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5)
2011 (2)
2013 (42)
2015 (93)
2016 (126)
2017 (121)
2018 (90)
2019 (105)
2020 (233)
2021 (239)
2022 (249)
2023 (295)
2024 (367)
https://www.bilibili.com/opus/360288734697163676
這裏有一篇很詳細的文章介紹,我就不必班門弄斧了。
陸軍士官學校畢業人數六十年總共三萬六千多人。日本在1937年有24個師團, 大概50萬人,軍隊強調士官的作用(比如陸空大量飛行員是士官),沒有很多副職,也沒有政治軍官,軍官和士兵的比例很低。盡管如此,靠陸士的畢業生也是不敷使用的,待到戰爭打起來軍隊急劇擴大,就更不夠用了需要大中學生軍訓以後充任軍官,質量就沒法保證了(當時日本教育普及也就是小學水平,念完中學已經是高級人才了)。
日本軍隊基層單位的作戰能力,很大程度上與其說是靠軍官,不如說是靠有經驗的老兵,也就是士官階層。日軍的士官分曹長,軍曹,和伍長,也就是上士,中士,和下士。士官係列和軍官係列是兩條軌道不交接,士官基本不可能升為軍官。所以士官階層有很多服役多年的老兵,而基層單位的新兵也基本是靠老兵訓練出來的。
一個新兵,服強製兩年兵役結束,也就是個上等兵。日本兵製,服完兩年兵役之後還有預備兵和後備兵的要求,這些老兵回到原來的部隊來完成這些要求。所以一個部隊裏的士兵,隻有一部分是在服兩年兵役的新兵,而大部分是預備兵和後備兵。比如常設師團,現役兵隻占29%,而大部分是後備兵和預備兵。士官來自這些有多年軍齡有經驗的軍人。
日軍的士官有很強的素質和能力。以一個分隊長(班長)為例,指揮大概包括一個機槍組的12名士兵,有一定獨立做決定的能力。混到曹長的階級可以佩指揮刀,儼然是個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