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另一篇印度女記者Pallavi Aiyar的灼見:中國人印度人永遠說不到一起的事
(2010-12-19 14:58:40)
下一個
Pallavi Aiyar女士是印度駐華使館外交官的夫人、《印度教徒報》(The Hindu)駐京記者,新近出版了一本描寫她在中國生活的書《Smoke and Mirrors》。她最近接受www.danwei.com的采訪,對中印兩國做了比較,談到了她眼中的兩國兩大差異:一是政治,二是飲食。
先說政治。在Pallavi Aiyar女士看來,兩國政府執政的“正當性”(legitimacy)的基礎不同。在印度,執政者的正當性來源於一個過程(process);而在中國,執政者的正當性更多地來源於“政績”(performance)。說的明白一點,印度有一個民眾直接參與中央一級選舉的過程。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政客隻要能夠在選舉過程中說服選民獲得大多數選民的選票就可以執政,其執政後的政績如何已是一個相對次要的後話。也就是說,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對比之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官員的執政正當性主要是看他們是否能夠保證經濟的持續增長,官員們需要用政績來贏得民心,在這裏結果比過程更重要。這是中國在經濟發展上遠遠超過印度的一個原因。最近皮尤全球態度調查項目公布了本年度的調查結果,有86%的中國民眾認為國家的發展方向正確,而這一比例在印度隻有40%。不過,從長遠的觀點看,印度人的對過程的熱衷使他們有較強的參與感,選錯了人也是自己選錯的,大不了下次再選他人,所以盡管政客們似走馬燈一般,也不可能製定長期發展戰略(即便製定出來也不可能落實),但貧窮、混亂的社會卻可以相對穩定。而中國盡管迄今為止為老百姓創造了讓印度人稱羨不已的實惠,但其社會抗擊內外重大幹擾的能力還有待檢驗。目標與手段、過程與結果,中印兩國誰能笑到最後,誰笑得最好。
但是,Pallavi Aiyar女士認為中印兩國更根本的差別在於飲食—— it is food that often leads to maximum amount of tension when Indians and Chinese get together(飲食使中國人和印度人聚在一起時緊張關係達到了最大程度)。大到什麽程度?在印度,越是上層、精英就越講究吃素,不僅不吃肉,連大蒜也不吃。在中國,財富和地位都通過大魚大肉來體現。即便是非素食的印度人,也不是什麽肉或者說什麽部位的肉都吃得。比如印度人可以吃雞肉,但是不吃雞爪;可以吃羊肉,但不吃羊肚。連吃菜也有問題,信奉耆那教(Jainism)的印度人不吃根莖菜類,讓中國主人大惑不解。別小看飲食習慣上的差別,這種差別比政治分野造成的隔閡更大。在中國的西方人如魚得水,而在中國的印度人則往往避免品嚐中國飯菜,也中國住了多年還不會使用筷子。因為吃不到一起,所以中國人和印度人也難以融洽相處,最終會影響兩國的商務往來。
好在來中國的印度人越來越多了。Pallavi Aiyar女士估計目前在北京有1000多印度人,在上海有2000多,在廣州、深圳可能高達3000人,其中不少是學醫的學生、瑜伽教練,還有白領員工。據說華為深圳總部的印度籍員工在300-500之間。但是印度人最多的地方並不是這些大城市,在義烏和紹興,持短期商務簽證往來做生意的印度人多達萬人。印度人多了,印度餐館也多了,在北京就有10多家。較高檔的有Taj Pavilion(印度北方菜)、India Kitchen(印度南方菜)、Tandoor、 Hazara,味美價廉的有Mirch Masala。不過,Pallavi Aiyar女士說最好的印度菜還是她自己家,安徽來的李阿姨做得一手正宗的印度咖喱雞和印度咖喱餃子(samos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