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果財經 - 紐約報道

對於股票財經市場的一些想法和筆記,另附其他。
正文

次債的小故事之五 (娛樂一下)

(2011-08-06 11:39:38) 下一個

今天繼續寫一下吧,Howie Hubler,一個次債的悲劇人物,創造了曆史上單比虧損最大的交易。


其實在那以前Howie Hubler是一個債券市場的大牛,模根斯坦利債券交易部門的明星,每年為MS在債券市場上創造以billion計的盈利。而且2007年的時候他才36歲而已。


他實在是太牛了,所以顯得狂妄自大。他最瞧不起的人是他的客戶,尤其是那些有錢的日本人。他說,他們根本就不知道他們買的是什麽東西,隨便騙他們一兩個billion是輕而一舉的事情。而且他實在是太牛,經常要挾MS的老板。他的組一直是MS當中提成和獎金拿的最高的,所以所有優秀的交易員都恨不得跳過去。甚至到最後他還是不滿意,要辭職自己出去單幹。MS也是膽子小小,生怕他跑了,願意答應他的一切要求。他就幹脆把自己的組從MS的大樓搬了出去,到中城找了一個地方。項目單獨結算,自立為王,除了掛一個MS的名號,和一個單獨的hedge fund就沒有任何區別了。而且他還帶走了很多的優秀的交易員。


那個時候他已經敏銳的看出來,次級債券一定會崩盤。他在賣次級債券的時候,就在考慮怎麽short這個市場。他也找到了保險這個途徑,開始和AIG做生意。而且Howie Hubler這個人特別的精明。他協商的保險條款特別的苛刻。對於一個債券的一攬子portforlio,隻要其中極小的一部分虧錢了,他就可以拿到賠償。打個比方說,他買了一個房屋的flood保險,但是如果隻要房子的任何地方漏了一個小水珠,你就得賠他錢。


這麽精明的人怎麽會虧錢呢?是他的麵子和虛榮心害了他。還有就是評級機構。待我慢慢道來。


後來CDS的市場標準化了,有了標準的合同和市場。當然Howie Hubler買了一大把的CDS。但是他也麵臨和別人同樣的問題,就是在市場崩盤以前,你不能賺錢,而且還要付保險費,就是說要虧錢。前麵說過,這個問題差點導致了那個麥克醫生的破產。但是Howie Hubler這個時候耍起了小聰明。他不能接受人家說,這麽一個優秀的交易員,居然一整年都沒有賺到錢!他的想法是,他可以賣出一部分AAA級別的CDS,可以收別人的保險費,然後用來付自己手上的BBB級別的CDS的保險費。他的如意算盤是,BBB級別的CDS肯定先破產,然後他再回頭把AAA級別的CDS買回來。


問題是,AAA級別的CDS保險費要低很多,他必須賣出多的多的AAA級別的CDS,才能cover他手上BBB級別的CDS。但是有一個好處,MS公司的規定,對於手持的任何AAA評級的資產,你可以不用上報,也就是說,他可以把他手上賣出去的AAA的CDS藏起來,而不被那些他最討厭的風險控製部門的審查。最後他手上賣出了16個billion的CDS,而且沒人知道。


那麽CDS的評級是怎麽回事情呢?其實這都是高盛單手搞出來的妖蛾子。高盛就是一個製造CDS的機器。機器這頭是一大堆廉價買來的濫債,另一頭是各種級別的CDS,機器呢?就是評級機構,主要是moody's。高盛就是一個生產商,根本就不承擔任何風險。而Moody呢?他是一個上市公司,是要盈利的。他生怕高盛把生意交給S&P或者Fitch,所以全盤答應高盛的要求,而且全盤采用高盛自己提供的數據和模型。而且,高盛把次級債券一層層剝離,包裝成各種五花八門的不同級別的CDS,看起來很像是把風險分散了的樣子。


這麽多的CDS的評級對於Moody是一個很大的生意。當年他們的利潤翻了4倍。但是Moody本身根本搞不懂CDS是什麽玩意。另一方麵,他們也沒有這方麵的專家。從來隻有Moody的人往投資銀行跳,從來沒有投資銀行的人樂意往Moody跳。在Moody的分析員大多都是混吃等死的混混。這本身就是一個很荒謬的事情。作為一個權威性的評級機構,他們其實根本就沒有知識和能力來評級。


這對Howie Hubler來說是一個災難。在2006年房價已經開始下跌的時候,CDS的市場還是異常的堅挺,這也更加堅定了Howie Hubler持有大量AAA級別的CDS空頭的信心。但是MS的風險部門已經有所警覺,他們對Howie Hubler的整個portforlio作了stress test,發現房價下跌的時候,他的portforlio至少要損失25%。但是Howie Hubler堅持說他按照自己的方式已經Hedge了,不用擔心。是啊,用aaa的cds來hedge BBB的cds。這就是他的hedge。


後來他本來還會損失更多。在崩盤的前兩天,兩個日本人來找他,出於奇怪的原因,買走了2 billion他手上的次級債券。房子正在著火,居然有人這個時候來推銷火災保險!!!


現在Howie Hubler在新擇西,開了一個公司,還在做房屋債券,是幫default的房主同銀行討價還價做mortgage mordification。


(免責聲明:本人所用資料一切來源於公開媒體,本意不是詆毀任何人。如有事實失實,不承擔任何法律後果。請勿轉載。謝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知行一 回複 悄悄話 寫得很有趣,讓人開眼,謝謝! 尤其喜歡第一篇,典型的美國式
的enterpreneurship!
覓音 回複 悄悄話 太好看了!繼續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