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男人的身高,是我們的“處女情結”嗎?(轉載)

(2011-12-02 09:31:12) 下一個


人的心最是靠不住,最是容易變。舉個例子,男人的處女情結,前段時間網上熱烈討論了的。結果呢,這麽頑固的價值信條,三搞兩不搞的,就失守了。有處女情結的男人,很快就被搞到不明不白、不尷不尬的位置上去了,不敢在女人麵前申斥自己的主張了。因為很容易引火燒身,把自己弄到全國共誅之、全民共討之的不利處境。所以,許多秉持處女信條的男孩子,雖然不服,也隻能暗裏保留個人意見。

聰明一點的,都趕緊自覺地修正了那個“錯誤的”、“不人道的”、“歧視性的”價值信條,處女的問題先放一放。對待女友或妻子的態度也校正過來了:反正都不是處女了,弄個好一點的是正經。處女的心結完全根除了沒有?很難根除,但不得不退居二線,變成這樣的小九九了:遇到處女的時候再那啥,補回自己的損失。因為平均下來,人均一個處女,這是確定的。所以,要不要是一回事,破一個處女,這個虧空,遲早總是還要補上——你看看,我們的心,就有這麽聰明。

在抗戰處女情結的戰鬥中,我是出過力的,寫過長篇大作。原以為這個事情就這麽結了,誰知道又出來個新的“處女情結”。哎呀呀。情況是這樣的——新浪網女性頻道的編輯小白兔給我出個題目,說,一位女網友給他們留言,“男人的'處女情結’一直為大家所關注,仿佛是男人一道過不去的關卡,整個男性群體都和這個情結鬥爭了多年。那麽,女人對於男人的'處女情結’是什麽?男人的'身高’就是女人的'處女情結’”。

小白兔舉例說,一個女生說男友身高隻有163,很鬱悶。網友們對此女生的意見進行了強烈反對和抗議。您的意見如何——小白兔給我出了這個題目。沒辦法,這就叫按下葫蘆浮起瓢。那我說說我的意見。我講兩點意見。

第一,爭論是非沒有意義。我認為,要對問題有更深入的認識,不妨換個提法。把問題換個角度提出來:找個矮個子男人,怎麽樣高高興興?對這個問題,我認為,解決起來並不難。

找個矮個人男人,問題有沒有?有。真有假有?真有。帶到哪兒去,跟別人家男人一比,那就是矮一頭。看著都不舒服,別扭。沒麵子。即便他在床上生龍活虎,精力充沛,動作敏捷,身手矯健,那也不行,總覺得哪兒不對。心裏有疙瘩,怎麽弄都覺得差點兒意思。親戚朋友同學同事的眼光,也都看到這個了。雖然他們不說,但是比說了還不好受。形象問題啊,門麵啊。你說,哪能不出門啊對不對?

所以我說這個別扭是真實存在。久而久之,導致情誌障礙。難免自怨自艾:世界上那麽多男人,我找誰不好?非找這麽矮的?真是窩火。這個感覺,並不是過了三次就輕了一點,沒有。就跟糖一樣,頭一回吃是甜的,吃了一輩子,還是甜的。邊際遞減效益對這個事不起作用。灰塵不掃,它不會自己跑掉。不但不跑掉,還越積越厚。

身高情結,對不對?沒有什麽對不對。也可以說,原來是對的,現在不對了。這個理說起來就長了,這裏不展開說了。篇幅問題,咱們隻說辦法,不說原因。什麽叫原因,什麽叫辦法?比如說感冒,淋雨是原因,而用熱水泡腳、用紅糖煮薑湯喝是辦法。

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對不對不是問題的核心,談論對不對,也根本不解決問題。她就是不舒服,你罵她一頓、打她一頓,當時感覺舒爽不少,真是痛快淋漓盡,但是治標不治本,心裏那個“惑”並沒有完全解開。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情結”,是“惑”之大者。是結石,是水垢。怎麽辦?

第二,找個背景,使高女矮男合理化。這是解惑的簡單辦法。原理很簡單:人的心理是後天建構的,是可以重塑的。我的辦法,不是讓高女甩掉矮男,而是把她心理的那個障礙給理順過來。雖是高女矮男,一樣相得益彰,琴和瑟合,花好月圓。

人是群的動物,人的本質是“群”。個頭高矮的好壞,主要也是在“群”的背景下發生作用,所以,開藥方離不開“群”。

對於“群”的作用,我有體會:我有一幫同學,高中同班同學,考到北京來的,十幾個,一半都離了,娶了新的。大家在一起的時候,都覺得彼此壯了膽,離了很正常。倒是另一半沒有離的,顯得不是那麽理直氣壯,好像是落了伍似的。你說這是什麽世道?所以說嘛,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知道這個,事情就好辦了。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入手解決問題。一個是觀念層麵,做點矯正。學過眼科學的知道,人剛出生的時候,看東西是倒的,但是很快就調節過來了。大腦本身有這個機製。誰也扭曲和改造不了世界,所以改造自身是一個好辦法。自己覺得舒服就好啊。具體做法呢?找一些材料,比如曆史名人。拿破侖啦,鄧小平啦,個頭不高,而智慧確實超群。凡是個頭高的站在他們麵前,一個個顯得那麽矮小,那麽不協調,那麽傻大粗笨。作為老婆,作為情人,作為他的女人,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瞬間傳遍全身。恰如《老殘遊記》中王小玉說書,使人聽了,“好像吃了人參果,渾身三萬六千個毛孔無一不慰貼”。

觀念層麵找到了合理性和優越感,這還不能算,在實踐當中還要建立自己的“群”。怎麽做?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現代社會,公民社會,就是一個個的小群組成的功能單位。最有生命力的單位,就是一個個的群。一個個的小社會。一個個朋友圈子,人數不用很多,三五對,十對八對,足矣。圈子很重要啊。我在召集中國青年性學論壇的時候,就提出一個口號說:“先有一個圈子,後有一個時代。”

有了這幫人,咱就可以先來“扭曲”自己,再去“扭曲”別人了。正所謂,以酒為漿,以妄為常。弄一個圈子,大家彼此加強這個信息,彼此溫暖,彼此壯膽。在一起活動三五次,這個視角就扭轉過來了:他們怎麽搞的?怎麽還把那麽高的男朋友往外帶?老土,沒辦法,不可救藥。見了原來沾沾自喜的女同學、女朋友,就可以當麵鄙視她們:怎麽搞的?還沒有換啊?還把你們家傻大粗笨往外帶啊?你可以一邊抱著老公,一邊同情地說:現在是女權時代,是女主動時代,你那個那麽粗笨,你怎麽抱嗎?

如此這般,矮男人很快成了搶手貨,炙手可熱。小個子男人,胸脯全都挺起來了,事情就這樣成了——自信最美麗。這樣,也就回到了事實真相——事實上,個子小一點,男人的自卑、女人的不快,原無必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