防部官員都直接參與了格洛克手槍的研發,已經硬點了,想輸都難啊,可以說格洛克手槍就是德尚握著格洛克的手設計出來的。

1982年10月29日,格洛克公司收到了國防部25000支手槍和附件的訂單,正式開始了格洛克手槍的傳奇。

至於到底是誰設計了格洛克,這個問題已經很難考證了,似乎所有可能的人選都十分默契地選擇對此閉口不談。有專家曾經推測參與AUG設計的霍斯特·韋斯珀也參與了GLOCK手槍的研發,但他在1992年才離開斯太爾入職格洛克,93年就去了瓦爾特,設計了與格洛克類似的瓦爾特P99手槍。軍武菌認為他參與格洛克設計的可能性不大,因為斯太爾和維也納附近的格洛克公司相距200公裏,從距離上講就存在困難。

另外還有人說是威廉·布比特設計的,他曾在格洛克公司擔任客戶培訓師,1997年離開格洛克之後為斯太爾設計了類似的斯太爾M和S係列手槍,後來又幫助阿聯酋設計了卡拉卡爾等眾多擊針手槍。

可以確定的一人是國防部技術辦公室的費迪南德·埃德,他最初在杜邦公司工作,為AUG研發了所需的聚合物材料,並在後來成為國防部技術辦公室成員,隨德尚一起參與GLCOK手槍的研發。

但無論如何,格洛克手槍都不可能是加斯頓·格洛克設計的,這也能解釋格洛克公司成立這麽多年以來,除了格洛克手槍以外就幾乎沒有其他槍械產品了。啊?你說槍管回轉閉鎖的格洛克46?其實這槍也是德尚參與研發的,他退休之後成了格洛克公司產品經理,一直幫助公司改進和完善產品。

至於格洛克手槍在結構上的種種創新,其他UP主的視頻裏也早就介紹過了,大量運用塑料材質,大膽取消手動保險等等都是劃時代性的創新設計。這裏我就不多贅述了。

回顧整個過程我們可以發現,就是因為斯太爾的擺爛,才造就了格洛克的今天。在格洛克大獲成功以後,斯太爾公司才認識到自己錯過了一個能複製AUG式成功的機會,幡然醒悟之後和上麵提到的布比特合作推出了對標格洛克的M係列手槍,但是在很多場合都輸給了格洛克。

可以說如今新設計的手槍,格洛克是一個無法避免的競爭對手,這是一款真正的經典名槍。

第一支槍的選擇,再誇格洛克

手槍還是微衝?Glock可以如此威風

更多視頻請見 流浪槍手視頻目錄 或 流浪槍手YouTube頻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