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文化,觀念,曆史,與中國
(2013-03-05 22:15:28)
下一個
大家看仔細呀,題目好大!想必喜歡上網的都是有知識有文化的,我也犯不著多囉說,畫龍點睛,說點兒玄的,提個思路。
那天閑來無事,和朋友散步到了圖書館,櫥窗裏正展示古巴比倫時代的古董,石片上刻著的楔形文字,說是距今有六千年之久遠,而且那時的算術用的是六十進製。楔形文字起源於象形文字,形象的圖案自左向右橫向排開。天長日久,圖案筆畫簡化,為了便於橫向書寫,結果是橫多豎少,演變成所謂楔形文字。最終,豎越來越少,光靠橫也構不成太多的字,繼而變成隻標注音的字母語言。
反觀中文漢字的演變,五千年來還是以象形文字流傳至今,原因是行文采用縱向---豎著寫的。橫著不行,豎著來,好聰明呀!又因文字的縱向書寫,漢字不但保留了橫,而且保留了豎,瞥,捺,點,文字變幻的潛力深厚,甚至於文字如畫,書寫是享受,以美為重,美不勝收。結果漢字不是以實用,而是以審美為最高價值,切記絕不可簡化。
縱觀中華文化內容,依然是以審美最為尊貴,真堪稱文化藝術。儒家講了一套修身養性飛黃騰達的道理,做人要有氣質,當官要瀟灑,上下要協調,宗脈要清楚,親朋禮貌和諧,之所謂作人有人樣,是定了格地美。道家演了一套陰陽變幻平衡,生活格調要與日月天地自然和諧互動,以致天人合一,一幅世外桃源要美到極致。到了佛家,更是要心境神往,內外通體,居然還要找出內外和諧美的根源。再說富裕強盛的唐宋,居然以詩詞的文學藝術造詣深淺為加官晉爵的依據。說來說去,總之一句,中華文化在觀念上是,審美第一,邏輯第二,事實第三。
中國曆史是伴隨著外族入侵的曆史。就兩千年來而言,八百年戰爭,八百年和平,和四百年過度。外族的入侵戰爭是對中華審美生活衝擊,同時也感化和消融了侵入的外族。
這正如西方的理工科知識教育一樣爛,那卻是因為商業的傳統,一下子教會了你,就不賺錢了,要賣關子。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應該從幼兒小學教育開始吧,如果要弘揚中華, 現在的教材應該整個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