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時候,一年最興奮的就是農曆新年

(2011-04-24 09:47:11) 下一個
小時候,一年最興奮的就是農曆新年了,年三十晚半夜到處都是炮仗(爆竹)聲,響過不停,空氣都充滿火藥味,令人十分振奮!孩子們都遲遲不能入睡。一大早就被父母喚醒,先向家裏的長輩拜年,然後就是整天進進出出的到處拜年。

那個時候,民風比較淳樸,住在附近的人都很熟悉,大家都認識很多戶人家,所以大家都要去很多戶拜年,我們附近鄰居的家全部都要去的。出外在路上遇到人時,大人小孩子都會拱手說“恭喜發財”。新年氛圍很濃!

因為大家都去拜年,所以很容易互相錯過。因此很多時有一個大人留在家裏等鄰居和附近的親戚朋友上門拜年,另一個大人就帶著孩子出外到人家家裏拜年。有時大人角色互換,有時全家人留在家裏,有時全家人一起出外。錯過了又要再去,反正第一天家家戶戶都是不停進出出的,都是很熱鬧的。通常過了一兩天後,大家便會和遠處的親戚朋友預先約好,然後一家人出遠門去拜年。

我們跟著父母到人家處拜年,大家互相拱手“恭喜發財”後,便是“派利是”的時候了。小孩子收利是後是要將利是放進衣袋裏的。不過接到利是後,大家都會偷偷的用手擠壓利是封,以感覺是“硬”還是“軟”的,如果是“硬”的,又有多少“硬嘢”,然後才將利是封放進衣袋裏。整個過程都很快的做完。如果是“軟嘢”,小孩子都笑逐顏開!附近住的孩子大家都很熟悉,大家都用眼神或唇語宣布自己的利是是“硬嘢”定係“軟嘢”。

記得小時候家家戶戶父母新年一個月前就開始囤積硬幣(那時隻有5分,1角,5角和1元)包利是用,所以新年前市麵硬幣很搶手。那個時候住在附近的人都很熟悉,所以大家都要跑很多地方拜年,小孩子逗很多利是。

不過這些利是的含金量都很低,基本都是公價的,大都是幾毫子;後來才有一元;再後來才開始有人用紙幣包利是。剛開始那幾年,小孩子都擠壓利是封估是“硬嘢”定係“軟野”為樂。不過那個時候,大家都很純情的,都不介意是硬還是軟,隻要想有些驚喜吧。反正回家後都要上繳,家長另外再給孩子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