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吳艦長一家
吳艦長家共有六口人,兩個女兒和兩個兒子。女兒是前妻所生,吳太太是她們的繼母。
吳艦長叫吳菊生,四十多歲南京人,煙台海軍軍官學校畢業,為人正直俠義,剛正不阿,性格豁達開朗,愛說愛笑。吳太太叫盛梅清,二十多歲,上海人,高中畢業。她溫和賢淑,性格內向、沉靜。大女兒叫祖凱二十歲,美麗聰慧,已經出嫁。二女兒叫祖善十八,善良純厚,豪爽大方。大兒子小玲,大名叫祖祺,性格像父親。小兒子小栓,大名叫祖懿,性格像母親。
吳艦長家在北京公寓開了兩個房間,在三層的34號和35號,這是他家封江之後的住處。因為其他時間軍艦到鬆花江下遊富錦一帶活動。
我們和二小姐,王媽住在35號。我和媽睡在靠門這邊的小鋼絲床上,隔一個床頭櫃是二小姐的床,王媽睡在靠窗的床上。房間裏有方桌子,酒櫃,立櫃。
來到的當天,吳艦長帶太太和兩個男孩兒赴宴去了。二小姐特地留下等我們。二小姐方臉龐,眉毛修剪得細細的,一雙美麗的眼睛,嘴唇塗著口紅,在波浪式長發上,係一個黑絲發帶。她身材窈窕,穿件黑白紅三色大格子短袖滾邊夾袍,長絲襪,鏽花鞋,極漂亮。
她笑著對媽說:“你可來了,我真高興。整天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媽說:“給你家添麻煩來了。”
“哪裏的話,都不是外人客氣什麽?”又對我說:“乖,長這麽大了,你的名字還是我們起的呢。因為你聽話,就叫你乖。那時你一點兒大,我和姐搶著抱你。你媽就怕把你摔了。”
見她說話很和氣,我問:“我叫你什麽呀?”
“叫二姐唄!”又說:“今後隨小玲叫,他管誰叫什麽,你就叫什麽。”可是她沒告訴我,我叫小玲的爸媽什麽。我一直以“您”來稱呼他們。越大越不好意思叫他們什麽。
王媽是蘇州人,四十來歲,一雙大腳,長得不好看。她一身短打扮,腰間總係個大蘭布圍裙。臉很少見笑容。媽讓我叫她王媽媽。這天就見到這家的兩人。
晚上在這溫暖如春的房間裏,睡在顫悠悠的鋼絲床上,很舒服。有軌電車在新城大街上,當當當當的響過來響過去。電車的燈光投射到窗棱上,窗影映在牆上閃著亮光,從東亮到西,從西亮到東。我就在這響聲和忽明忽暗中,走入這裏的第一個夢鄉。
起床,發現床頭櫃上有許多小玩意兒。媽疊著被說:“不許動,連她弟弟都不敢亂動。”“我知道,人家就看看。”那裏是個小人國的世界,奇妙極了。我最喜歡那個躺在搖椅上的小人兒。他穿著褲又光著胖身子,鼓著小肚子,還戴個小眼鏡,十分有趣。
早飯過後,我坐在小椅子上,一個騎三輪車的男孩進來,停在我的對麵。後邊緊跟進一個哼哼唧唧哭著的小一點兒的男孩。這就是小玲,小栓了,心裏想著。
前麵進來的男孩,坐在車上目不轉睛的望著我。他眉目清秀,寬寬的額頭正中長了一個扁平的瘊子。那雙大眼睛透著聰明伶俐。他穿棕色加白的羊毛衫,一條深棕色的獵褲,係著背帶,棕色螺紋厚襪,一雙黑皮鞋。
後麵跟進來的小男孩,麵向我站在酒櫃前,一動不動,並著兩隻小腳,淚眼望著大人小聲嘟噥著“我還要吃,我還要吃。”大人出出進進不理睬他。他不時地用右手小姆指捅一下鼻子吸一下鼻涕。總是重複地說和重複著這個動作。他長圓的小臉,小鼻子小嘴單眼皮,鼻尖兒上不偏不倚長了一個桃子一樣的小瘊子,加上他的小模樣,感到又好玩又可笑。他穿灰色帶花紋的羊毛衫,蘭色西褲,也係著背帶,穿一雙飛邊小皮鞋。
心想這兩人猴子長的地方真特別,要是在家早笑起來了,或許去拿手摸一摸。再有從來沒見小孩穿西裝,感到新鮮。我看完他們,小玲還沒看完我。想必是沒見過我這樣的小土人兒吧。我穿的是豆沙色薄棉袍,白襪子,黑色布麵小繡花鞋。
小玲看夠我,騎著車在房間裏轉起來,地方不大,但他騎的很順暢,說明他的騎術不差。二姐說:“他表演給你看呢。”他停下來,不說話把車遞給我。我說:“我沒騎過,我不會。”他又騎上去望著我,意思是告訴我怎樣騎。我不好意思騎,對他笑著搖著頭。
小栓視若無人,自顧哼唧。流著無聲的淚,不住嘴的說:“我還要,我還要。”過後我說:“小玲挺好看。小栓像‘小孩酥’糖紙上畫的小人兒,很逗人。”我問媽:“為什麽他哭著還要,大人怎麽不給呢?”
“他貪吃,怕他吃出胃病來。”
“為什麽不哄哄他呢?”
“不喜歡愛哭的孩子唄!聽慣了他哭,就不當回事了唄。”
“他們倆怎麽都長瘊子呢?長的地方真可笑。”我和媽都笑起來。
媽說:“真是,一個長在腦門兒上,一個長在鼻尖兒上。等我拿紅火柴頭研碎,給他抹抹試試,也許能掉。”
我說:“那桃子長大了碰到嘴就可以吃了。”說完咯咯地笑起來。
後來仔細看,那瘊子上還有小剌剌,真像毛猴桃一樣。媽每天給他們塗火柴頭,真的都燒掉了。
中午開飯時我見到吳艦長和吳太太。吳艦長身穿西裝,濃眉大眼鼻直嘴方,細皮膚,連鬢胡。個子不高,腰板挺直,很威武,英俊。他見到我嗬嗬笑著說:“不認識吧?我還抱過你呢,讓我胡子紮的,小臉東躲西藏咯咯地笑,笑聲像小銅鈴似的。”對媽說:“放心住在這兒,有我吃的就有你們吃的。”“有您這句話,我就一百個放心了”,媽說。
吳太太很年青,細白皮膚,五官端正,身材勻稱。舉止文雅端莊。吳太太和靄地說:“在這和在家一樣,隨隨便便別拘束,三人好好玩不要吵架。”對媽說:“你也不是外人,別客氣,有事就說,需要什麽就講。”“我實在走投無路。恨死了舒長勝,叫我們流離失所,連個家都沒有。您能收留我們,我這心裏不知怎樣感謝才好。”
從此就要在這個陌生的家裏生活了。他們喜歡我嗎?我能適應嗎?心裏害怕,想回自己家。想到媽說我們沒有家,眼淚忍不住流了出來,很傷心,很傷心。
沒想到在這個家庭裏竟生活了八年。離開它時我十六歲。這是一個有文化素養,道德高尚的家庭。我得到大人的關懷和小夥伴的友愛,使我健康的成長起來,在耳濡目染中成為一個較有教養的女孩。
媽和吳太太關係融洽,生活中互相照顧、體貼,精神上互相化解心中的苦悶和憂愁。雖然她們地位和文化有差距,但心是相通的,成了知心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