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D001,Oct.,24-30
相關鏈接:
華中科技大學34歲的973首席女科學家:2800萬的科技盛宴 http://cs.hust.edu.cn/webroot/index.php
遺傳所1977年女博導 http://www.genetics.ac.cn/Research/sysjs/wangxiujie.htm
參考文獻:
1,華中科技大學34歲的973首席女科學家:2800萬的科技盛宴
BTW
最近真是撞了邪了,出門就能遇到女“強人”。這不,剛剛參觀中科院27歲女博導歸來,又迎麵撞上一位34歲的973首席女科學家。年青本來也沒啥,愛因斯坦出活也是年青時的事,你真牛大家都服氣,偏偏我們兩位女強人的成果實在是差強人意,按照目前很多國內學校的招聘門檻,這麽點貨恐怕連摸一下校門的機會都沒有。照這趨勢發展下去,我們有希望在不遠的將來見到一篇SCI文章都沒的 30歲女院士了,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楚天金報】湖北省兩項目入選“973”計劃 http://cs.hust.edu.cn/webroot/notice/showcontent.php?id=790&type=202&y uyan=cn
發布時間:2004-9-10
每項目獲支持資金2800萬元 荊楚網消息(楚天金報)記者楊濤報道:記者昨悉,我省有兩個項目入選2004 年度國家“973”計劃,國家將對每個項目支持2800萬元。 這兩個項目分別是“下一代互聯網信息存儲的組織模式和核心技術研究”及 “重要養殖魚類品種改良的遺傳和發育基礎研究”。其首席科學家分別是華中科技大學34歲的馮丹教授和中科院武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態與生物技術國家實驗室”主任桂建芳研究員。
“973”計劃是由國家組織並實施的國家級重大基礎性研究項目,也是我國科技界影響最大,水平最高的一類基礎研究計劃。本年度“973”計劃評選,全國共有31個項目入圍。
馮丹“首席科學家”的個人簡介 http://cs.hust.edu.cn/webroot/index.php
教授、博導。1991年在華中理工大學計算機係計算機及應用專業本科畢業,獲工學學士學位,1994年在華中理工大學計算機係計算機組織與係統結構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獲工學碩士學位,此後,在華中理工大學計算機係計算機係統結構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獲工學博士學位。1997年起在華中理工大學計算機係從事科研與教學工作。先後從事計算機係統結構、計算機網絡、並行處理、容錯理論、磁盤陣列體係結構、計算機外存儲係統等方麵的研究工作。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及學術會議上發表有關學術論文20餘篇。參加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科研預研等項目的研究,曾獲國家自然科學4等獎一項(排名第三),國家技術發明獎一項(排名第二),省部一等獎兩項。2000年被評為湖北省傑出青年科技工作者、武漢市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所寫博士論文被國家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評為2001年全國優秀博士論文。
馮丹“首席科學家”的SCI記錄:
1. Zhou K, Zhang JL, Feng D(被引次數:0) Data self-create in data storage system KYBERNETES 32 (5-6): 917-921 2003
2. Feng D, Jin H, Zhang JL (被引次數:0)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RAID for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between RAID controller and string controllers 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 32 (5): 3890-3892 Part 1 SEP 1996
(XYS20041026)
2,懷疑“首席科學家”馮丹隻是個“木偶”
msewjm
讀了BTW的“華中科技大學34歲的973首席女科學家:2800萬的科技盛宴”,作一個“大膽的假設”,不知道有沒有知情者願意來個“認真的求證”。
根據本人的常識判斷,馮大科學家以如此差的記錄和如此輕的年齡榮膺 “973首席科學家”,是個“木偶”的可能性比較大。
“863”“973”等項目的首席科學家好象是有年齡限製的。一些年紀超出的大牛不可能不拿項目吧?怎麽辦?找個弟子當名義上的“首席科學家”不就結了?其實真正的項目負責人還是這些牛人,名義上的“首席科學家”實際上在其中並不起什麽重要作用。我們單位就有好幾位這樣的“木偶”。因為培養的真正厲害的弟子都出國了,留下的是幾個不怎麽樣的弟子。沒辦法,大牛們隻好矮個裏挑高個,推出去當“首席科學家”了。因此,這些年紀輕輕的博士們盡管論文記錄不怎麽樣,也已經是好幾個“863”“973”項目的負責人了。和這些“木偶”競爭職稱、崗位是一件很不幸的事。不過也沒辦法,誰讓你沒有一個大牛可以依靠呢? (XYS20041027)
3, 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27歲女博導:神話還是現實?
BTW
近日朋友發給我下麵這個鏈接,看後我大吃一驚: http://www.genetics.ac.cn/Research/sysjs/wangxiujie.htm 王秀傑女, 博士, 1977年出生。研究員, 博士生導師。 1998年獲南開大學生物學學士學位, 2000年獲香港科技大學生物化學碩士學位, 2004年獲洛克菲勒大學(The Rockefeller University) 生物信息學博士學位, 同年在洛克菲勒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2004年度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 王秀傑博士領導的創新研究組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生物信息學。我們將發揮計算機在處理大規模生物學數據上的優勢, 運用現代生物信息學技術, 對公共數據庫中的生物數據, 尤其是與基因組相關的數據進行分析和數據挖掘, 以從宏觀上闡釋生命調控的規律。 ……
Key Publications:
1. Wang XJ, Reyes JL, Chua NH and Gaasterland T (2004). Predi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rabidopsis thaliana microRNA genes and their mRNA targets. Genome Biology 5:R65. (該刊似乎是新創不久的刊物,目前尚無影響因子)
2. Hoth S, Ikeda Y, Morganteb M, Wang X, Zuo J, Hanafey MK, Gaasterland T, Tingey SV and Chua NH (2003). Monitoring genome-wide changes in gene expression in response to endogenous cytokinin reveals targets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FEBS Lett. 554, 373-380.
3. Wang X, Ching YP, Lam WH, Qi Z, Zhang M and Wang JH (2000). Identification of a common protein association region in the neuronal Cdk5 activator. J. Biol Chem. 275, 31763-31769. (在香港科大發表)
在SCI數據庫裏麵搜索,王秀傑在Rockefeller University總共隻發表了6篇文章,其中隻有Genome Biology這篇是第一作者,其他的均為第三作者以後。從研究成果來看,看起來似乎王秀傑不應這麽快拿到研究員、博導這樣的頭銜。但是萬事皆有可能,也許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很弱,希望招聘一些真正有潛力的人開展這個方向的工作?為了說明問題,把王秀傑的經曆和成果與該所其他最近獲得“百人計劃”資助的研究員做一個比較,我們馬上可以看到,王秀傑明顯比其他研究員差得多。那麽,到底是什麽神秘力量讓這樣一個2004年畢業,2004 年在洛克菲勒大學作博士後工作的27歲天才,可以迅速地在2004年成為中科院博導並順利進入創新基地呢?我想,這件近乎神話的事件也需要一個正傳,一個 “本土資源”的正傳。 (XYS20041025)
4,為什麽王秀傑能做百人計劃
Rock
看到新語絲上的“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27歲女博導:神話還是現實?”確實大聽一驚,到中國科學院遺傳發育所網站上確認,果真如此。真是天下奇聞。
然而,等到看看女博導的publication,心裏至少明白了一半。她的論文裏(不是最重要的JBC)有一個很有名的人:蔡南海(即Nam Hai Chua)。 NH Chua何許人?隻要你到中國科學院各個生物研究所問一問就能知道。現在這些研究所裏掌握實權的人裏(其中不乏院長、院士、所長、百人計劃、博士生導師等等),有好些就是此人的學生,而有好些則曾經到Rockfeller大學NH Chua 的實驗室裏進修過。其中一些,甚至是NH Chua徒孫一輩的人。
NH Chua做科研是很厲害的,這次我們看到,他和他的子弟們 不僅僅是做研究厲害!
不過這NH Chua的出現隻能解釋為什麽Publication這麽差(要在中國好的大學或科學院,博士期間連篇象樣的論文都沒有連學位都申請不到)的人為什麽想做百人計劃。她真的做成百人計劃,還有一係列的程序要走,比如: 1。遺傳與發育所的百人計劃是如何評審的?是哪種研究水平的科學家表決通過的?當時有旁聽的人嗎?
2。遺傳與發育所的學術委員會是如何審批的?是哪種學術水平的委員們批準的?
3。上報到中國科學院以後,是哪些行政官員如何批準的?
問題問到這裏,恐怕區區一個NH Chua,做不了那麽多的事情!
其實,中國科學的沉淪,就是這樣的一件件小事積累起來的。這樣做將來肯定會有報應,就象這些天的中國足球一樣,會有崩盤的一天。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XYS20041027)
5,http://news.sohu.com/20041019/n222576850.shtml
中國科協調查顯示:我國科技工作者每年用於科研的時間平均低於4個月,半數科技工作
者抱怨———
本報北京10月18日電 本報獨家獲取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科技工作者麵臨的頭
號難題是“科研項目申請難”,高達50.7%的被調查者持有這種觀點。有時,耗費在項
目申請上的時間比
從事科學研究的時間還要多。
調查還顯示,科技工作者們抱怨的“申請難”等其他問題,在過去8年裏沒有根本的
改變。
項目申請中的不公平競爭是科研人員的“第一頭疼”
“科研項目申請的公平競爭問題一直比較突出。”中國科協“全國科技工作者狀況
調查(2003年)”課題組副組長崔建平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說,由此造成的科研項目申請
難,仍是科研工作者頭疼的問題。
1995年中組部、國家計委進行的一份調查顯示,科研人員已經感覺到公平競爭、機
會均等的機製是穩定科研隊伍的重要因素。
當時不少人就提出:“不少項目立項之初就是在封閉的係統中進行”,“國家項目
經費較多,大家一哄而上。能說會道、上下熟悉者往往被批準為主持者,再由其切塊分
配份額,份額多少不是看工作者的能力,而是憑主持者的好惡”,“要承接有分量的課
題,不隻靠學術優勢,還要憑關係和活動能力”,等等。
一位調查人員說,8年過去了,本次調查表明,上述問題並沒有根本改觀。相反,由
於國家投入的經費越來越多,資金切分的差距也越來越大,同一領域或同一科研機構
中,不同課題組間的科研資源有很大差距。
在回答調查問題“您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有哪些”時,有50.7%的人選擇
了“申請課題困難”。排在第二位的是“科研設施或條件較差”(占33.5%),排在第
四位的是“立項經費太少,難以支持”(占27.6%),而後兩個問題與申請項目有著非
常密切的關係———爭取不到大項目,經費少,設施和條件當然難以改善。
在科技工作者心目中,一個項目是否能申請成功,申請者的研究實力和以往業績影
響不大。
調查顯示,他們認為決定因素依次是:項目本身的先進性和重要性(占71.3%)、
項目申請人的名望(占45.4%)、與項目設置者或管理者的關係(占30.2%)、課題
組是否陣容強大有研究實力(占27.4%)、以往科研成績(占24.6%)。
調查中很多科研人員反映,目前國家級的科研項目往往被部分學術權威或是所謂的
“圈內”人把持,其他科技工作者很難申請到資金支持力度較大的項目。少數人有較多
的科研經費,而大多數人的經費很少。少數擔任行政職務者,或某一領域的權威人士擔
任課題組的負責人,他們的經費使用狀況引起大多數科技工作者的非議,他們的科研結
果也常被認為與投入不相匹配。矛盾由此產生,在部分科研機構內甚至有激化的傾向。
項目申請的時間可能比搞科研的時間多
調查人員說,在科研立項上開展競爭,讓更有能力的科研人員獲得更多的資源和機
會,這是科研體製改革的初衷。可是,過度競爭和競爭機製的不規範,使許多科研人員
將時間、精力投入到申請環節,必然影響課題的實施。
調查中,不少課題組的負責人表示,為了生存,必須耗費很大精力去爭取項目,沒
有更多的時間去做實驗、做研究等。
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科技工作者每年用於科研的時間,平均低於4個月。調查表明,
財政支持項目的申請周期相對較長,在3個月以下能夠申請成功的較為罕見,一年內可以
解決的也隻占60%。
調查人員說,有一個現象令人深思:沒有職稱的人員每年用於科研的時間較為充
裕;有了職稱以後,科研時間變少了;隨著職稱的提升,能用於科研的時間又增加了。
科研項目資助機製單一
調查顯示,被調查的科研人員3年來申請並參與的科研課題,其主要來源排在前麵的
是國家科研計劃(占20.2%)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項目(占19.8%)。
許多科技工作者認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項目的申請方法和程序相對合理,
結果也比較公平,可惜的是我國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隻有一個,並且資助的大多數課題
周期較長,而匹配的資金較少。這從另一個側麵反映出我國科研項目資助機製單一,發
達程度不夠。
課題組曾在互聯網上搜索“基金會”,結果有近千條,但是與科研直接相關的幾乎
沒有,與科技沾邊的也僅占6%~7%。
課題申請難是這樣產生的-一位科研人員的體驗
本報北京10月18日電 (記者 李健) 中國中醫研究所研究員陳飛鬆介紹,一個課題
能否申請成功,涉及3個方麵:課題申請者自身、課題評審專家和課題管理單位。“課題
申請難,3方麵都
有問題。”
“中國的科技工作者缺乏對科技前沿的追蹤,也缺乏相互之間的溝通。很多課題已
經不是前沿課題,或者不符合我國國情,或者和一些已經開展研究的課題重複。這樣的
課題肯定不能申請成功。”陳飛鬆說,“這種盲目申請的現象還是比較多的。”
一個課題申請交上去,相關管理部門會根據課題內容,推薦成立一個評審組,並由
一個專家擔任評審組組長。通常情況下,小的課題項目評審組有5名或者7名專家,大的
課題評審組一般有11名專家。
評審會開始時,管理部門的官員會大致介紹一下本次評審會的情況,然後就由評審
組組長做“主導發言”。這個“主導發言”,是整個評審會的關鍵。參加評審會的其他
專家聽了組長的主導發言後,自然就知道該如何進行評審了,反對組長意見的很少。
所謂的“小圈子”,就在這時候發揮作用。擔任組長的專家,在發言時可能會傾向
於自己的朋友、同事、學生等有各種關係的人,專家們之間也可能相互賣麵子,“這次
甲專家給乙專家的學生在申請課題時開了綠燈,下一次乙專家也會給甲專家的學生開綠
燈。”
還有就是“會前遊說”。原則上說,課題申請者應該不會知道有哪些專家參加評審
會,可實際上,一些人往往還是能夠通過各種途徑,事先獲得參加評審會的專家名單。
陳飛鬆說,國外的科研課題審批也存在“小圈子”現象,不過一些製度性的規定在
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這種事情發生的幾率。國外有這樣兩條規定:一是和課題申請者關係
密切的專家不能參加評審會議,比如申請者的導師、同事、朋友等;二是對於可能堅決
反對的專家,申請者可以向管理部門提出回避申請,但一定要有合理的解釋。
“其實,這些規定在我國也有,遺憾的是沒有真正實行。”陳飛鬆說。
管理部門不能做到立場中立,也是影響評審科學性的一個重要原因。陳飛鬆說,按
照常規,開評審會時,管理部門隻是負責介紹一些基本情況,比如評審會的內容、參加
的專家、會議的規定等等。但現實情況是,管理部門的官員除了介紹一些基本情況外,
往往還會刻意地表達一些帶傾向性的觀點,這些觀點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專家們的評審
工作。
除此之外,還有個課題內容功利性的問題。“在科研經費有限的情況下,一般說
來,應用型、直接關係到國計民生的課題項目,申請會比較容易;而理論研究的基礎型
課題,申請就相對困難了。”陳飛鬆說。
專家:課題申請問題已影響我國科技實力發展
本報北京10月18日電(記者 李健)“凡是有可能引起課題評審專家不舒服的話,我
們都不要說;凡是和課題評審有關的專家我們都要溝通。”
一位準備進行課題申請的醫學博士,申請前最後一次和自己的夥伴討論時這樣說。
他幾乎是用一種悲涼的語氣告訴記者,為了自己的課題,8年時間他向無數個部門提出了
無數次申請。“如果這次還不能申請立項,我將永遠放棄,因為我已經浪費了8年,這輩
子再也耗不下去了。”40歲出頭的他,已有縷縷白發。
這樣的現象,中國科協管理科學研究中心的何國祥教授,曾遇到無數次。在中國科
協發布的2003年《全國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報告》中,何國祥承擔了“科技工作者科研
環境調研報告”的調研和撰寫工作。
“我調研了7個大的研究院所,20多個課題組的負責人。幾乎所有人都跟我說課題申
請難。很多科技工作者早已不堪忍受這樣的壓力,放棄了自己的事業。”
何國祥說,計劃經濟時代,課題項目經費是按照計劃進行分配,不存在競爭。科研
工作引入市場競爭機製後,課題的申請立項和研究工作開始由各個課題組全麵承擔。
每個課題小組都有支配課題經費和管理課題的職能,而對於不同級別、不同實力的
課題組能夠承擔怎樣的相應任務,目前沒有明確界定。
“隻要幾個科技工作者願意,大家可以隨意組合,然後去申請課題,一旦有了課
題,也就有了一大筆可供自己支配的經費。”何國祥說,這樣的課題組,多的也就五六
個老師,少的隻有一兩個老師,其他全是老師們帶的碩士生和博士生。
“兩個人分課題經費和10個人分課題經費差距是顯然的。”為了個人控製更多經
費,課題組出現了越來越小和越來越多的趨勢,“在北京地區,這樣的課題組少說也有
幾千個。”
與課題組越來越多的現實形成反差,課題申請的主要單位隻有兩個,即國家自然科
學基金委員會和科技部。全國各地成千上萬個課題組都可以直接向這兩個部門申請課
題,“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競爭的慘烈是可想而知的。”
這樣的競爭,導致了4個非常嚴重的後果。
第一,很多人通過各種方式和參加評審會的專家取得聯係,希望得到他們的幫助。
在很多課題組科研實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掌握著審批大權的評審專家,往往把項目交
給與自己有關係的人,比如學生、朋友或者同事。
“這種關係的發展,形成了一個個利益小圈子,普通科技工作者如果不認識上麵的
領導,又不屬於某個評審專家的小圈子,申請課題難度很大。”
第二,為了個人利益,很多科研院所的領導都兼任課題組組長。因為隻有到了課題
組才有可能申請課題,也隻有申請到了課題才會有經費。
“這種做法已經引起了基層科技工作者越來越大的不滿。”領導認識的人多,關係
自然也就多,可以比較容易地拿到課題,而普通科技工作者很難同他們競爭。“這種競
爭,從一開始就不公平,不在一個起跑線上。”
第三,“小圈子”現象造成了一些長期申請不到課題的小組,最終隻能放棄或者解
散;同時,通過“小圈子”經常能夠申請到課題的小組,因為課題申請比較容易,也不
會好好珍惜,不好好做課題,“長此以往,我國的科研效率必將越來越低。”
第二,為了個人利益,很多科研院所的領導都兼任課題組組長。因為隻有到了課題
組才有可能申請課題,也隻有申請到了課題才會有經費。
“這種做法已經引起了基層科技工作者越來越大的不滿。”領導認識的人多,關係
自然也就多,可以比較容易地拿到課題,而普通科技工作者很難同他們競爭。“這種競
爭,從一開始就不公平,不在一個起跑線上。”
第三,“小圈子”現象造成了一些長期申請不到課題的小組,最終隻能放棄或者解
散;同時,通過“小圈子”經常能夠申請到課題的小組,因為課題申請比較容易,也不
會好好珍惜,不好好做課題,“長此以往,我國的科研效率必將越來越低。”
第四,課題組越來越小,加之申請課題的科技人員急功近利,影響了一些大課題、
不易完成的“硬骨頭”項目、長期性項目的完成,直接影響到我國科技實力的發展。
何國祥教授建議,國家通過明確競爭的層麵,在一定程度可以緩解上述問題。那些
前瞻性、基礎性和探索性的課題,可以交給課題組去做,讓他們進行一些嚐試和探索,
國家投入的資金也不會很多;應用型的、有產業前景的、大規模的課題,應該至少由科
研所一級的機構負責完成,而更大的課題則由科學院來負責。
6, 【評】
不對啊,招聘的是博士後,來了怎麽成了博導了?
(太平洋)
這裏博士後意思是未來的博士的媽,也即博導。
不久的將來她將升級為博士太後。
(Zzz)
27歲女孩中科院當博導 中科院稱一切按程序招聘
北京晨報訊 (記者 代小琳 實習生廖曉姍)27歲的女孩王秀傑成了中科院遺傳與發
育生物學研究所博士生導師。昨天記者向中科院求證時了解到,王秀傑現在還沒
有正式到崗。“王秀傑再過兩個月才會過來,現在人還在美國。”
“我們一切都是按照程序招聘的。”遺傳所招聘委員會成員左建儒向記者介
紹了關於王秀傑的招聘情況,“我們所去年在國外刊物《Science》上登
了招聘博士後的廣告【方舟子按:登的是“招聘博士後的廣告”,怎麽後來成了
博導?】,之後,我們收到了70多份申請。招聘委員會篩選後,進行了為期兩天
的初試。然後,所有招聘委員會的人員無記名投票。我們通過的標準是三分之二
的得票率。”“我們最後定下四五個人,王秀傑是其中的一個。”
記者看到了王秀傑的簡曆:2000年獲香港科技大學生物化學碩士學位,2004
年獲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生物信息學博士學位,同年在洛克菲勒大學從事博士後研
究。2004年度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
遺傳所的研究人員說,王秀傑可能是所裏最年輕的博導。
(XYS20041028)
7,也評“27歲女孩”王秀傑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
Cloudy Wood評:
這倒沒有什麽可以打假的,都是響當當的大學,可以查的文獻。
令人遺憾的是,作為一個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的學者,她卻隻發了兩篇論文(如
果不算那個貢獻不大的第四作者文章),而且和她當前研究有關的更隻有一篇,
偏偏這一篇,是發表在一個網絡雜誌上的(http://www.genomebiology.com/)。
雖然她的那篇網絡雜誌的文章是經過Peer Review,卻不能擺脫同行對此種論文
之低水平的懷疑。
我們可以猜測,這位博士應該是個很聰明而且曾經很努力的人。她在香港兩年就
能發表一篇JBC的文章,可見她當時是很優秀的。我想那也是她能夠進入洛克菲
勒大學的原因。我不想評價她在洛克菲勒大學的表現,但是,她以這樣的表現
(沒有什麽科研成果而且剛剛畢業)就能入選中科院百人計劃,實在令人不屑中
科院的眼光。唯一可以解釋的是,她所做的研究,所謂的生物信息學,雖然在美
國已經被稱為“就要絕種的學科”,在中國,還是滿熱門的。
可歎!
afa評:
招聘王博導的人是天才。
王博導一定不是天才,搞生物信息學的,要是天才的話,發表的文章會有一大串,
要不就是在影響因子比較高一些(例如>5.0)的刊物上有一些文章。偶一研究生
同學在中科院XX動物研究所,搞什麽結構預測,碩博連讀五年發了五六篇第一作
者SCI文章。所以,這隻能證明招聘王博導的人是天才。
(XYS20041028)
7,1977年出生,剛剛博士畢業的王秀傑成為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博士生導師。昨天,本報獨家刊出該消息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不少網友對此提出質疑。
記者了解到,王秀傑將在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下屬的生物信息中心工作。該中心設兩個研究小組,王秀傑是其中一個組的負責人,該組目前隻有王秀傑一個人。而且該中心到現在還沒有正式成立。網上的質疑主要有:“27歲就當博導,這太離譜了”,“博士一畢業就做博導,天大的笑話”,“是不是中科院為了盡快申報生物信息中心而草率行事”,還有人懷疑是不是因為中科院此項目人才缺乏才會“降格錄取博導”。
昨天,記者致電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招聘委員會有關人士,他們表示:“我們知道網上有不少議論,但我們問心無愧。招聘完全是公平的。但現在評價她還為時過早,我們希望等她做出成績之後再來判斷。如果博導不合格,我們所還會淘汰。”
“王秀傑被評為博導,經過了我們院裏備案。”中科院培養辦有關人士說。“中科院評審博導標準和一般高校不完全相同。由於各研究所科研水平參差不齊,因此評博導的標準存在差異。而且有的研究所就有評選權,但要向中科院備案。印象中,我們院裏30歲以下的博導不乏其人。”
記者就北京高校博導的評審和年齡問題進行采訪得知,高校對於博士生導師的評審標準要求曆來較高,27歲的博導可謂少見。記者了解到,其他高校都對27歲就當博導感覺“不可思議”。北京大學學位辦表示,按國家規定,必須是正教授才有資格參加博導評選,北大最近兩年也開始在一些副教授中評選博導。北大的博導都在30歲以上。晨報記者 代小琳
27歲女孩博士畢業就當博導
本報訊 一位年僅27歲的女孩王秀傑成為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博士生導師。27日,記者向中科院求證時了解到,王秀傑現在還沒有正式到崗。
“我們一切都是按照程序招聘的。”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招聘委員會成員左建儒向記者介紹了關於王秀傑的招聘情況:“我們所去年在國外刊物《Science》上登了招聘博士後的廣告。之後,我們收到了包括王秀傑在內的70多份申請。招聘委員會篩選後,進行了為期兩天的初試。然後,所有招聘委員會的人員無記名投票。我們通過的標準是2/3的得票率。”左建儒說,我們最後招了四五個人,王秀傑是其中一個。
記者看到了關於王秀傑的簡曆:1977年出生,1998年獲南開大學生物學學士學位,2000年獲香港科技大學生物化學碩士學位,2004年獲美國洛克菲勒大學(TheRockefellerUniversity)生物信息學博士學位,同年在洛克菲勒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2004年度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
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說,王秀傑將在該所中心下屬的生物信息中心工作。王秀傑可能是所裏最年輕的博導。而且,王秀傑肯定會帶學生。據了解,該中心一共下設兩個研究小組,王秀傑是其中一個組的負責人,而該組目前隻有王秀傑一個人。
北京大學學位辦同誌告訴記者,按國家規定,必須是正教授才有資格參加博導評選,北大最近兩年也開始在一些副教授中評選博導。北大的博導都在三十歲以上。社科院則表示,隻有正研究員或具有正高職稱的人才具有評審資格。社科院的博導一般都四五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