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寫龍談

兵者,國之大事也;兵者,凶器也,聖人不得已而用之。
個人資料
ych2000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武警掛像級英模:“90後”武警中士謝樵

(2014-08-15 09:17:34) 下一個

謝樵生前在救援途中的照片,他的身後就是他縱身躍入的堰塞湖

武警掛像級英模、“90後”武警中士謝樵失蹤前最後一張照片,身後就是其縱身躍入的堰塞湖。(雲南公安武警邊防總隊醫院2014年8月4日攝)

謝樵,福建寧德人,1990年5月生,2008年12月入伍,2010年9月被選送昆明邊防士官學校,2011年7月入黨,生前係雲南省公安邊防總隊醫院中醫科衛生員,武警中士警銜,2014年8月4日犧牲,年僅24歲;曾先後榮獲嘉獎2次,優秀士兵1次,優秀學員1次;犧牲後,被公安部追認為革命烈士,追授獻身國防金質紀念章,追記一等功。

抗震救災中的謝樵

2014年8月3日16時30分,雲南省魯甸縣發生6.5級地震後,根據上級命令,雲南邊防總隊醫院緊急組織41人的應急醫療救援分隊,謝樵隨隊趕赴災區開展救援。

8月4日13時,醫療救援分隊第一時間挺進光明村,謝樵搶救並協助當地群眾從垮塌的路基上搬運傷病員,先後往返出入山體滑坡道路近40次。

途中,有幾名群眾被滑落的山石擊中,謝樵和隊友們一起搬開大石,幫助轉移遇難群眾,沿途疏散身處困境的群眾30餘人,並將水壺裏所有的水全部分給了受災群眾。

8月4日中午,救援隊接到光明村村民劉遠玉的求救,稱其所在的村子被泥石流掩埋,60餘人下落不明,請求救援隊幫助尋找妻子的下落。暗流湧動,巨大的堰塞湖,擋住了隊員進村唯一的路。

謝樵主動請纓:“我年輕,身體好,懂水性,我先來!

隨後,謝樵脫下水壺和軍帽,毫不猶豫地縱身躍入堰塞湖。即將遊到對岸時,不幸被滾落的山石擊中,被急流卷入水中而犧牲。

2014年8月12日,雲南昆明市各界群眾在謝樵追悼會上敬獻的挽聯:“牢記使命不畏艱險鑄警魂,愛黨為民甘灑熱血寫忠誠”。

魯甸抗震英雄謝樵犧牲:詮釋“卒子”的光輝

[人民日報海外版] “人生為棋,我願為卒,行動雖慢,可誰曾見我後退一步。”

謝樵,雲南公安邊防總隊醫院中士,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霍童鎮東嶺村人。8月4日,在雲南魯甸地震災區營救群眾時,他被山上滾落的石頭擊中,卷入堰塞湖激流。萬千群眾同守望,共祈福,期盼奇跡出現。8月8日9時45分,噩耗傳來,他的遺體在堰塞湖被發現。

這名“90後”英雄,如同他所說的“誰曾見我後退一步”,麵對危險,毫不退縮。 他的英勇行為在全社會引起巨大反響,大家紛紛點讚。

他是全家人的驕傲

6日晚,在蕉城城關中南路謝樵父母的暫住地。母親鍾孫秀癱軟在竹床上,泣不成聲;父親謝細送坐在床邊,抹著眼淚;親戚在一旁安慰著他們。

“謝樵一直都是家人的驕傲。我要求孩子在部隊裏要進步,對他期望很高,他也很爭氣,在部隊表現一直很好,入伍第二年入黨,第三年當上班長。”說到這裏,57歲的謝細送泣不成聲。

謝樵的舅舅鍾邦勝說,謝樵中學畢業後,考上了閩東工業學校。2008年,出於對軍旅生活的向往,還在校的謝樵選擇入伍,那一年他十八歲。

“3日淩晨1時,表哥出發去救災前,我們聊了一個多小時,怕他父母擔心所以沒跟他們說,沒想到這成為最後一次通話。” 望著謝樵的照片,表妹小鍾淚流不止。

由於悲傷,鍾孫秀幾度昏厥,6日深夜被送進寧德市人民醫院。 “兒子救人是對的,我為他感到驕傲。現在孩子沒有了,他的母親生病,我必須要堅強,支撐住這個家。” 兩眼紅腫的謝細送說。

他的身影璀璨如星

“從微信上得知了這個消息。”謝樵初中時的班主任林健東悲傷不已。

謝樵初中就讀霍童鎮興賢中學,在大多數師生眼中,他是個靦腆內斂的男生。

“初中時,謝樵坐在倒數第二排,比較靦腆,不愛說話,但跟大家相處得很好。他總是安安靜靜地做自己的事,還經常積極參加學校裏的義務勞動。”回憶中,林健東幾度哽咽。

一位網友說:“你是那麽的年輕,年輕得讓人心疼。你又是一名老兵,一名衝鋒在前的老兵。救援如火,你如風一樣地疾奔。心係災民,你的身影璀璨如星。生命的告別,是年輕的定格。無悔青春,隻因那句你是我的父母,我是你的兵。”

謝樵生前急行軍奔赴災區(雲南公安武警邊防總隊醫院2014年8月4日攝)。

謝樵生前急行軍奔赴災區的照片(雲南公安武警邊防總隊醫院8月4日攝)。

他用行動詮釋誓言

1990年5月12日出生的謝樵,剛滿24歲。在戰友們眼中,他是個英俊、靦腆的小夥子。

“他是班裏的好苗子,軍事訓練特別能吃苦,一次戰術訓練,他磨破了膝蓋和手掌,鮮血直流,仍然咬牙堅持,三個多月的新訓,他的軍事動作成為新戰士學習的樣板。”小謝的新兵連指導員楊義軍悲痛地說。

通過3個月的訓練,成績優異的謝樵被分配到雲南邊防總隊鹿馬登邊境檢查站。由於表現突出,2010年9月,他被選送到昆明邊防士官學校學習,畢業後,被分配到雲南邊防總隊醫院擔任中醫科衛生員。

在不斷追求夢想的同時,我時刻記得自己是一名軍人,要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這是謝樵入黨誌願書中的誓言,他一直在用行動踐行。

水壺、軍帽,是謝樵下水前留在岸邊的東西。

隨同謝樵一起前往大林村救援的戰友萬豔梅說:“我們在出發之前水壺都是裝滿水的,那天在營救村民的途中,看到有許多群眾沒有水喝,謝樵把他所有的水都分給了群眾,所以現在水壺是空的。。。如今雲南抗震救災工作仍在緊張進行中,他是我們的好榜樣!”

2014年8月8日中午,戰友在臨時指揮所前送別謝樵。

2014年8月8日中午,戰友在臨時指揮所前送別謝樵。

圖片來源:新華網、國際在線;略作增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