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我所見到的計算機走進家庭

(2013-03-29 15:03:53) 下一個

最早知道計算機是大學入學報誌願時,有幾所大學有計算機專業,當時覺得很激動,但是並沒有把自己和這個專業聯係起來。後來,讀研究生的時候,要做一些計算,就開始使用計算機了。那時候並沒有Windows,更沒有什麽中文了。一切都是在dos下,要靠自己打英文的指令。那時候好像也沒有硬盤,上機時要自己帶兩張8吋的軟盤,一張用來啟動計算機,另一張用來編輯(compiled)程序,那時候的打印紙是那種帶眼的紙。記得8吋的軟盤真是軟盤,軟軟的,圓園的,一不小心就會折斷。

後來工作了,做計算物理了,經常要和計算機打交道了。那時候,我們的一個程序經常要運行一個月。後來學校買了一台,不知道是那個國家淘汰的大型計算機,建立了一個計算中心。我們的程序拿到計算中心,隻要一天就可以得到結果了。再後來,我們教研室買了一台286的計算機,一個程序隻要一上午就可以運行完,我們大家那時候那個驚訝,大眼瞪小眼的了半天,老半天誰也沒說出話來。

不過,那時候沒有email,更沒有internet,計算機隻用於科學計算,頂多用來玩玩警察抓小偷的遊戲。雖然我天天和計算機打交道,可是和遠在國外的老公通訊,還是要用傳真。記得那時候我的工資隻有120多元錢,給老公發一個傳真,就花掉了70多元錢。

再後來,出國了,計算機也慢慢的進入了家庭,但是仍然很貴。記得那時候為了老公寫論文,我們買了一台計算機,花了2000多磅,用掉了我們所有的儲蓄。那時候已經開始用那種3.5吋磁盤,容量有1.44MB。這種磁盤硬硬的,隨便放進包裏也不怕壓壞了。老公就用這種磁盤把他的論文從單位帶到家裏,然後又從家裏帶到單位給導師看。

在往後,計算機的成本越來越低,硬盤也越來越大,速度也越來越快,功能也越來越多。記得在98年的時候,我的team leader給我買了個2G的硬盤,那時候覺得2G的空間,太大了,怎麽用的了啊。現在我在單位兩台計算機,每台計算機都有100G的硬盤,可我還是覺得硬盤空間不夠用。現在3.5吋磁盤也早已被淘汰了,改成了USB。USB的尺寸也由開始的幾個MB,到了現在的幾十G。我幾年前買的hard disc,容量是50G,現在完全可以用一個隻有手指頭大小的USB來代替。現在市場上除了大大小小的計算機外,又有什麽ipad,kindle等等我跟本就弄不清的一些東西。

Internet最早還是由我女兒引入我家,有一個公司做廣告,給一年的free try的Internet。那時候,沒有broad band,隻要女兒在網上,我們就不能用電話,別人的電話也打不進來。一年以後,女兒嚐到上網的甜頭了,沒有Internet她絕對不肯罷休,我們也隻好裝上了broad band。漸漸的,我們也發現了Internet的好處。前年我回國,給我父母也裝上了internet。開始兩個人還抗議,說我浪費錢。後來一年的合同到期,兩人也不再說什麽浪費錢之類的話了,老老實實的延了合同。沒事的時候,兩個人上網看看電視,在QQ上聊聊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