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從瓦良格看中國航母發展路線圖

(2012-04-24 20:28:27) 下一個
瓦良格已經第5次出海試航了,這膄前蘇聯海軍留下來的廢船將托起中國海軍新世紀的希望。

眾所周知,對中國而言,造一條7、8萬噸的大船不是什麽難事,造航母難就難在這條船上的各個係統,動力、起降裝置、艦上航空設施、配電、觀通導航等,最重要的是航母和艦載機的協調運作是一個十分複雜周密的過程,從零開始的中國海軍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製度才能保證航母的有效運行,否則它僅是一條大噸位的船而已。

我們的鄰國印度裝備有2膄二手航母,具有運作航母的使用經驗。以此為基礎,印度也決心打造國產航母“藍天衛士”號。但印度的現役航母均是人家的退役航母改造而來,包括平台和艦載機都是是現貨,拿來就能用,所以對印度的國防工業助益不大。雖然“藍天衛士”號號稱是印度國產,但印度充其量隻是建造個船殼罷了,各係統均須進口。印度造膄4、5萬噸級的垂直起降/滑躍起降航母目前尚能在國際市場上購得配套產品,如果印度想發展8萬噸以上,裝備彈射器的航母恐怕就行不通了。這樣的技術和裝備隻美國一家,美國不會傻到武裝印度從而使其在印度洋挑戰自己地位的程度,更何況美印關係在曖昧中還互相防範。說白了,印度的航母之路,怪自己的國防工業不爭氣,命根子還是拽在別人手中。

瓦良格目前還處於改裝-試航-改裝-試航的循環中,殲-15艦載機也還處於試飛狀態,一切看起來離形成戰鬥力還有不小的距離。或許2、3年以後,瓦良格還是處於不完全服役狀態,一年出海堪用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來形容。滿腔熱情的軍迷會不免有些泄氣。

瓦良格對中國海軍的最大意義是解決了“有”的問題,“好”那是下一步的目標。我們對瓦良格的戰鬥能力要有清醒的認識,不能高估;但瓦良格對中國海軍的意義,怎麽高估都是恰當的。瓦良格在大連碼頭一泡就是十年,曆經了漫長的修複改裝過程,這十年的時間,是中國海軍航母從規劃、計劃到具體實施、操作的十年,一切都變得從無到有,造航母的整條產業鏈,通過瓦良格的實踐,我們已經具備了,這是繼美、俄、法、英之後第5個具有完整航母產業鏈的國家。

航母是條特殊的大船,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動力的問題。瓦良格來中國之前被拆除了動力係統,但我們把壞事變成了好事,十年時間,我們硬是搞出了自己的航母動力係統。相信這套動力係統是傳統的蒸汽鍋爐動力,雖然不太先進,但能用,畢竟在燃氣動力和核動力領域,我們的技術尚有很大欠缺。況且,瓦良格將來如果要進行彈射器改裝,蒸汽動力已經為將來打下了基礎。蒸汽動力的最大缺陷就是比較龐大,重量較重,會占用較大的艦體空間,從而減少艦載機的攜帶量,但從瓦良格的定位來看,這一點是可以接受的。我們的殲轟-7A也不是用著70年代的“斯貝”發動機嗎?

再一個就是艦載航空係統。瓦良格的這一套艦載航空係統也是參照(不是克隆)了其姊妹艦“庫茲涅佐夫”的設置,從滑躍跑道、阻攔索、助降鏡到升降機、勤務車、塔台指揮係統等等,這些都是我們自己造出來的,好不好用,效能怎麽樣,隻有裝艦使用了才知道。瓦良格就充當了這樣的平台。

艦載機我們的殲-15和俄羅斯的蘇-33就是殲-11和蘇-27SK的關係,說不清是仿製還是自主知識產權。現階段殲-15和瓦良格的搭配是限製了殲-15戰鬥力的發揮的,滑躍起飛限製了殲-15的載荷航程,就好像帶著鐐銬作戰。但殲-15是有著很大發展空間的大型艦載機,其平台性能足以與F/A-18E/F相抗衡。如果能使殲-15全載起飛,那麽殲-15和F/A-18E/F互攻基本是對等狀態。有相當可觀的製空製海能力。

有了瓦良格,並證明他的平台各係統是有效能用的,那麽我們下一步能做些什麽呢?

最簡單的,就是參照瓦良格的樣子,再“克隆”幾膄這樣的航母,我們就能快速組建起多個航母編隊,來個“短平快”。但這個方案似乎不太會被“野心勃勃”的海軍所接受。海軍對航母的發展有著長期深入的研究和規劃,從現階段和長遠的政治軍事需求到國內的研發、製造技術、配套工業基礎,再到國家經濟發展規模和軍費投入的數量及領域,從完整產業鏈的建設規劃到配套企業的分工和選擇,工作做的十分細致,這要歸功於劉華清將軍的遠見卓識。海軍的眼光絕不會停留在廢物利用的瓦良格上,他們的目標艦絕對不會是一膄滑躍甲板的航母。

為了應對周邊局勢的變化和滿足海軍有航母可用的迫切需求,海軍有可能再建造一膄在瓦良格基礎上隻做不大改進的姊妹艦,同時也可以驗證一下建造航母船體的技術能力,設備廠家在現有基礎上可進一步完善設備的性能,提高可靠性、可維修性。

第二步海軍將追求艦載機的作戰能力的發揮。這樣彈射器就將是一道繞不過去的坎子。種種跡象表明,國產彈射器樣機已經被生產出來,並進行了地麵試驗。艦載機是一個分工合作的係統,不僅要有戰鬥機、攻擊機,也要有預警機、電子戰機、反潛機、無人偵察機。將來的國產航母不僅將起飛全載荷的戰鬥/攻擊機,還將起飛固定翼的預警機、電子戰機。如果相關技術(核動力、電磁彈射器)還未成熟,海軍的第二步建造的航母仍將是蒸汽動力+蒸汽彈射器方案,以求穩妥,能快速生成戰鬥力。這個方案的航母發展和前蘇聯的航母發展戰略類似-------前蘇聯的彈射器常規動力航母“烏裏揚諾夫斯克”號在建造40%後於1992年被拆毀。第二代航母滿排將在6~8萬噸級,載機50架以上。動力仍將沿用瓦良格的蒸汽動力係統或其改進型,艦載機仍以殲-15等現役戰機改進型為主。基本實現全國產化,具有相當的成熟性。這第二代航母的作戰能力已經居世界老二的位置了,雖不能和“尼米茲”“福特”級相匹敵,但較4.5萬噸滿排的法國“戴高樂”號還是具有優勢的。這一步的實現估計在2016年就能看到。

通過第二步走的實現,中國航母與美國航母在技術上的差距已經縮短到望其項背了。差距主要在核動力係統和電磁彈射器方麵了。核動力可輸出巨大的源源不絕的動力,可驅動巨大的航母持續以30節以上航速航行,由於其不需要補充燃料,可大大減少後勤保障。對於全球部署的美國海軍意義重大。因短期內中國海軍還不會與大國海軍搞全球對抗,故其沒有核動力是可以被接受的。電磁彈射器雖然有諸多優點,其在美國也還是剛問世的新事物。我們要做好跟蹤,爭取超越。

隨著航母全係統的持續不斷投入發展,在2020年以後,我們將有能力發展美國規格的超級航母,而這一切,起步的就是我們眼前“瓦良格”。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