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九一八”事變81周年,中日關係圍繞釣魚島似在重拉現實的警報。自那場戰爭結束半個多世紀以來,今天的中日都有人在議論:兩國會再一次打起來嗎?
然而中日兩國的實力對比已完全不是81年前,也已經不是甲午戰爭時候的樣子。今天大概不會有中國人擔心侵略者的軍靴踏上中華大陸了,在對日戰爭與和平的選擇上,主動權已轉回到我們的手裏。
過去幾個世紀裏,中日斷斷續續做了西太平洋上的主要對手,81年前開始的那場災難,是日本對中國最嚴重的羞辱,那時中日間的巨大實力差距支撐了日本對我們的蔑視。即使日本的投降也沒能真正打斷它對中國的心理優勢慣性,中國的戰勝國地位在他們看來是美國蘇聯“送”給我們的。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短暫友好後,中日重新陷入了扯不斷理還亂的各種糾紛,兩國對曆史的分歧以及對領土的爭端都很尖銳,這些具體衝突很像是中日關係最核心的部分。
然而真正牽動了中日關係全局的是中國崛起,是中日國家實力對比的快速演變。中國幾乎是利用了曆史的“一個瞬間”在經濟總量上超過了日本,軍費也大大超過了它。中國的核力量、太空力量等支持並不斷拓展中國的戰略空間,中國成了理論上可以“摧毀”日本的國家。
中日的互視心態隨著實力變化而變,日本的心態變得尤其快。它開始擔心中國的威脅,對強大起來的中國有一天會報複它的可能性惴惴不安。換句話說,自近代以來,日本第一次開始有些“怕”中國了,它對中國的心理弱勢逐漸發展、積累。
日本向中國挑起靖國神社、教科書、南京大屠殺等爭論,其實都是這個國家逐漸丟失自信的掩飾性表現。日本右翼鼓動向中國強硬,是因為他們的心裏充滿了對中國排山倒海般崛起的不安。
釣魚島爭端現在被日本突然挑熱,也是因為很多日本人認為,現在是對中國發起這種挑戰的“最後機會”。
今天回頭看“九一八”,很多曆史細節漸漸淹沒,真正最奪人眼目的是這81年裏中日這兩個“宿敵”塊頭的驚人變化。中國經曆了無數苦難後,今天終於走在了戰略上逐漸壓倒日本的路上。
中國未必需要向日本“複仇”,但繼續擴大中日之間的實力差距,是中國鞏固對日戰略主動的關鍵所在。說到底,日本才不怕中國民眾上街抗議它,不怕中國輿論對其口誅筆伐,它最怕的就是中國實力繼續快速增長,最怕中國的軍費與它的差距越拉越大。
中國老百姓上街抗議日本等“列強”,曾是孱弱中國對抗外部侵略和挑釁的主要表現之一,直到今天它仍是中國社會很突出的愛國主義習慣。或許這一頁該逐漸翻過去了。中國已是有國家力量的大國。美國的民眾從不上街抗議外國,美國靠的是行動。但中東的弱國小國隻有民眾抗議這一個辦法。中國的對外反應應向大國強國的做法逐漸“轉型”。
“九一八”是中國的國恥日,這個國恥的背後是中國人民曾經付出的巨大痛苦。徹底避免新的國恥,中國就必須強大、團結。我們要把與世界一流強國的差距盡快抹平,我們再不能是一盤散沙。如果我們樹立不起這樣的堅定信念,有多少中國城市在今天拉響警報都隻是儀式和過場。
文章來源:環球時報2012-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