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智庫

致力於做地緣政治、經濟、軍事和政治層麵的研究,目標是成為中國的蘭德機構。
個人資料
正文

美國中國和歐元寬鬆的區別

(2012-08-09 18:41:39) 下一個


美國中國和歐元寬鬆的區別

  前一陣子德國的默克爾一直在休假,美國逼迫德國在寬鬆上麵進行妥協,德國一直不同意,雙方到現在還沒有達成妥協,很多人可能對於德國為什麽這麽強著不太理解,今天把裏麵的前因後果講一下大家就明白了。

  首先來講一下美國、中國和歐元區三個經濟體寬鬆的不同情況。

  先講美國,美國QE1QE2的寬鬆,是貨幣寬鬆,另外大量發行國債去救助是財政寬鬆,但是這些錢因為美國提高了超額存款準備金率,所以實際上錢沒有進入流通領域,所以我們看到美國的通脹最小,但是這個是一個緩釋毒藥膠囊,最終會進入流通領域,那麽美國後麵必須進行削減赤字的模式,收縮前麵的財政寬鬆造成的影響,同時後麵不再做QE甚至貨幣層麵緊縮來稀釋貨幣寬鬆的影響(前麵QE出來的錢很多都去購買了MBS之類的資產,財政部的錢去購買了AIG之類的資產,現在財政部的救助款已經盈利並且開始退出,所以美國的財政寬鬆的後續影響已經被削弱)。所以整體來說美國的整體措施還是相當得力的,做了寬鬆形成了有效的救助讓整個實體經濟軟著陸了,同時又把負麵效應降到了最低。

   第二個講中國的4萬億,中國的4萬億沒有做任何引流措施,財政寬鬆(負債大量增加,導致連續的財政赤字)和貨幣寬鬆(主要是通過信貸模式)直接把流動性釋放進入社會,結果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物價就快速飆升,M2達到創紀錄的靠近30%的年增長率。當然,這個就是美國忽悠中國的,至於這麽做如何讓美國的整體實體經濟在後續的3年內達成軟著陸,我前麵一篇文章已經詳細分析了: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55933/201208/2187.html 。在09年其實中國最符合我國國家利益的做法就是適當的寬鬆,財政適當寬鬆,貨幣適當寬鬆,M2的增幅控製在20%以內,然後做一些刺激就可以了,雖然複蘇的速度會慢一些但是具有持續性。當然實際並非如此,中國當時吃的就不是緩釋膠囊了,是直接一劑烈性毒藥,在9個月後毒性就開始發作。

   第三個講歐元區的LTRO寬鬆,其實是德國被中國和美國騙了,前麵LTRO導致歐洲央行資產負債表從2萬億歐元左右快速增加到了3萬億歐元左右,剛開始是歐洲央行(ECB)直接去購買歐豬五國的債券,後來被人罵太赤裸裸了,後麵就低息貸款給銀行,然後銀行去購買國債壓低這幾個國家的國債收益率。其實這個也是一個有毒的緩釋膠囊,歐洲央行持有的這些債券和下麵的銀行持有的這些債券,這個風險敞口在可預見的未來是無法得到有效釋放的,因為希臘、西班牙等等這些國家的風險敞口很難有效救助(在財政權不統一的情況下)。但是為什麽德國人願意做這種蠢事呢?我的推測是美國和中國合夥忽悠了德國,當時美國肯定和德國談好了,你先寬鬆,然後我叫中國放開國有企業私有化的道路,到時你拿寬鬆出來的錢去中國購買國有優質資產對衝這個風險敞口。為什麽我這麽推測呢?因為全球能夠容得下1萬億歐元這個量的處女地就隻有中國的國有資產這塊地方了,別無他地可以容納這麽大的量的資金的對衝。但是中國今年政局的快速變化,讓這個成為了泡影,所以現在德國打死都不搞統一債券就是這個道理。前麵歐洲央行的LTRO實質是貨幣寬鬆,後麵因為各個銀行缺少抵押品無法擴容了,後麵的EFSF是財政寬鬆(各國財政擔保的),但是EFSF規模是有局限性的,假如搞歐元區統一債券那麽就沒有局限性了(可以發行1萬億歐元以上的債券規模,因為德國必然會被迫無限擔保),另外有人想出給ESM發放銀行牌照(就是可以無限量通過歐洲央行給予貸款模式給ESM融資,因為ESM具有很大規模的財政抵押品可以融資,理論上也是一個天量),德國現在就是要阻止繼續吃下這兩顆劇毒的緩釋膠囊。因為這些風險敞口在無法財政統一的前提下,預計在後麵3年會慢慢體現出來,然後在下一次經濟危機的時候集中爆發,將直接把德國炸掉,美國已經通過高負債幹掉了日本(1990年東德和西德的合並救了德國,因為合並需要大建設),假如這個搞成功了,那麽德國對於美國的威脅就解除了。這個就是裏麵關係的玄機,因為沒有外在對衝,那麽德國就肯定不會願意做這種大量的寬鬆。那麽後麵德國和美國是否還有妥協的空間呢?我覺得有,美國在德國統一歐元區的金融權層麵讓步,德國在救助的方式上麵讓步(比如EFSF直接去購買債券),其實就是大家都小規模讓步,都不去觸及對方的核心紅線。

 

 美國中國和歐元寬鬆的區別


美國中國和歐元寬鬆的區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