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54)
2021 (46)
2022 (43)
2024 (58)
最近美國的槍擊案件似乎非常頻繁,不知道是不是媒體導向的問題,但終歸無可忽略的結論,就是這個世界,至少我們所處的美國,越來越亂!
不得不說,每次悲劇發生後,媒體及某些政客的表現,甚至給人一種亢奮的印象。多數聲音好像異口同聲在強調,早就說過了吧,現在又被我說中了吧?!而這些人所給出的理想描繪,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沒有槍的,無處不平等,無人不飽暖的太平天國美利堅。
這其實看起來好像是並不陌生的套路。記得曾經為了保護環境這個最崇高的目標,就可以抬高油價,資助普京;好比為了保護X主席,就可以理直氣壯地淩辱毆打教授,直到他們跳樓,等等等等;現在為了禁槍,當然可以再掀浪潮,逼美國人買槍的同時,再讓軍火商賺個缽滿盆盈。這裏槍手忍不住要調侃一句,瘋子用槍殺人,所以政府應該禁絕守法公民的槍支,那如果以後出現性侵女性罪犯,會不會要求全民葵花寶典?
關於禁槍的話題,槍手以前有過不少的呼籲,也許自己覺得很有道理,但是站在局外的立場設身處地,也可以說是個人的思想。那麽今天改變一下思路,這裏不談情感,隻講真象。
真相之一,民間槍支在美國不可能清零!
如果各位都平心靜氣,拋開那些不切實際加上蠻不講理的幻想,很自然就能得出結論,美國不可能禁槍。從第一批狩獵墾荒的開拓者到如今的衣冠楚楚的教授議員高大上,私人槍支,不管作用是好是壞,已經成了美國人們生活中血肉相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現實的美國,禁槍除了喊幾句口號,根本也沒有辦法實行,就算是最嚴厲的禁槍宣言,也不過是限槍,幾乎是不疼不癢。原因很簡單,美國的槍支多過了人口,可以想象禁槍會得罪多少人。想象把選票當成性命美國總統,無論是誰,都不敢輕易觸碰。
在這次的悲劇中,槍擊發生的小鎮,距離美國於墨西哥邊境的公路裏程為58英裏,在當前政府的寬鬆邊境政策呼召下,美國今年三月份收容了21萬非法移民(對不起,政治正確的說法應該是無證移民),想象一下沒有被發現的會有多少,如果向這個小鎮的居民發出倡議,要所有人上繳家裏的槍支,我想最客氣的反饋也將會被罵成神經病。
當然凡是皆有可能,最有力的例證就是希特勒在德國的禁槍。但設想在美國掌權的會是希特勒,還不如幹脆說成塔利班。
真相之二,為什麽政客要禁槍?
既然不可能,為什麽禁槍浪潮還是風起雲湧,答案其實很簡單,禁槍就是運動,或者說是折騰!
在美國,包括總統在內的政客,都是明碼標價的工作,可能申請麵試的過程會非常複雜,但就是一份工作。好比一個房產經紀人,這些人絕對不會管應不應該,隻是要攛掇你去買賣,他們的立場,完全取決你又沒有房。簡單來說,支持擁槍的政客,就像討好他那些有資格買槍的選民;而反過來說,如果一個政客的選民大多都有案底的話,那他當然會不遺餘力大義凜然地鼓吹禁槍。
簡單一個分析就會知道,政客的目標其實不在於減少槍支暴力。傻瓜都知道,槍擊絕對都發生在所謂的無槍區(Gun Free Zone),可以想象罪犯都是些什麽樣的人(或者是什麽樣的類人),好像這個無槍區就是個縱容甚至是鼓勵。由此推論,隻要取消這個引誘的招牌,其餘什麽都不用做,就會有效果。
另外一說,美國謀殺案世界排名第三,但如果排除禁槍最最嚴格的五大城市,芝加哥,底特律,華盛頓,聖路易斯和費城之後,排名會跌到189!可誰都知道,這幾個城市可是絕對可靠的大票倉,絕對不能觸碰,想要改變,簡直是白日做夢。
所以再重複一次,禁槍就是個運動,或者稱為折騰,除了為政客爭取一些選票,為軍火商增加利潤之外,不會對槍擊案件,產生任何哪怕是輕微的影響。
真相之三,我們該怎麽辦?
上麵說過的非法移民,加上政府大愛泛濫下日漸增多的提前釋放罪犯。如果你有一副亞裔的臉孔,又不能馬上讓別人確信你就是成龍或者李小龍,金玉良言,還是乖乖地帶上一把槍。當然擁槍與否,絕對是個人自由,別人可以宣傳呼籲,但是絕對不能強求。槍手這裏出於私心,懇請各位不論處於什麽原因,都不要義大義凜然地反對改善一點亞裔華人膽小懦弱的形象,於己於人,都是善莫大焉!
那這次的案子來說,罪犯雖然凶殘,但心靈絕對的扭曲和卑鄙,就是瘋狂,也是最懦弱的那種。但是如果事先知道小學裏麵的老師也可能有槍,那麽改變犯罪目標,甚至打消企圖,也不無可能。如果罪犯耳濡目染,漸漸知道不能輕易招惹華人,我們也在無形中,捍衛了自身的安全。
還有就是這次槍擊案的細節正在不斷地披露,不能不說其中警察的表現實在是令人齒冷。一大隊警察,在校外聽著槍聲,等了一個多小時,最後都沒敢動一動。而由此間接發出的信息就是,警察連小學都不管,更遑論你我草民的家庭。
下麵的視頻可算是槍手的心聲,也花了不少心血。視頻被屏蔽了預覽畫麵,可能是觸動了優管的神經,不知道應該是驕傲還是惋惜。不過也好,沒有廣告也證明了槍手沒有私心。
幾分鍾讓你清醒,華人要不要擁槍
更多視頻請見 流浪槍手視頻目錄 或 流浪槍手YouTube頻道。
美國這麽亂,警察靠不上。
還要先繳械,你們真的嫌自己活得長嗎?
要控槍的,先錄個視頻,自己去芝加哥城區走一圈。那裏控槍最嚴了。
真正的禁槍措施也不稀奇:Trump 在全美槍協大會講話,會場裏就禁槍,你當那有多難麽?
在某些人的心目中,好像我們被攻擊的時候,都應該查查法典,谘詢律師,然後再決定要不要反擊,如何反擊,反擊到幾寸幾厘?
X鬼專揀華人欺負,恐怕也有這方麵的原因。
你會怎麽辦呢?
給心如火焚的家長談什麽墨菲定律?
我知道有人被警察噴辣椒水倒地,
但是槍手被警察管不了的巡邏隊幹掉了。
您的毛筆字寫得漂亮,讚一個。
這個絕對是不可能的。你太看不起atlanta, Oakland, Albany了。全美一共將近兩萬,這五個城市加起來也就兩千多。掉個10%到15%,估計能掉個一兩名。
降低槍擊案不過就是爭取降低壞人得到槍支的機會,這裏的關鍵詞有兩個,壞人和槍支。
那麽或者知道誰是壞人,可以事先就不讓他們獲得槍支,或者幹脆沒有槍支。
前者又有兩種情形,壞人已知,或者某人最大可能成為壞人,比如背景檢查就是關於這個。遺憾的是盡管關於背景檢查得到80%的美國人支持,但五十個共和黨參議員一直阻止這種法律通過,因為如果要求二手槍市場也做背景檢查,客觀上消滅二手槍市場,也就讓新槍需求量大大降低,整體影響槍支銷售。
另一種情形是壞人還沒有表現出來,比如精神出問題,這種情形任何社會都會出現,也是幾乎不可能在事發前發現。
那麽剩下的就是讓社會沒有槍存在。
否則墨菲定律必然適用,出現槍擊案是100%的。
關於類似教師配槍的做法,同樣適用於這個理論,你怎麽能事先知道教師不會因為什麽因素而成為壞人?
有一件事可以知道,如果壞人想弄到槍支,不再需要襲擊警察,隻需要襲擊教師就行,很明顯比襲擊警察風險更小。
典型的例子是當年日本不論赤軍還是極右翼都出現過希望獲得武裝的事情,方式也都是襲擊警察。但日本是禁槍國家,警察也多數不帶槍,隻有襲擊武裝警察才有可能獲得槍支,付出的代價極高。最終這些人也就是一些民間收集的雙筒獵槍的水平,淺間山莊事件裏警方沒費勁就解決了這些武裝分子。
世界上發達國家並不缺少反社會人格的人,精神分裂或者極端分子都是存在的,事實上任何社會都有這種人,但沒有國家像美國這樣頻繁出現的槍擊案,和按照人口比例的如此大的槍擊死人數量,也沒有國家有美國這種人均擁有槍支數量(每100人擁有120支槍),這本身就是具有說服力的證明。
當年在小城市實驗全民隨時允許帶槍的做法,一個事情就是如果發生酒吧打鬥,就不是用拳頭和椅子了,直接就是拔槍互射。如今在允許隨身攜帶槍支的州,不乏因為路怒而拔槍打對方的事情,油管上很容易找到dashcam視頻。
墨菲定律告訴人們,隻要有可能,就一定會發生。你給了人們在路怒情況下接觸槍支的可能性,就一定會有人使用槍支解決爭端或者發泄。
同樣,你給了打劫教師而獲得槍支的可能,就一定會發生這種事,比如學生與教師發生爭執是美國學校裏很普遍的事情,那麽在什麽情況下教師可以說感到威脅而拔槍擊斃學生?或者你如何避免教師濫用這種權利?
槍支問題上表現了兩件事,第一就是美國社會極端反智主義傾向,無視普世皆準的墨菲定律(愛德華墨菲可是美國空軍上校,這個定律幾十年前出自美國,後來成為現代工業管理的理論基礎,或者任何管理理論的基礎,比如社會管理)。第二就是對於槍支牟利的貪婪,一支手槍大規模製造情況下成本隻有幾十美元,售價動輒幾百上千,利潤極高,這是美國槍支行業影響力巨大的原因,出錢收買政客增加影響,目的當然是盈利。
禁槍不在於是否可行,而在於是否有意願邁出第一步,以人類發展到今天的智慧,很少有做不到的事情,畢竟禁槍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法律問題。比如禁止進攻性武器並不是很難的事情,克林頓時期有過十年的臨時法律,2004年過期後共和黨議員拒絕延續,美國的大規模槍擊案也隨之上升。
即便如今的美國,自動武器也是被禁止的。盡管把半自動變成全自動並非難事,很多人自己就可以做,在3D打印普及的今天,有什麽替換零件不能在家裏製造出來?
但任何對槍支的這種改裝都是違法的,這就讓全自動武器在美國社會上極少出現。
而這僅僅是因為一個84年的法律。
為什麽不能增加一個法律呢?比如禁止進攻性武器?
既然熟悉槍支,就應該知道殺傷率的概念,降低槍支的殺傷率也是一種降低槍擊案死人數量的方式。在sandy hook案件中,在凶手換彈夾的空間有七八個孩子逃出,這是後來控槍州要求減少彈夾裝彈量的理論基礎。那麽為什麽不在聯邦規模禁止大彈夾?
類似的折中方案有過很多,但任何這種方案都會降低槍支的殺人效率,失去應用槍支的刺激性,目前成功的法律隻有禁止連發全自動武器。
美國憲法中有第二十一修正案否定第十八修正案的先例,為什麽不能製定一條新的修正案否定第二修正案呢?
世界上發達國家中不乏禁槍成功的例子,比如英國和澳大利亞,也都是不是很長時間以前的事情,難道美國人就天生比其他國家人愚蠢?
樓下說會第一個衝進去跟凶犯搏鬥,問題是在這種情況下你持槍進入學校,被警察誤認為也是凶手的機率有多大?
幾乎是100%。
你甚至會第一個被警察擊斃。相對於其他發達國家,美國警察大量出現濫殺和濫權現象,很大程度是因為民間的槍支泛濫而導致在處理事情時警察生命很容易處於危險,很容易導致過度反應。
換做普通人,這個概念也是適用的,比如你持槍衝進學校救你孩子時被持有槍支的教師誤認為是凶手的機率有多大?他手上的槍與你的作用不同?
隻要存在他錯認的可能,就一定會發生,而錯認後隻要存在殺死你的可能,也就一定會發生,這是墨菲定律限定的。
那麽你怎麽救你的孩子?一個社會存在專業人員,比如警察,來處理這種事是有原因的。而當人人都開始行使警察的職責時,警察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社會也就失去了這部分職能,美國已經很接近這種局麵。
支持每一個善良的人們拿起槍來保護自己的家、老婆、孩子!
通過這次事件,我們看到警察是靠不住的。
如果我的孩子在這一次現場當中,我一定會第一個先衝進去跟凶犯搏鬥,
哪怕被打死。有什麽比自己的親人更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