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煮酒論史]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2012-08-12 09:17:40) 下一個
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簡稱紅四軍。軍史上同期有3支紅四軍。第一支是朱德、毛澤東領導的井岡山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第二支是賀龍領導的湘鄂西紅四軍。第三支是鄂豫皖紅四軍。

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 簡介
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簡稱“紅四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軍有3個第四軍:①井岡山紅四軍。1928年6月,由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改稱。後參加中央蘇區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次反“圍剿”等,1933年6月縮編為第一軍團第二師②湘鄂西“紅四軍”。1928年7月,湘西北桑植起義武裝改編為工農革命軍第四軍,1930年7月改為第二軍。③鄂豫皖紅四軍。1931年1月由紅軍第一、第十五軍合編。成立後,參加鄂豫皖蘇區第二、第三、第四次反“圍剿”、長征等作戰。1937年8月,改編為八路軍第三八五旅。

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 詳述

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簡稱紅四軍。軍史上同期有3支紅四軍。

第一支紅四軍

第一支是朱德、毛澤東領導的井岡山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1928年4月28日,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部隊餘部和湘南起義農軍與毛澤東率領的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在井岡山的寧岡會師。根據湘南特委的決定,“朱、毛兩部合編為第四軍,由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王爾琢任參謀長,陳毅任政治部主任。朱部編為第十師,毛部編為第十一師,湘南各縣農軍編入兩師中。朱兼十師師長,宛希先任黨代表;毛兼第十一師師長,何挺穎任黨代表”。兩個師下轄5個團:十師轄二十八團、二十九團;十一師轄三十一團、三十二團、三十三團。不久,成立紅軍十三師,陳毅改任師長,下轄第三十四團、三十五團、三十六團。全軍兵力約萬人,槍3000餘支。1928年5月25日,改稱為紅軍第四軍。此時,取消了師的番號,紅四軍下轄4個團及1個教導大隊。全軍共6000餘人。1930年6月中旬,紅四軍編入紅一軍團,轄十師、十一師和十二師。8月,隨軍紅四軍軍長朱德團編入紅一方麵軍序列。1932年底,紅一方麵軍撤銷軍的建製,紅四軍番號撤銷,部隊於1933年6月合編為紅一軍團第二師。1937年8月紅二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115師343旅685團,1938年擴編為八路軍蘇魯豫支隊,1941年改編為新四軍3師7旅,1946年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6縱16 師,1949年改編為解放軍43軍127師。


中央蘇區紅四軍曆任主官:

軍長:朱德、林彪、王良 

政委(黨代表):毛澤東、羅榮桓、羅瑞卿

參謀長:王爾琢、袁文才、朱雲卿

政治部主任:陳毅、劉安恭紅四軍黨代表毛澤東

第二支紅四軍

第二支是賀龍領導的湘鄂西紅四軍。 1928年3月上旬,周逸群、賀龍等到達桑植洪家關,領導武裝鬥爭,建立遊擊隊。至月底,遊擊隊總人數達3000餘。隨即打起工農革命軍第四軍的旗幟,並進占了桑植縣城。4月初,部隊未及整頓,遭敵軍數次進攻,大部潰散,賀龍和周逸群也被敵隔開,聯係受阻。接著,賀龍親往桑植鶴峰邊界之紅土坪一帶收集散部三四百人重組革命軍。6月間猛增至1500餘人。7月,奉湖南省委指示撤銷湘西北特委,成立以賀龍為書記的湘西前敵委員會,並將部隊改編為工農革命軍第四軍。軍長賀龍,政治委員惲代英(未到職),參謀長黃鼇。下轄第一師,賀錦齋任師長,張一鳴任黨代表;此外,有文南浦、賀桂如、賀佩卿、劉玉階等人率領的4 個支隊。全軍共1500餘人。紅四軍的成立,標誌著湘鄂邊革命根據地的初步形成。1930年7月,紅四軍與鄂西之紅六軍在公安縣會師,改稱紅二軍。

第三支紅四軍

第三支是鄂豫皖紅四軍。1931年1月中旬,紅一軍與紅十五軍在商南長竹園會合後,隨即將兩軍合編,改稱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軍長鄺繼勳,政治委員餘篤三,參謀長徐向前,政治部主任曹大駿。原紅一軍第一師與紅十五軍第一團合編為第十師,師長蔡申熙,政治委員陳奇,副師長劉英;原紅一軍第二師與紅十五軍第三團合編為第十一師,師長許繼慎,政治委員龐永俊,副師長周維炯。全軍共約1.25萬餘人。4月,由鄂豫皖蘇區紅軍中央教導第二師和鄂東警衛第二團合編為第十二師,師長許繼慎,政治委員龐永俊;周維炯升任十一師師長。1931年11月上旬,紅四軍與紅二十五軍共同組成紅四方麵軍。1933年7月上旬,紅四軍3個師擴編為紅四軍、三十一軍、九軍。紅十師成為擴編後的紅四軍。

這三個紅四軍,在紅軍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後來發展成的紅軍三大方麵軍,實際上就是分別在這三個紅四軍基礎上逐步形成的。

1936年底,紅一方麵軍,紅二方麵軍,紅四方麵軍會師,隨後成立了前敵總指揮部,對紅軍進行了整編,整編後第四軍歸前敵總指揮部指揮,此時第四軍序列如下:

軍長:陳再道

政委:王宏坤

參謀長:耿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