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消息透露出中國空軍的三大機密 2012-03-14 07:05:42.0
航空兵由“師”建製改為“旅”建製,絕不是一字之差,而是提高體係作戰任務能力的需求。目前還不了解其主要建製結構特點,但可以肯定,原來一個師一個任務一種機型......
據央視消息,沈陽軍區飛行員26秒成功處置空中險情:
殲十一BS戰機傳出溫柔女聲告警:我是107極限仰角,極速過載,極速速度!
CCTV報道沈飛新機J-11BS飛控設計致重大事故, 出現最尖端J11BS綠色衍射平顯畫麵。
殲11BS
殲11BS空中特情
這條消息,透露中國空軍三大機密:
一是中國緊急在遼寧丹東/普蘭店一線部署一個殲-11B/BS重型三代機航空旅,力挺朝鮮,懾美震韓,估計美韓看到了一時半會不敢下手了!
畫麵文字明確標明“空軍航空兵某旅副旅長劉允強”,這樣在坊間暗傳的航空兵體質重大改革,在新春佳節之後終於公開麵世。
據畫麵報道,該部隊為北方某部,其機型均為雙座機J-11BS並進行空戰訓練,可見不是老式的蘇-27。
航空兵由“師”建製改為“旅”建製,絕不是一字之差,而是提高體係作戰任務能力的需求。目前還不了解其主要建製結構特點,但可以肯定,原來一個師一個任務一種機型,會改編成“合成航空兵”體製。例如,把空軍原先獨立的“特戰訓練獨立飛行團”、“預警機飛行團”、“電子戰獨立飛行團”、“偵察機獨立飛行團”、“運輸機獨立飛行團”、“加油機飛行團”等,抽調部分大隊或中隊,配屬給一線戰鬥機航空兵,組成“合成航空兵旅”。猜測:空軍一定會按此思路,組成不同的“航空兵旅”,有專職國土防空殲擊型的,有專職遠程突防打擊多任務型的,有專職對地精確打擊強擊型的。如果可能還有更大膽的設想,在一個旅內,高中低空機型全配(殲擊強擊特種空勤全齊)。
總之,以前空軍遂行戰鬥任務,必須由軍區空軍甚至空軍司令部,組織各機種聯合演練,每每勞時費力,還很難把各個戰鬥單元有機捆綁在一起,發生化學反應。現在成立“合成旅”,拉近各個專業作戰單元距離,通過體係內的強化訓練,真正提高航空兵合成作戰水平,使每個旅都可以在某一時間某一規模中獨立指揮獨立作戰獨當一麵,充分發揮航空兵全天候全地域快速機動能力。
二是殲-11B/BS已經大規模部署了,目前公開消息來看,空一師、空30師、新疆空37師均已裝備殲-11BS,而且全部升級為航空旅,加強戰備。
三是殲-11B/BS估計還存在許多問題還沒解決,如發動機質量、飛控飛安問題等,此次J-11BS出現重大險情還能飛回來是個奇跡,因此兩名飛行員獲得空軍嘉獎。
殲11空中放油
以下為險情報道:沈陽軍區飛行員26秒成功處置空中險情
長空“馴鷹”——記特級飛行員、空軍航空兵某團團長劉允強
這是一次毫無預兆、萬分驚險的空中特情!
去年9月22日,某新型戰機首次實彈訓練,特級飛行員、空軍航空兵某團團長劉允強和飛行大隊長耿麗筍駕機升空。
“咚!咚!”戰機俯衝,航炮發射,一切順利。然而,就在戰機退出攻擊狀態的一刹那,機頭猛地上仰,飛機一下子傾覆過來,天變成了地,地變成了天。一瞬間,強大的過載達到9.36G。
頓時,兩名飛行員像被一雙看不見的巨手死死按在座椅上,身體下麵仿佛是個黑洞,要把血肉之軀吞噬進去……
險情接踵而來。突然,飛機又猛地俯衝,將他倆狠狠地拋向座艙蓋,手被迫離開駕駛杆。一時間,所有儀表都無法看清,駕駛杆劇烈搖擺,戰機像一艘在大風浪裏顛簸的小船,不停地發出嘎吱嘎吱的響聲……
萬分緊急!兩人努力伸手去抓駕駛杆。然而飛機急劇俯仰,駕駛杆一次次打在他們的手上、胳膊上,鮮血透過手套滲了出來。
轉眼,飛機離地麵的高度僅有380米了!
空軍特情處置手冊規定,飛機失去操縱、危及飛行員生命安全時,飛行員可以跳傘。然而,機翼下麵就是村莊,如果這架攜帶著航油和炮彈的飛機砸進農舍,後果不堪設想。
“決不能讓飛機在我們手上摔掉!”劉允強和耿麗筍相信,憑借平時練就的過硬技術和應對突發特情的處置能力,他們一定能夠保住飛機!
“檢查設備,抓住駕駛杆,相信自己,保住飛機……”兩人相互喊話鼓勵,密切協同。
機會來了!就在戰機再次俯仰時,他們終於抓住了駕駛杆,蹬舵、穩杆……戰機就像被馴服的瘋牛,終於恢複正常,安全返航。
技術專家事後分析完故障原因,脫口驚歎:“在這種情況下能把飛機飛回來,飛行員太棒了!”
長空流雲,萬籟俱寂,好像什麽也沒有發生過。然而,這已經是劉允強第2次將戰機從極度危險的邊緣挽救回來,與死神擦肩而過。
2009年初,劉允強走馬上任,成為裝備某新型戰機的空軍航空兵某團團長。麵對新戰鷹,他難忘20年前從航校畢業前和學員隊隊長的一場對話——
“隊長,哪個部隊淘汰率最高?”“為什麽問這個?”“淘汰率高的地方,一定要求嚴,嚴格才能練出過硬本領!”
嚴格,這就是劉允強的飛行標準。從那時起,他駕馭戰鷹雲裏來,霧裏去,一路戰勝無數艱難險阻,飛出了一段精彩的航程。
如今,部隊換裝新型戰機。作為飛行員,誰不渴望駕馭新戰機?然而,新型戰機很多性能數據需要飛行員來驗證和校準,飛行員既是戰鬥員,也是試飛員。這意味著,率先駕馭新戰鷹,起飛就可能麵臨風險!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海上超低空訓練,大綱對飛行最低高度有一個上下限的區間段,劉允強直接取下限。飛行中,飛機像箭頭一樣直往海裏鑽,有的飛行員不敢降低高度,劉允強就一次次飛在最前頭,讓飛行員們咬著他的“尾巴”飛。現在,全團飛行員海上超低空飛行全部達到最低高度。
有一段時間,劉允強發現團裏飛行員對抗訓練動作太“溫柔”,立即拉下臉批評:“騎兵換馬要熟悉新戰馬的脾氣,飛行員換飛新戰機也是一個道理,這樣飛行怎麽能摸清新戰機的潛能?科研部門千辛萬苦打造新戰機還有什麽意義?必須大膽飛,飛出威猛淩厲的氣勢來!”
威猛淩厲,不但要膽大,還要心細,動作不能有絲毫誤差。經劉允強提議,團裏成立了新型戰機改裝監控中心,建起了飛行訓練綜合信息平台,對每名飛行員訓練情況實時監控,監督他們按照實戰練飛行。接著,他又帶領全團與周邊地麵防空、電子對抗、雷達部隊進行對抗性訓練。一次演練中,雷達黑屏、告警器警示、無線電聯絡中斷等特情連續出現,劉允強率領的空中突擊分隊穿梭在無影無蹤的“電磁叢林”裏,出色完成攻擊任務。
一次次長空“馴鷹”,劉允強的團隊也越戰越勇。一組數據表明,改裝以來劉允強率領團隊發現並排除各類故障400餘起,先後成功處置空中停車、發動機葉片折斷等重大特情4起,完成各類武器裝備性能驗證15項,填補理論和技術空白8項。
這樣的部隊能打仗!記者觀察該團一次日常訓練,數據從萬米高空傳來,像亮晶晶的數字瀑布,在熒屏上傾瀉直下。劉允強緊盯跳躍變化的數據,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就像在誦讀一首詩、欣賞一幅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