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槍手

攜書彈劍走黃沙,瀚海天涯處處家。大漠西風飛翠羽,江南八月看瓊花。
個人資料
正文

簡單方便的卡賓槍

(2021-08-20 06:22:30) 下一個

今天的話題是Rguer的卡賓槍,全名是Ruger PC Carbine。這裏PC的意思是Pistol Caliber,手槍口徑,發射常見的9毫米手槍子彈。其實按照以前腦海中的印象,卡賓槍應該是比步槍稍短,就是以前小說故事中常聽到的馬槍或者騎槍等騎兵使用的步槍,還是使用步槍子彈,而使用手槍子彈的應該稱為衝鋒槍。但是這支槍的名字裏麵就包含了Carbine,槍手不太懂洋文,但也知道廠家挑明了這是一支使用手槍子彈的卡賓槍,別人也沒有話講。想當然這種槍比常規的步槍體積要小,射程要求也不高。因為使用手槍子彈,射擊可以控製的更好。

這種槍最開始應該是為了騎兵設計的,後來用途也擴展到凡是需要近距離作戰的場合。是到今日對於平頭百姓來說,這支槍的用途也是不少,如果平時消遣的話至少可以使用價格相對便宜的手槍子彈,在靶場玩玩步槍射擊的感受。如果要上綱上線說到家防自衛,這支槍雖然不方便攜帶,但特別適合守株待兔的化境。這麽大的體積,對於歹徒來說,當然更有威懾力或者是說服力,看到以後估計會馬上幡然悔悟,痛改前非。如果還是必須要幫忙超度一下的話,長槍的準確度和手槍有限的穿透力度,對於家防來說,這個組合絕對也是恰到好處。

這支槍是Ruger產品,可以使用Ruger SR係列手槍的彈匣,對於Ruger的粉絲來說當然是個好消息。但是出人意料的是,隨槍還配有另外的套件,也可以使用Glock的彈匣。說到這裏,就 不得不承認Glock雖然算是年輕,但羽翼已成,其勢頭恐怕再也無法阻擋。

既然是大名鼎鼎的Ruger產品,所謂曆史久遠工藝完善,所以質量不用擔心。另外加上操作簡單,各種功能也是一目了然。

這支槍自帶鐵瞄,當然也提供了長長的附件導軌,附件的添加基本上可以隨心所欲。朋友也是個急性子,一槍未發就裝好了紅點,所以也沒有辦法試試鐵瞄的感覺。

從視頻中可以看到這支槍還有一個很突出的優點,就是非常拆卸組裝,隨手一按一扭,就把長槍分成了兩半,為攜帶提供了大大的方便。如果是用鐵瞄的話,拆解重裝的過程不會影響校準,但是如果加裝了紅點瞄準器的話,每次拆分恐怕需要重新再次校準。

這支槍其實也不算小,但是因為使用手槍子彈,自然聯想到了槍手所謂的Glock微型衝鋒槍。因為是硬在手槍上套了附件,所以有很多性能上的折中,但是射擊精度也有明顯的進步。而這支是正宗的步槍設計,因為鐵瞄已經被紅點蓋住了,所以隻要使用紅點瞄準射擊,雖然是第一次打,紅點校準也不嚴格,但還是打出了蠻不錯的結果,當然是相對於槍手的水平來說。

簡單方便的卡賓槍

手槍還是微衝?Glock可以如此威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平等性 回複 悄悄話 好介紹,讚!
gwangms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兵團農工' 的評論 : 首先我僅以八零年対越反撃戰來対比一下台軍是ー支訓練有素的部隊有ー定的戰カ,其次武器比解放軍優化,組織較為合理.我隸屬二洞六師六一六旅部三營營部連為例,本連有ニ挺Μ2防空機槍二具火焔發射器還有一些通訊設備,対比共軍火焰發射器配屬於師,就曽看到共軍師派二名火焰兵支援作戰,台軍具有優勢.台軍部兵營裏有三門七五無後座炮,三門八一迫炮外加三門四二迫炮四點二吋口徑的可發射生化彈再加一門一洞六口徑的無後座炮,部兵連三個部兵排,一個迫炮組三門六零口徑的迫炮,部兵排有三個部兵班一個火力班,火力班有兩挺M六零機槍,部兵班有一名狙擊手,一名槍榴彈兵二名六六火箭彈兵各背三枚六六火箭彈,二名自動步槍兵持有腳架的M一四自動步槍,對比共軍M14是有優勢的彈匣可裝二十發子彈,M14的子彈可與M六零通用,另每兵前掛手榴彈袋可裝四枚手榴彈,共軍五六式半自動隻能裝九發子彈.我在鳳山步兵學校受訓時每天訓練排戰闘,所有學員都是按正常裝備操作的,攻山頭時機槍手和迫擊炮手都得攜械攻山頭.台軍無炮兵師無機槍連,師炮指部相當於一個炮兵旅,和共軍團差不多,台軍無團.台軍師炮兵以一洞五和一五五榴彈炮為主,我到軍部受校時看到二門八英吋自走炮.台軍當時有陸軍航空隊有二百多架UH1H和少數的AH1H攻擊直升機.另空軍有近五百架戰闘機以F五E為主,有五百枚小牛精密製導炸彈,裝甲車以M48,M41和M24為主,M41為中堅有M111裝甲人員運輸車,如對越反擊戰由台軍去打會更出色些,共軍坦克車吃了不少越軍火箭彈的虧,步兵營攻地堡時得等師部火焰兵又無空軍支援,又沒有裝甲運兵車造成共軍傷亡慘重,台軍的M24和M41輕型坦克可更適合越北地型,另空軍有近五百架戰闘機以F五E為主,有五百枚小牛精密製導炸彈,裝甲車以M48,M41和M24為主,M41為中堅有M111裝甲人員運輸車,如對越反擊戰由台軍去打會更出色些,共軍坦克車吃了不少越軍火箭彈的虧,步兵營攻地堡時得等師部火焰兵又無空軍支援,又沒有裝甲運兵車造成共軍傷亡慘重,台軍的M24和M41輕型坦克可更適合越北地型,這也是台軍不斷升級M41坦克的主因,美軍M1太重在台可運作的地方有限,另台軍引進M六十坦克時也先在台水田中開過才買的.台軍整年訓練從不中斷,步兵營得下基地,是一種綜合性質的操作包括武器實兵操作,我本屬預備師裝備幹部俱全,唯獨沒兵每年除接訓新兵外就是教育召集老兵,一般來說當時台軍野戰師三成充員外島輪調時七成充員.我們當時的作戰想定時共軍要登台作戰會需調兵和作戰物質有三個月時間當台軍發現時,立即後召預備兵,退伍前四年者由野戰師召集,預備師則召集其餘兵力,當時估算可召二百萬後備部隊,武器彈藥現成,後召兵武器使用不成問題但軍紀較差,當訓練至二個月時,預備師即刻赴海岸線接替岸防,野戰師後撤至二線,現在武器裝備共軍進步了不少,在麵對台軍一兩百萬部隊你認為共軍勝算如何?
兵團農工 回複 悄悄話 借版主一塊寶地向別人問問題,有點兒唐突,希望見諒,謝謝。
兵團農工 回複 悄悄話 能否請gwangmsn談談現在台灣軍隊的戰鬥意誌?
看看美軍在阿富汗的撤退表現,
真為台灣的防衛捏一把汗。嗬嗬
流浪槍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gwangmsn' 的評論 : 朋友描述的真是生動,謝謝!
gwangmsn 回複 悄悄話 我在八零年在台服兵役時,因是預備軍官,少尉排長,所使用的就是M1卡賓槍正如你所言簡單方便又輕,又準七五公尺指那打那,不用調.我每次射擊時總喜觀用曳光彈,你可以看到子彈的路徑,挺有趣的.一個彈匣可奘十五發子彈,爾後我又在連軍械室裏翻出來灣蕉型彈匣,可奘三十五發子彈,又看到二戰美軍把彈匣綁到槍托上十分便捷,M1卡賓槍一般半自動但可調成全自動是介於步槍和手槍間的武器.我常在電影中看到M9的使用感覺上和卡賓槍的縮小版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