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智庫

致力於做地緣政治、經濟、軍事和政治層麵的研究,目標是成為中國的蘭德機構。
個人資料
正文

如何正確理解私有化和引入資本競爭的區別

(2012-03-26 01:31:19) 下一個

如何正確理解私有化和引入資本競爭的區別

 

  首先,必須站在國家利益考慮,不能站在各自的政治利益考慮,這個是前提,隻有這樣才能夠得出正確的結論。

  這兩天看了一下烏有之鄉的網站,發覺很多人沒有把這個概念搞清楚。比如水井坊引入外資和國企私有化渾身不搭界的事情,有人就喜歡炒作。

  我們一定要分清楚引入資本和私有化的區別,引入資本是在非戰略領域引進外資或者民營資本,或者在戰略領域引進非外資的一部分民營資本(但是國家保持控股),這個對於國民經濟是有好處的。什麽叫做私有化?就是國家戰略行業讓民營資本控股或者外資進來控股(他們通過低價獲得國有資產的模式獲得股份,然後並沒有打破壟斷,反而是壟斷從國家壟斷變成了資本壟斷),這個才是私有化進程。比如水井坊這樣的企業是戰略企業嗎?不是。他是國營企業嗎?不是。但是很多人就喜歡拿這種事情炒作。

  然後我們來看哪些行業我們必須保持國家性經營,比如金融領域裏麵的銀行等等,比如運輸行業裏麵的鐵路係統等等,比如一些軍工企業等等,這些必須保證國家控股性經營。在一些領域可以引進一部分國內資本進入,比如鐵路係統、地鐵建設等等,這些領域一些民營資本是可以進去的,但是不能控股,設定一個法定上限就可以了。

  我國比較合適的經濟模式是走中間路線,什麽叫做中間路線?就是戰略行業保持國家控股的情況下要讓生產力釋放,這句話怎麽理解?很簡單,就是在保證權力串聯資本的模式下,讓資本自由發揮,你不能對於資本有過多限製,但是前提是必須保證權力串聯資本的模式。

  就拿我國的一些行業來說,你說不讓外資賺點錢,他們願意進來嗎?什麽叫做籌碼交換?是交換不是搶劫,假如是搶劫的話沒人願意進來。

  中國現在麵臨的問題就是一個外圍環境和內在環境的兩重難題的問題,外圍環境不好(整體全球經濟形勢不好),內在環境也不好(典型的結構性滯漲局麵),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讓一部分美元資本回流美國作為籌碼來交換美國在外圍上麵對於我國經濟軟著陸的支撐,同時要讓一部分資本進入到我國的一些領域來獲得經濟的活力。

   我們看當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為什麽泰國複蘇最快?因為泰國把優質資產都賣給了美國人,為什麽印尼複蘇比較慢?因為印尼一直扛著不賣國有資產(最後美國搞了印尼排華事件)。我們現在的策略應該是一個折衷策略,保持權力串聯資本的模式下,要讓資本有利潤,不能一竿子打死掉。

   銀行係統這樣的相當重要的領域可以通過建立金融國資委來完成權力串聯資本的模式的改造,但是一些其他非戰略領域要可以讓一些民營資本和外資進入,經濟要有張有弛。不能一棍子打死掉。

   現在所有的策略都是圍繞經濟軟著陸,在保持權力串聯資本的模式下,一些籌碼是需要進行交換的。

   但是現在國家要警惕吳敬璉他們提出來的金融創新等等問題,假如我國的金融係統脫離我國實業的需求,結果會導致金融最終葬送了實業,就象美國現在的問題,美國金融獨大(美國金融衍生品等等幾百萬億美元的規模,美國GDP15萬億美元左右)。

   期望國內左的勢力看問題要客觀,要抓住問題的核心內容,要站在國家利益層麵,你們短期可以起到很好的約束和監管的作用,但是不能一味的罵,慢慢要從罵蛻變出來,成為能夠提供建設性可行性意見的提供者,這個才能夠成為參與者,否則永遠無法成為參與者,隻會在經濟社會核心的外圍圍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