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軍事經濟學的結果是自廢武功
幾百年來,西方的根本優勢是“船堅炮利”,殖民地係統就是靠武器維持的。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殖民地時代過去了。為了繼續維持西方的優越性,美國和西方就發明了一套二戰以後的新的軍事經濟學。
這裏我要說的是,在這個新的軍事經濟學的指導下的結果是美國和西方自廢武功。
甘地隻要紡紡線和絕絕食再搞一下不合作就可以把印度給搞獨立了,不管印度的獨立性到底有多少,也不管印度獨立分裂出來了一個巴基斯坦,反正無論如何由此可見殖民地係統的脆弱。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若幹年前,美國和西方的經濟就轉型為高附加值產品經濟了。他們的算盤打的是用高附加值產品出口得到的高額利潤彌補失去殖民地後的虧空。
但是,高附加值產品就是“奢侈品”經濟,而“奢侈品”經濟最怕戰爭,因為“奢侈品”的市場最怕戰爭。在和平受到威脅或戰爭即將爆發的時候,多少人會繼續一如既往地買“奢侈品”呢?
所以,美國和西方為了維護自己的高附加值產品經濟,至少不能在自己賣“奢侈品”的市場附近打仗。
美國和西方的“奢侈品”市場在哪裏呢?
其實呢,美國和西方都不僅是不能在自己賣“奢侈品”的市場附近打仗,他們甚至不能破壞不能自己賣“奢侈品”的市場的國家的經濟。因為如果那些國家的經濟破壞了,這些國家的人們還怎麽買得起美國的“奢侈品”呢?
美國和西方在哪裏賣自己的“奢侈品”呢?不會是在中國吧?
因此,不僅是中國的低附加值產品經濟需要美國和西方的市場,美國和西方的高附加值產品經濟也需要中國的市場。
我前麵說了,因為中國是美國和西方的高附加值產品的巨大市場,首先:美國和西方不能在中國附近打仗,反正不能打有可能破壞中國的“奢侈品”市場的仗;其次:他們甚至不能破壞中國的經濟,因為那樣一來中國人就買不起美國和西方的“奢侈品”了;再者:由於買得起美國和西方的“奢侈品”還不僅是一個經濟壞不壞的問題,因為隻是不壞還是不夠買得起美國和西方的“奢侈品”的,所以美國和西方需要中國經濟有一個基本的起碼的增長速度,也就是說這個速度僅僅是大於零還是不夠的。
好玩兒吧?其實呢,我上麵提到的還不是最好玩兒的。
最好玩兒的是美國和西方也不瞎也不傻,他們也看得到他們是從哪裏買低附加值產品的,他們也看得到他們的“奢侈品”是賣到哪裏去的。
因此,為了減小對中國市場的需求,美國和西方就要擴大他們買低附加值產品的市場,同時他們也要擴大他們賣他們的“奢侈品”的市場。
我先舉一個小一點兒但是老中關心的例子:越南!現在美國的很多奶客鞋是越南造的,這說明美國和西方在越南這裏擴大了他們買低附加值產品的市場,也就是說減小了對中國市場的需求。當然了,美國人是希望越南人買美國的“奢侈品”的,因為那樣一來美國就擴大了他們賣他們的“奢侈品”的市場。可是呢,越南人買了很多俄國的“奢侈品”,比如說戰鬥機、坦克和潛艇什麽的。我猜美國對越南的貿易也是有逆差的,隻不過越南就那麽點兒大,這個逆差再大也大不到那裏去。
我再舉一個大一點兒但是老中關心的例子:印度!現在美國的很多軟件工業據說是跟印度合作的,很多客服也是在印度搞的,還有很多衣服是印度造的,這說明美國和西方在印度這裏擴大了他們買低附加值產品的市場,也就是說減小了對中國市場的需求。當然了,美國人是希望印度人買美國的“奢侈品”的,因為那樣一來美國就擴大了他們賣他們的“奢侈品”的市場。可是呢,跟越南人一模一樣,印度人也買了很多俄國的“奢侈品”,比如說戰鬥機、坦克和潛艇什麽的。我猜美國對印度的貿易也是有逆差的,隻不過印度比越南大多了,這個逆差可就不小了。
當然了,美國人維持對越南和印度的貿易逆差同時看到越南和印度買俄國的武器是符合美國的對華戰略的,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是如此,這個程度應該不是百分之百的。
但是,美國人還能如此維持多久呢?
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