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指的是西周西初至春秋戰國時期。這時文字已逐漸增多而成熟,傳下來的史料和著作也多了起來,所以後人得以賞讀的文學作品也多了起來。此時的主要文學作品為以《詩經》和後來的《楚辭》為代表的詩歌,諸子百家的學說散文,以及史藉。
2.1詩歌
詩歌從上古到周初,已經發展的很成熟,四言詩成了歌詞的主體。當時流傳的歌謠應不在少數,進而產生了中國最早的詩集《詩經》,收集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約五百年間的3O5首詩,統稱“詩三百”,成為後來學者的必修典藉《六經》之首。但是,尚有數以千計的詩未被選入《詩經》中,落選的被後人稱為佚詩,應有三千首之多,可能還不包括當時已失傳的,後人不斷的努力收集,不知道最終收集了多少。
《詩經》所收詩歌包括風、雅、頌三個體裁。雅和頌是西周早期的宮廷歌頌和祭詞,其中一部份記述了周民崛起的曆程,另外的主要就是向各方神祇拜祭的頌詞了。西周後期起,宮廷詩歌失去了創造力,但民間的歌詞卻興旺起來,稱為風,即土風或民歌。這些歌謠的作者大多不詳,但從不同角度反映了當時人們對不同階層的生活,勞動,時事,政治,愛情,願景,大多和生活有實際聯係,從中也可知道一些當時的社會情況。當時的統治者定期派人到民間收集歌曲,以察民情。但起先這些民歌不被認為是正統詩歌,然而統治者們最終抗拒不了它們的魅力,把它們也納入正式歌集中去。
《詩經》語言精練生動,以四言句為主。經孔子推崇後,成為學者儒生的必修。雖經過秦時的焚書,但還是流傳下來,至漢代定型於秦末漢初的毛亨和毛萇所注讀本,稱為毛詩。另外,這些詩本來就是歌曲,所以全都配有樂譜以供唱頌。曆經動亂後,這些樂譜至漢時尚有幾首,但到三國時終於失傳,隻剩下詞句。
周初相傳是由周文王所演繹而成的《周易》,也很有詩歌的風格。其中一些章段,也用樸素直接的語言,描述了當時的一些生活情景,讀起來也很有歌韻。
相對於《詩經》的主要產地中原地區,南方的廣闊的楚國有自己較為獨特的語言風格,所吟唱的體栽也有不同,《詩經》定型三百多年後終於形成了一種新歌體,後人歸為《楚辭》,在適應楚語的同時,其主要特征是以兩句表達一個意思,其中加以兮、些為語氣詞,同時還形成了一定的格律,以助唱頌。《楚辭》在形式上把古代的短句詩放鬆了,句子長了些,很快就傳到其他地區去,不僅為後來的漢賦做了個榜樣,可能也影響了後世律詩的發展。《楚辭》主要為屈原所創,繼承者有他的學生宋玉等,但後來者的成就卻遠不如屈原。
2.2 諸子百家
隨著生產和社會的發展,特別是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的劇烈變化,沒落貴族社會地位的改變和其他新進的社會低層人士產生了新的群體“士”,也就是新的知識分子。新興的力量對舊貴族體係的不滿和反抗孕育了很多新的學說。當時的諸侯因為是舊體係的破壞者和新體係的建立者,相對來說對各種學說比較寬容(雖然也有因言獲罪和因讒獲罪的)乃至爭取,以期尋找適合新生產力和社會結構的理論體係,為他們服務,於是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麵,這些士子的述說,形成了先秦散文。華夏文化的很多哲學思想,就體現在這些散文中。先秦散文有很多通過寓言作論述,而這些寓言所引述的故事,有真實的,但虛擬的更多,以此來論述作者的觀點。這些散文和《詩經》一樣,其副產品是給後世留下了一批精練的成語。先秦學說主要有儒、道、墨、法等幾家,代表人物是孔丘、孟柯、老子、莊子、墨子、荀況、韓非等,但並不是每人都有係統的傳世書藉,主要著作有《論語》,《孟子》,《道德經》,《逍遙遊》,《荀子》,《呂氏春秋》等。
2.3 史書
有文字以來,各個政權都有專業史官,編撰曆史。現在殘存的最早係統的史書有《尚書》的幾十篇,記錄了些上古的傳說和商周的一些史料。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思想相當開放,士階層的出現,打破了官史的壟斷,相繼出現了民間學者編的史冊, 史書的撰寫也加入了議論的成份,更具思想化,以敘事散文的方式記錄曆史。這些體裁對後世影響很大,甚至後來的章回小說都從這些體裁中得到啟發。先秦比較係統的史書,傳世的主要有《春秋》,《左傳》,《戰國策》,《國語》等。
孔子對春秋以來社會的變革的看法是禮崩樂壞,體現在不同的曆史事件上,認為當時的史書沒有很好表達曆史事件的意義,於是編了一本史書,以魯國十二公為記年記錄了公元前722到前481年之間各國的曆史事件,把書名為《春秋》。孔子在該書中的手法雖是記錄曆史,不予直接評論,但以不同的字詞代表同一類事件的不同意義,把對事件的評論含隱在字詞的選擇中。這就是後人所說的春秋筆法。
《左傳》的作者是左丘明,曾經認為他是孔子同時期的人,但從他的著作中又被推測可能比孔子晚些。《左傳》記錄的也是春秋以來的一些曆史,比孔子的春秋多記了十幾年的史料,後來有的學者認為它是為孔氏的《春秋》作注。它敘事、記錄的更為詳細和生動。《左傳》又被稱為《左氏春秋》,是中國第一部完整的編年史書。《國語》據傳也是左丘明所作,但可能是後人根據春秋戰國時的一些史料編成,主要以國分別敘事,以是記述言語為重,通過這些話語反映一些曆史事件。
《戰國策》記錄的主要是戰國時期十幾個主要國家的一些事件,記錄的曆史以遊說事件為主,體現了當時各國為了爭雄爭霸的鬥爭中的手段和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