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俱樂部2012第二季讀書會,安排在風景如畫的universtiy circle 湖邊草坪上舉辦。在一棵百年古樹的樹蔭下,眼前是湖波蕩漾清風拂麵,背景是藝術博物館的大理石噴泉。七位媽媽一起共享了愜意小資的2個小時讀書時間。特別提出表揚的是俺家爸爸,冒著椎間盤突出的危險,一個人肩扛一張重重的大折疊桌子,走了好遠,然後又走了好遠給媽媽們去買飲料和水,堪稱感動媽媽們的好爸爸。
由韓寒命名,音樂人、導演高曉鬆主持的脫口秀節目。節目宗旨:一不當公敵、二不當公知,一切隻因閑來無事小聊怡情。上說星辰滿月,下說凡夫走卒,動機絕不無恥,觀點絕不中立。
目前已經播出13期,各期的內容簡介如下,歡迎圍觀,歡迎拍磚,歡迎吐槽,歡迎撒嬌!
第六期 揭秘史上最牛太監 鄭和七下西洋開啟大航海時代
是高曉鬆的文集,第一部分小說:以高曉鬆成長的青春時代為背景,展現高曉鬆、老狼、鄭鈞等一代人的文藝青春及屬於那個年代的特殊氛圍。第二部分電影故事:全麵收錄了高曉鬆多年來創作的電影劇本原型故事。第三部分雜文:隨筆散文,前後時間跨度頗大,記錄成長、變老是件瑣屑的事。第四部分媒體專訪:收錄高曉鬆從看守所出來後最近兩期接受的媒體采訪專稿,更有層次感和縱深感來展現高曉鬆對待人生的態度。隨書附贈精心收錄的高曉鬆歌詞創作作品三十首。
時隔十二年,為出版第二本文集,坐在洛杉磯垂垂夕陽下校對文稿,看到歌詞部分時忽然瞥見好多年前給葉蓓的幾句詞:
正好在夕陽下,正好在遠方,看了這幾句,想起當年當日,有柔軟的心和猙獰的表情,現下,表裏正好換了個。
還好有這些文字,記錄下心如何變得猙獰,表情如何愈發平靜,人如何變老,變成年輕的自己看見就想死的那副模樣。
所以我隻校對了錯別字和標點,從前的傻逼想法和傻逼文筆,統統留在這裏。就像不要去給黑白老電影上色,不要用高科技修補泛黃的照片。文字還能寫若幹,可若幹個斑駁的疤痕在土裏埋了許久,要小心保存。
這本書的第一部分“小說”,估計會有許多人說是自傳。我不承認,因為我不信任記憶,雖然有許多人名確曾存在過,但我猜我們之間的關係半真半假,如同燒茄子雖然也還是茄子,但種下去啥也長不出來,沒了生命,真的也成了假的。幹脆編進兩紙小說,大家圖個痛快。各位家眷請勿將配偶對號入座。
第二部分“電影故事”主要都是在美國這幾年寫的,有劇本,也有大綱或故事。其中《林徽因》、《俠客行》、《唐》都是真人真事做了一點演繹,其它的都是編的,包括為了迎合好萊塢編得邪乎的《鄭和的洋》。大家當故事會看看,古今中外,挺全乎。
後麵的雜文,其實我更願意叫散文,比較真實記錄了一些變老過程中的瞬間。這部分被出版商刪去的最多,不是政治原因,我一直不太關心政治,可能他們覺得好多東西無聊吧。我沒堅持,如同我的音樂和電影一樣,我堅持賣錢的東西就要聽發行商的。至於我覺得有聊大家覺得無聊的那些,自己留著以後給女兒看看,讓她早點得知成長是一件多麽瑣屑的事。
附送的歌詞有29首,都是《青春無悔》之後寫的,占我發表過所有作品的三分之一,之前的已經出在上一本文集《寫在牆上的臉》中。這是我看家的手藝,就不吹了。感謝網絡盜版,大家可以把這些歌按順序下載,編成一張超長的專輯,留給生活中走失的兩小時。
迄今為止,我把所有喜歡做的事情都做了,並且除了戀愛和旅行,都已換成了錢,雖不多,夠生活。感謝所有衣食父母,包括我父母。所有人都老了,再沒人死於心碎。我數著日子和錢,等著永逝降臨。
作者 馮唐。男,生於一九七一年,北京土著。協和醫科大學醫學博士,美國Emory大學MBA,曾就職於麥肯錫公司,從事舊時被稱為軍師、幕僚或師爺的工作。現居香港,供職於中國曆史最悠久的國企,為國效力,為自家稻粱謀。馮唐與我們是我們其中一位媽媽的校友,故對其本人的了解比較多。馮唐與韓寒不同,其出身於普通人家,父母兄弟皆為普通勞動者,唯獨馮唐成為家中異己。
《不二》是一部淫而不髒的色情小說,網絡上爭議比較大,狂批者有之,吹捧者亦有之。其主要理念在於,古往今來的愛情觀性觀念沒有變化,是為不二。
也是馮唐作品,包括《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萬物生長》和《北京北京》,據說是馮唐17歲時的作品集,也值得一看。
背景是博物館,那個大理石噴泉貌似照片上看不太清哈
前麵是人工湖,非常漂亮,這個桌子是偶家爸爸扛過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