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領導需要力:思考力、決策力、信念力(轉載)

(2011-12-06 09:25:34) 下一個



領導需要力:思考力、決策力、信念力

總裁網 作者:王若文

老板是企業的領導者也是管理者,除了管理能力,還應該有領導力。領導力如果從情境領導來說至多是一種方法,無異於管理。但老板必須有領導力,而非管理力,或者說領導力才體現老板的價值。

老板的領導力主要體現在思考力、決策力、信念力、概念力、人文力、說服力、信任力、激情力、本事力與人格魅力。

一、思考力。老板是企業的頭,有思想就是領導者,無思想就是管理者。老板必須有思想,這就是思考力。企業文化誕生於一個基於企業主創人即老板的童話世界,規定企業什麽該為、什麽不該為,因此而產生企業的戰略,思想和思考就決定企業會朝什麽方向走以及能走多遠。沒有思考力的老板就隻知道跟風、模仿、抄襲,而有獨立思考力的老板才懂得審時度勢、獨辟蹊徑,成就霸業。

二、決策力。企業有了目標就要進行決策,以便定出一個方針來實現這個目標,這就是決策。不會決策的老板做到哪裏算哪裏,會決策的老板總是有思路、有方法、有步驟、有策略,即有好的決策。決策是戰略投資勝利的保障,是企業經營的指導方針,可見老板的決策力是何等重要。

三、信念力。做企業,三年知進退、十年見高低,開弓沒有回頭箭。在經營過程中,一定會碰到很多預見不到困難和問題,需要堅持;在進行投資和融資的過程中,拚的是意誌,這些就是信念。一個沒有信念力的老板,是朝令夕改的,是不能堅持到底的,是左右搖晃的,是失敗的。做老板不能沒有魄力、霸氣,在某種程度上說,魄力與霸氣就是信念力。

四、概念力。老板交代工作任務,需要有清晰的指令,有抽象的、提綱揭領、綱舉目張的表達能力,這就是概念能力。沒有概念能力的,表達是含糊的,是不能捕捉關鍵要素的,是不能接受和釋放關鍵信息的,是層次與條理不清晰的,是邏輯混亂的,結果是讓內部與外部的合作者陷入痛苦與沼澤的。

五、人文力。人文力就是關係力。老板要成就事業就必須有良好的社會關係網,社會關係靠同學或戰友、靠家庭背景、靠首長推薦,但一個不善於搞關係的人是不會重視這些關係來源的,隻能閉門造車。現在是關係社會,是團隊互動的社會,是利益共享的社會,老板就必須會發展關係。

六、說服力。老板的夢想靠大家一起來實現,而遇到困難或問題的時候,就需要有良好的解說能力,不僅能以大家的意誌為意誌,還善於把自己的意誌轉化為大家的意誌,這就需要老板有良好的說服力。說服力需要思辨力支撐,將老板慧眼所識用不同的平常語言與不同的人都一致達成共識。

七、信任力。老板對外需要獲得社會、組織、行業協會、金融機構對他的信任,對內需要被員工信任以及讓員工獲得自己的信任,獲得信任的能力就是信任力。信任是合作的前提與基礎,沒有信任,即使再有能力,也隻能單打獨鬥,成就不了事業。

八、激情力。老板的事業需要眾人拾柴,才能火焰高。如何影響群體、激發大家的熱情,靠的就是激情力。凡是有激情的老板,都會有眾多的信徒跟隨,否則就隻能因為蔫巴而成為孤家寡人,事業沒有夥伴,難以成就或者永遠都做不大。

九、本事力。很多老板很有能力,但隻能夠做出一些成績或者成就,但難以成就事業,就是因為沒有本事。中國人相信人的本事,而不相信人的能力,而有能力的人往往又很牛,但就是不能成就事情,因為本事涵蓋能力,所以老板的本事力很重要。能力僅僅代表一種勝任能力,而本事代表能把事情做成功。企業會不會成功,就看老板有多少資源,而獲取起源的能力看的是本事。

十、人格魅力。作為老板,要主動讓人了解、被人理解、受人追捧,讓群體跟隨並樂意追隨,靠的就是個人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離不開以上九力,但還需要個人德行如愛心、謙卑、憐憫、氣魄等組成。沒有人格魅力的老板,員工是不會久留在他的身邊的,有員工也隻能是走馬燈似的換來換去,結果是事業沒有穩定的團隊與根基。

作為老板,悟此十力,宏此十力,方可成就事業,必將奠定企業霸主地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