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半老徐娘”的由來

(2012-01-10 12:54:39) 下一個



國人常用“半老徐娘”一詞形容風韻猶存的中年婦女,然而當今女人很會打扮,即使年過四旬,看上去一個個如三十左右的風流少婦,一點也不顯老的樣子。

“半老徐娘”一詞的由來,當源於中國曆史上南北朝的蕭梁時代,具體指的是梁朝皇室貴婦徐昭佩其人。徐昭佩可謂出自高門大戶,其祖父徐孝嗣曾在蕭齊朝做過太尉,被封為枝江公。其父徐緄仕在蕭梁朝曾任侍中、信武將軍。梁武帝天監十六年(518),徐昭佩被納為皇子、湘東王蕭繹(即後來的梁元帝)為王妃。

徐昭佩貴為王妃,但她對自己的夫君並不滿意,因為她的丈夫蕭繹是個“獨眼龍”,用今天的話說是殘疾人。為表達對自己丈夫的不滿,她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發泄:在蕭繹外出時,她便在家中以脂粉塗抹半邊臉蛋,當蕭繹回到家中,便以“半麵妝”來“迎接”丈夫,借以諷刺丈夫的身殘。大概是蕭繹因自身缺陷,又礙於夫妻情分,對妻子行為沒有抱怨,這非但沒有讓徐昭佩有所反思與收斂,反而更加放肆。

除了用“半麵妝”諷刺丈夫,徐昭佩還給丈夫蕭繹戴了多頂綠帽子。她的情人之一暨季江曾公開誇她:“柏直狗雖老猶能獵,蕭溧陽馬雖老猶駿,徐娘雖老猶尚多情。”“半老徐娘”一詞就典出這裏。徐昭佩的放浪出軌,使蕭繹忍無可忍,便逼令她自盡。給丈夫戴了多頂綠帽子的徐昭佩,“知不免,乃投井死”。

徐昭佩雖死,但她的情人暨季江的那一句名言“徐娘雖老猶尚多情”卻廣為流傳。暨季江這句話給人的印象是:徐昭佩是一個韻味十足、魅力四射的美婦人,人們便給徐昭佩打上了一個“中年美女”的標簽。此後的近1500年時間,她一直享有這種“德雖臭貌卻美”的名聲。

明人楊慎在《升庵詩話》中曾載無名氏的詩道:“丫頭花鈿滿麵,不及徐妃半妝。”以此來形容半妝且半老的徐昭佩,貌美竟然勝過了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另外,徐昭佩還特別能喝酒,而且一喝必醉。每次徐昭佩都會以“帝(蕭繹)還房,必吐衣中”這種惡心的方式,使丈夫不得近身。這種失德潑婦有誰喜歡?難怪蕭繹賜她自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石假裝 回複 悄悄話 不喜歡喝酒的女人。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