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日本國立新潟大學副教授張雲
近日,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宣布辭去東京都知事職位,並將組建新黨,再次參加國會議員選舉,終於出馬想涉入中央政治了。不知這位“購島”始作俑者,會把日本政治右轉推到什麽程度。對於石原勢力正式走到日本政治前台,美國人的擔心可能不會比中國人少。因為,石原勢力的主要政治符號是民族主義,而日本民族主義的根源是反美。
首先,從上世紀開始,美國始終是日本實現大國地位的障礙。日本難免心存芥蒂。1899年,美國國務卿海·約翰提出“門戶開放”,“利益均沾”,列強口頭上表示同意,唯有日本拒絕。日俄戰爭後,西奧多·羅斯福總統斡旋休戰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而在東京卻爆發了日本曆史上首次反對外國的民族主義騷亂(日比穀騷亂)。二戰期間,日美太平洋海戰中,日本帝國海軍沒被徹底打垮,兩顆原子彈則讓大日本帝國最終灰飛煙滅。戰後,雖然美國標榜日美關係是“成功”地將敵國變成盟友的典範,但美國對日本內政外交的深刻影響總讓日本感到回歸“正常大國”那麽遙遠。
第二,從日美同盟關係發展來看,日本民族主義中的反美因素始終存在。日本國內偏右政治勢力要求修憲的重要理由之一,便是因為現行憲法是美國占領期間強加給日本的;日本國內偏左政治勢力,則將美國的軍事存在看成可能將日本卷入美國戰爭的威脅;而日本的極右勢力則不僅要廢除憲法,結束美國駐軍,更極端的民粹主義者認為正是美國損毀了天皇中心的日本“國體”。日本國內政治中無論哪股勢力,都或多或少存在著上述反美民族主義因素。
第三,從曆史認識角度看,日美之間的曆史問題始終沒有解決。談及曆史問題,人們往往想到中日、日韓關係。事實上對日本來說,美日曆史問題並不比前兩者輕。其標誌是就美國當年投擲原子彈,多少年來日本一直在努力讓美國道歉。很多日本人認為,美國完全沒有必要投擲原子彈,因為當時日本馬上就將投降。但是,美國認為投擲原子彈避免了在日本本島決戰,不僅拯救了大量美國士兵生命,也拯救了大量日本國民的生命,美國從未對此道歉過。兩國在曆史問題上的深層分歧,在於對戰爭道德責任的分歧。日美同盟的華麗詞藻,僅僅暫時地掩蓋了日美曆史問題。
美國必須清醒看到:利用日本國內民族主義達到自身戰略目的,最終將禍及自身。因為日本右翼今天可以利用民族主義反華,明天就很有可能反美,而且反華可能是最終反美的跳板。
石原1989年出版的《日本可以說不》一書中,準確無誤地表達了強烈的反美傾向。雖然20多年後的今天,其政治口號中不再直接點明這一點,但無論是廢除憲法、教育改革還是美軍基地民用化,其最終的矛頭指向不言而喻。
當日本民族主義不健康的一麵發展到反美階段,二戰後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的合法性和作為戰勝國道德基礎就會受到嚴重挑戰,相信美國在國家利益的判斷上會是清醒的。
文章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