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國防報;作者:劉婷
核心提示
國家安全的基本保障是擁有製空權、製海權、製陸權和製天權。我國陸地幅員遼闊,東西南北縱橫5,000公裏,鐵路運價低、運量大,是跨區域物流的首選。當中國高鐵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開始顛覆人們關於空間和距離的概念時,陸權時代的回歸便成為了可能。近年來,中國高鐵的迅猛發展也引起了一些西方國家的猜測。中國為什麽必須建設高速鐵路?高鐵的發展給中國帶來了什麽?理解把握總體國家安全觀,必須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
近年來,京津城際鐵路、武廣高速鐵路、鄭西高速鐵路、滬寧城際高速鐵路等相繼開通運營,新疆西藏及西南邊陲也修建了大量的鐵路線,而且還有大量的新線正準備開工,這些都是中國高鐵迅猛發展的實際成果。
這些鐵路線的通車,不僅給當地人民帶來了發展機遇,對保障國防建設、捍衛國家安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為人民解放軍在戰時履行保衛國家安全提供了有效的戰略支撐。
鐵軌上的交鋒——
中國高鐵領跑全球
中國的高速鐵路建設始於1999年興建的秦沈客運專線。而今,經過15年的發展,中國高鐵創造了從“追趕者”一躍成為“引領者”的奇跡。
根據《中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方案》,至2012年,中國建成42條高速鐵路客運專線,基本建成以“四縱四橫”為骨架的全國快速客運網,總裏程1.3萬公裏;至2020年,中國時速在200公裏以上的高速鐵路裏程將達到5萬公裏。
而這樣一組數據也顯示了中國當前的高鐵建設正按照這一方案穩步進行:京津城際於2008年8月1日正式開通,2009年發送旅客1458萬人次,2011年發送旅客2104萬人次,連續幾年來大幅增長;武廣高鐵於2009年12月26日正式開通,2010年發送旅客2036萬人次,2012年突破12.5萬人次。。。
“中國正成為全球領跑者,世界鐵路的未來在中國。”對於中國高鐵的迅猛發展,國際鐵路聯盟高速鐵路部總監伊格納西奧·巴倫曾這樣預言。
對於中國高鐵的發展,美國總統奧巴馬也在他的國情谘文中承認:“中國的高鐵技術比美國領先10年。”除了美國之外,巴西、俄羅斯、印度等國均提出希望引進中國的高鐵技術。
記者從相關部門得知,在這樣的發展局麵下,2014年4月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深化鐵路投融資體製改革和加快鐵路建設的5項政策措施。此舉向全世界傳遞出一個信號,今後,國家將繼續加大對鐵路的投入和給予更加積極的政策扶持,中國鐵路將進入高速發展時代。
展望陸權時代——
高鐵或改變時代格局
交通運輸從來都是一種戰略資源,古羅馬強大是因為修建了發達的路網,而英吉利日不落帝國強大是因為建造了世界上最先進的艦船。曆史上,重要交通工具的發展也曾改變著國際政治經濟的基本格局。
統計顯示,世界上大約3/4的大城市、70%的工業資本和80%的人口集中在距岸200公裏的沿海地區。其原因就在於以蒸汽機為動力的近代海洋交通技術發展,把這個世界從“陸權時代”變為“海權時代”。
“高速鐵路最有可能成為下一種改變時代格局的交通方式,它將對既有的海權時代造成衝擊,使陸權再次成為重要的戰略。”西南交通大學校長徐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近年來我們越來越重視“海權”,但我們也有必要重新審視“海權”與“陸權”關係,建立一種對衝海權的新陸權觀。
放眼全球,高鐵已經成為日本、法國、德國、英國等發達國家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其擴建及升級工程也正在悄然進行。到2020年,日本高鐵將從目前的4,000公裏增加到7,000公裏,歐盟高鐵裏程將從7,000公裏增加到1.6萬公裏。美國也提出,要在25年內建立一個覆蓋80%美國人口的高鐵網絡。
在這種形勢下,很多專家表示,陸權的回歸,對中國至關重要。
早在2012年的“高鐵建設與國家戰略”研討會上,青年學者賈晉京就曾從美英兩國工業發展經驗中得出:鐵路特別是高鐵的發展,將大大改變內陸的人口分布與經濟發展態勢,如果中國的高速鐵路繼續向歐亞大陸內部深入,將加速歐亞大陸的整合,為中國突破海權封鎖、建立陸權優勢,顯現巨大的戰略價值。
國防大學科研部部長秦天對此表示認同,他說:“中國主導的高鐵技術,它在整個歐亞大陸所帶來的資源流動、人才與技術流動甚至是文化流動都將深刻改變未來的國際政治版圖。一旦以中國為主導,建立了橫跨歐亞大陸的高鐵體係,構建了鋼鐵絲綢之路和物流大動脈,把人才、技術資本的高地與人力、市場與製造的窪地廣泛地聯結起來,中國的崛起將無法阻擋。”
軍事價值凸顯——
實現兵力快速投送
高鐵投入到軍隊日常訓練體係早就不是什麽新鮮事了。
2012年5月上旬,南京南站首次完成輕裝備部隊成建製運輸任務,某團近千名官兵乘坐京滬高鐵奔赴皖南駐訓場。對於這次高鐵兵員輸送,駐南京鐵路軍代處負責人謝廣浩感慨地說:“這次部隊輸送,做到了快發快接、分秒不差,標誌著全站高鐵軍交保障能力上了新台階。”
“這都得益於我們及時將軍交係統建設融入高鐵建設始終。”謝廣浩說,麵對高鐵發展帶來的新挑戰,必須將軍交係統建設融入高鐵建設之中,實現軍民融合、同步發展。
然而,這並不是特例。2013年12月下旬,武警某部千餘名官兵,從上海虹橋火車站登上G216次高鐵動車組列車。列車一路飛馳,橫跨了4個省市,並準點到達1,300公裏以外的華北駐地。
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這次輸送是駐上海鐵路局軍代處結合武警某部訓練開展的一次輕裝部隊高鐵快速投送實踐,也是軍交係統運用高鐵動車組實施輕裝部隊遠距離跨區機動的最新探索,不僅有效檢驗了高鐵的投送保障能力,也為戰時實施輕裝部隊鐵路快速遠程投送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這兩次利用高鐵進行兵力的快速投送,昭示著高鐵對於今後提高部隊遠程快速投送能力、作戰力量的迅速集結和機動部署,都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對於軍交係統建設與高鐵建設的融合發展,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研究部副部長肖裕聲表示了肯定,他說:“高鐵,不僅是經濟發展的‘新引擎’,還是軍事運輸的‘快車道’,其重要的經濟軍事戰略價值淺顯易見。” 這也是他在“中國高鐵走出去戰略高峰論壇”上的重要論斷。
高鐵是怎樣體現其軍事運輸快車道的功能?為此,記者采訪了軍事科學院科研指導部原部長黃星,他告訴記者:“現代化戰爭條件下調兵遣將速度第一。高鐵的係統化運作,極大方便了軍事調動,擴大了戰略機動範圍。中國高鐵網建成之後,戰略機動部隊都可以隨機調動,憑借高鐵可以說朝發夕至。”
“俄羅斯曆史上在東西兩線都因鐵路建設遲緩而吃過虧,在克裏米亞戰爭與日俄戰爭中都因物資補給與兵員投送問題而敗北。”青年學者孫力舟補充說:“未來中國要在幅原遼闊的陸地國土上進行快速有效的軍事調遣與部署,高鐵是國之重器。”
出口高鐵技術——
助力國家安全體係
6月16日至1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英國進行正式訪問並舉行兩國總理年度會晤。引人矚目的是,有關高鐵合作的內容被寫進了兩國發表的聯合聲明中。這也是李克強第四次在出訪中向外國推薦中國高鐵技術。
不僅如此,近期,土耳其安卡拉至伊斯坦布爾高鐵二期主體工程完工,全套“中國標準”的埃塞-吉布提鐵路正式鋪軌。
對於中國高鐵技術“走出國門”,香港《經濟日報》發文稱,“小小的乒乓球、憨憨的大熊貓有何共同點?它們都曾作為中國的外交手段。如今,透過積極參與國外建設高鐵,‘高鐵外交’正演變為新一波外交攻勢。”
無獨有偶,香港《亞洲周刊》也發文指出,“在中國外交戰略圖變的當下,高鐵外交成了新領域。中國已是當今世界高速鐵路發展最快、運營裏程最長、運營時速最高、在建規模最大、擁有係統技術最全的國家。近年來,把東南亞和中亞國家等鄰國作為推銷高速鐵路的對象,已成了中國外交重要課題。”
西南交通大學校長徐飛表示了類似的意見。他認為,中國高鐵走出去適逢千載難逢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並將為中國帶來一個以“路權”支撐“陸權”的新陸權時代,助力中國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安全道路。
“跨境高鐵的建設,維係著中國在歐亞地緣政治和全球格局中的戰略地位,在維護國際安全、經濟安全、政治安全、國防安全上將起到重大作用。”徐飛說。
中國高鐵走出國門的現狀究竟如何?記者了解到,目前中國的跨境高鐵項目,共有4條線路,分別為歐亞高鐵、中亞高鐵、泛亞高鐵和中俄加美高鐵。記者從鐵道部相關部門獲悉,中國是在2009年正式提出高鐵“走出去”的戰略,直到2010年,鐵道部針對不同國家成立了十幾個工作小組,才標誌正式開始運作,目前,這4條線路的建設仍在推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