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5)
2011 (2)
2013 (42)
2015 (93)
2016 (126)
2017 (121)
2018 (90)
2019 (105)
2020 (233)
2021 (239)
2022 (249)
2023 (295)
急病事件的信息管理
現在由於信息技術的發展,急病事件的信息一體化數據化已經非常完善。
一個病人叫911,調度中心獲得基本信息:地點(地點永遠是第一的,因為即使你在下麵別的說不出來了,有了地址也會派人找到你),幾個病人,病人年齡主訴。。
然後調度在電台上叫負責此地的急救站,急救站接到呼叫一個簡單的回複:“XXX站 1234號車出車”。這時候信息管理係統就產生一個文件號,急救站,車號,響應時間,病人初始信息都放在裏麵。車開出來再回複一下,“1234號在路上”,這是記錄裏下一個時間點。
急救車有一個屏幕界麵,等把病人接上上了車,打開一個窗口,選擇所去的醫院,和車現在的裏程,按一下“運送病人”,這個信息就去了信息中心已經跟產生的文件號聯在一起,現在都在雲上了。
到了醫院,把病人送進去交接完了,再回到車上,選擇“病人送到”,把裏程輸進去一按鍵,這就是以後跟病人收費算裏程的依據。
車離開醫院,等開到本站負責的界麵上,拿起對講機,說“1234號回歸本站”,這樣下次這裏有病人還會叫到你。上麵這些時間的記錄,都會被匯總到全國的信息中心,用以統計行業服務質量。具體到各個急救站,每年也有總結的數字,平均響應時間,做了多少CPR,成功率多少,等等,每年管理層都會在員工大會上宣布做總結。離平均數差太多的會被州政府有關部門調查整頓。
做到這裏,做司機處理的信息就完了,可是車後麵的急救員的事才剛剛開始,需要寫報告,這個根據病人情況可能需要相當時間,所以基本上都是在往回開的路上用車上的電腦就開始寫。對我們這樣不忙的不是大問題,城裏的急救站,一天忙到晚,出車回來寫不完報告是不能回家的。
如果病人經過簡單診治,說不想去醫院(很多病人怕出錢),那司機做的上麵這部分記錄不需要做了,但是急救員那部分文件還得填寫完。比如昨天晚上兩個病人,一個去了醫院分到病床我們做交接,另一個是一個有些失智的老頭,經過跟病人家屬商量,決定她們自己等天亮了帶病人去看醫生,我們就直接回來了。
打開雲上的文件,上麵的信息已經輸在裏麵了。需要補充的是按一定格式的,病人基本信息,第一印象,基本體征,自述病史,用藥曆史等,然後是檢查內容,比如病人說腹痛,按壓LR象限有觸痛,等級為5,。。。再接著寫處置,病人同意去某醫院,是自己走著上擔架的還是被人抬上去的,擔架是放平了還是斜靠著,在車上是否做了處置(包括量基本體征,心律呼吸血壓血氧體溫,有糖尿病史的還要量血糖)。。最後到了醫院交給誰了,有何個人物品同時交接。。
這個有經驗的可以熟門熟路很快,新手很頭痛,寫不好有遺漏的話有了問題要承擔責任。在有壓力的情況下做這些容易出錯,比如碰上個病人肚子痛一路上一直在呻吟,然後你得去做這些診治,給她量血壓紮靜脈,盡管叫聲令你背上汗毛直立。所以我現在就光開車,反正也是為人民服務。
數字一體化,並不是紙和筆就不需要了。急救員製服肩膀上有兩個小口袋,一個插筆,一個插微型手電,用來檢查病人瞳孔口腔等。到場一個人對付病人,另一個拿個夾子和筆向病人家屬詢問信息。要是碰上失智的,或者家屬受了驚嚇說不清楚的,需要費點勁。從這些經驗,給大家一個建議,家裏有老人病人的,準備一個一張紙的文件,裝在塑料套子裏,寫病人姓名地址出生年月醫生聯係號碼主要病史和用藥,特別是過敏史,放在個不容易忘的地方,比如病人床頭或者一進門的台子上,這樣急救員拿手機照張像到了醫院給護士,然後回去抄在報告裏。這樣省得在現場費時間,也省得遺漏了信息耽誤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