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寫龍談

兵者,國之大事也;兵者,凶器也,聖人不得已而用之。
個人資料
ych2000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昆侖岩:適當軍事對抗未必是壞事

(2013-04-01 23:32:41) 下一個

昆侖岩:適當軍事對抗未必是壞事

來源:環球網-環球時報 2013-04-02;作者:解放軍某部學者

一度讓人談C色變的美對華戰略包圍,隨著習近平主席訪俄大獲成功而蹙眉稍展。擺在中國新領導人麵前的考題夠難,但並非無解。

戰略對峙並不可怕,蘇聯國力就是在與美對峙中發展起來的,若不是思想上交槍,政治上自垮,軍事上經濟上美都無可奈何。今日中國,隻要軍事上相對抗衡與經濟上互利依存並舉,即便美進入亞洲我也不怕。前提是,我們自己必須加快發展,軍事實力與經濟實力、科技實力要同步做強,與外部抗衡需要相適應。從一定意義講,美進入亞洲增加軍火需求,對它有利,對我也有利,可更有理由加強軍力,走自主強國之路。大國都有責任維護地區安全,而我國維護自己的主權和核心利益,也是為了地區安全和穩定。

我們不搞盲目傻帽的軍備競賽,但需求指向明確、有所為有所不為的軍事實力抗衡可以搞,這對經濟發展也是必要和有益的。從人類發展根本意義說,戰爭是怪物、多餘和浪費。但從客觀規律講,在一定社會曆史階段,軍事鬥爭是一種服務經濟利益的不可缺少的政治手段,戰爭是解決利益矛盾的最高政治形式,軍事需求也是一種現實社會必要的發展需求。人類曆史上,軍事上不強的國家,經濟上再富也常得為人家作嫁衣裳。

軍事需求和經濟需求一樣,都可拉動經濟社會發展,而且互補相長。由於軍事需求的特殊性,它在促進科技進步、教育發展、產業換代等方麵具有綜合拉動效能。當然,要注意軍地經濟結構比例的平衡協調,防止失衡影響人民生活消費。兩霸相爭時期的蘇聯,軍費投入所占經濟比重始終沒有超過上世紀50年代,把它的解體講成被軍備競賽拖垮,不過是裏根總統給自己臉上貼金。而美國軍費投入始終保持世界第一,也沒人逼它,是它自己拿軍事需求當經濟發動機,軍事需求不但沒把經濟拉垮,相反成了經濟出路。

麵對外圍重壓,我們在戰略運用上要“變內線防禦為外線進攻”,借勢而為,綜合發力,利用矛盾,分化破擊。

一是借勢而上。以維護主權為由,大力加強新型軍力建設,提高軍隊維權衛海作戰能力和國家安全防衛能力,牽引帶動戰略產業、國防工業和新領域高技術發展,加大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力度。

二是借力而挫。中俄聯手,鼎立難摧,最重要的是互維核心利益,美日銳氣頓挫。打好朝鮮牌,牽製美日韓,中國當行以公道,力維半島和平,看好未來市場,促其經濟開放。周邊其他國家皆非鐵血聯盟,韓日矛盾也可利用,能拉則拉,孤立頑硬。

三是借經而製。經濟是軍事的基礎和目的,經濟手段是應對軍事危機最厲害的殺手鐧,當然也是雙刃劍。美日實際上都怕中國動用經濟手段。周邊小國也不願意。我國應當因情而變,或微調警示,或重拳出擊,牢牢掌控和牽引局勢,方能不戰而屈兵。

四是借機而取。我以談對談,以和對和,以進對進,以打對打,你不挑釁我不進攻。美從來是勝王敗寇,你真收回哪個島,它也就承認現實,還會警告別國莫再妄動,因為畢竟不是其核心利益。若我殺一儆百,美國武器更好賣,何苦不裝好人?所以,抓住機會是可以牽牛鼻子走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