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寫龍談

兵者,國之大事也;兵者,凶器也,聖人不得已而用之。
個人資料
ych2000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宗教戰爭:一個經濟實惠的達成政治目的的手段

(2012-06-14 13:23:55) 下一個

宗教戰爭:一個經濟實惠的達成政治目的的方式

宗教戰爭:一個經濟實惠的達成政治目的的手段

在任何時候,信仰問題都是導致文明衝突的一個最主要原因之一。為信仰而戰常常會導致大規模流血,使整個國家陷入混亂動蕩許多年。當今的教派戰爭的實質是什麽?誰又會從中漁利,來達成他們的目的呢?

很明顯的一點是,當今的主要宗教衝突中心是發生在中東與西歐國家之間。這不過是“十字軍東征”的延續,即新時代的“十字軍東征”,席卷了整個阿拉伯世界。但是,如果仔細審視絕大多數的當今局勢發展,大家就會發現,宗教行為正在成為一種借口,以處理一些功利性問題。

近來,最引人注目的是北約入侵利比亞,埃及革命,以及試圖削弱敘利亞。在北約第一階段軍事進攻利比亞之時,卡紮菲就曾宣稱,西方文明發起了針對利比亞人民的“十字軍東征”。使用“十字軍東征”這個大詞匯可能不夠準確,因為事實上,進攻敘利亞的目的不是強行推行基督教文明,而是要清除他們不喜歡、不想要的政治人物,同時獲取利比亞的國家資源。當時,卡紮菲談及“十字軍東征”的用意不過是為了贏得穆斯林世界的支持,以便反擊西方的進攻。卡紮菲上校可能在呼籲伊斯蘭世界支持他時,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似乎忘記了即便是中世紀的“十字軍東征”,也遠遠談不上是要在伊斯蘭土地上播種基督教道德。

不論是教皇烏爾班二世(注:中世紀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發起者),還是當今的西方領導人,成本都很相近。在古今兩次“十字軍東征”中,西方文明都是在努力尋求新的收入來源,以成為資源豐富的土地的全權所有者。唯一不同的是,在11世紀,教皇烏爾班二世是公開地用宗教外衣包裝他的軍事攻擊行動,以占有他不擁有的物資,並滿足自己的權利欲望;而在當今的21世紀,則是用民主價值觀來決定是否入侵。

絕大多數有頭腦的人都明白,不論是用何種借口來包裝,都沒有用處。在第一次十字軍東征中,“聖墓解放”導致在所有中東主要城市發生了大規模的屠殺以及搶掠,歐洲人轉嫁其自身的國內問題,並給軍事行動(“十字軍東征”)組織者帶來相當可觀的財政利益。今天,這一幕再次在中東上演。

在利比亞、埃及的“民主”,這些西方國家一再宣稱的口號,實質上與中世紀宣稱的“基督教勝利”(“Victory of Chiristianity”)沒有本質的區別。同樣是流血、混亂、無政府狀態、以及完全的未來不確定性。不要忘記的一個事實是,過去不屑於參與十字軍東征,或沒資格參與的某些國家的國民,在當今北非的所謂“民主”軍事行動中,支持其政府出動本國軍隊,來摧毀不同的意見表述者。這也是卡紮菲呼籲穆斯林世界沒有成功的一個原因,當數十億美元的利益如同往常一樣流逝,宗教問題就要存疑了。

最可悲的是,如同任何意識形態,宗教時常被用來作為解決問題的工具。在世界上的某些國家裏,為了確立社會的支持或反對,隻需要焚燒聖經或古蘭經即可。

教派之間的衝突正在變成實現“個人政治目的”的合法外衣,與努力解釋其真實目的及其他令人質疑的活動相比,簡單地導向宗教教派衝突是一個既簡單又方便的政治手段,也非常適合所謂的“民主”理念和哲學。現今,在絕大多數情況之下,“民主”一詞已經被濫用。下一波混亂產生地,一定是那些正在“向幹淨的民主過渡”的國家。然後,還得在爆炸、流血以及全麵的經濟混亂中苦熬10-15年,最後將會是“光明”的民主前景。西方國家往往會告訴這些混亂國家國民要勒緊褲腰帶,忍耐一下,忘掉其民族性格,為美好生活賭一把。。。這類美妙動聽的謊言,不知誘惑並欺騙了多少國家的國民。較近的例子,就是倒黴而幼稚的俄羅斯國民樂。

總之,不得不說的是,每個有理智的人必須明白,“民主”等詞匯隻不過代表的是基督教與伊斯蘭、“民主”與“反民主”、白人與黑人等之間的衝突而已,不過是有效實現完全不同政治目的的華麗外衣。這些目的,通常被歐美西方國家描述為“分而治之”。

注:根據地緣政治相關討論整理而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