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生存哲學成全了誰?
程萬軍
“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這是曹操的生存哲學,也是典型的“真小人”人生觀。它屬於 “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自古以來,被曆代“真小人”領袖們信奉踐行。但是,真小人的克星,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超級真小人。一生不吃虧的曹操做夢也沒料到,辛辛苦苦忙了大半輩子打下的天下,卻白白給他人做了嫁衣。
為什麽司馬家族會終結曹魏天下,成為曹氏家族的克星?這要從曹操哲學對司馬懿的影響說起。
司馬懿的出山,與諸葛亮不同,他不是被請出來的,而是被逼出來的。劉備三請諸葛亮,曹操兩逼司馬懿。由此可見劉備與曹操的兩種為人,也可見司馬懿並非心悅誠服地想輔佐曹操,曹操脅迫司馬懿“從了”自己。
曹操用人“唯才是舉”,不問出處,但是他行事沒有道德的底線,把人才僅僅視為一種道具,從徐庶到許攸,由楊修至司馬懿,隻要是人才,都會得到曹操重用,但是,這些人才的命運也隨著曹公的需要而跌宕起伏,甚至稀裏糊塗地付出生命。救命恩人呂伯奢,無罪被斬的押糧官,用完就殺的許攸,“死在夢中”的侍者,恃才放曠的楊修,他們死不瞑目,紛紛成為曹操踐行“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的無理犧牲品。
許攸與楊修之死,司馬懿或有所耳聞或看在眼裏,一定會在心中激起強烈反應,雖然他表麵上仍然不動聲色,但曹公可從不可靠——大概才是剛出道的司馬懿最最真實的心語。
司馬懿在曹操身邊,從“文學掾”一直做到“丞相主薄”,也就是“文聯辦事員”到“國務院秘書長”。耳濡目染如同言傳身教,不能不在這個正在奠定人生觀的年輕人心上打下深深烙印,“聰亮明允”的他一旦信奉起主公的生存哲學來,則青出於藍勝於藍,“內忌而外寬,猜忌多權變”成為同僚對他的公認評價。
曹操晚年,三分天下已成定局,他手下的智囊不是夭亡,就是退化,出現了青黃不接的狀況。此時的司馬懿,不時冒出高人一籌的謀略,經天緯地之才擋都擋不住。曹操實行的“軍屯”創舉就是司馬懿的主意。這永久性地解決了軍隊的吃飯問題。再如魏吳聯手圍剿關羽之計,也始自司馬懿。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時,嚇得曹操直想遷都逃走,是司馬懿看出關羽的軟肋,力阻曹操退卻,聯動孫權施以合圍,最後斬殺關羽。
這是晚年曹操取得的最後一次軍事勝利,司馬懿擔當了“總策劃”的角色。曹操早就應該看出,這個“總策劃”的風格和自己如出一轍,但司馬懿的利用價值遠遠大過腐儒許攸與楊修,新老交替的曹家正用得上,操殺之不得。
臨終前的曹操,對長子曹丕道出對司馬懿的評價,以及用與防的矛盾心情。“剛斷英特,聰亮明允”是正麵評價,負麵評價則是“難眩以偽”。
延伸開來,就是“此人城府太深、野心太大、心機太多、手段太毒。”——這豈不正是曹操的克隆嗎?晚年曹操雖然看出司馬懿和自己一樣,不是一個甘為臣下的人,但是猶如後來“唐太宗提醒兒子提防武則天”一樣,始作俑者,其實正是他們自己。正是他們利用並開啟了“潘多拉之盒”,才給後代埋下隱患。
曹丕廢漢自立為帝後,雖然其父叮嚀言猶在耳,但對“老師”司馬懿還是重用有加,曹丕之後的曹睿曹芳階段,已經達到不用司馬懿就玩不轉的地步。待到司馬懿率領兩個兒子發動政變時,曹家皇室業已無還手之力。
司馬懿的成功,除了其經天緯地之才,就是因為沿用了曹操的生存哲學—— 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以及“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從生存哲學而論,可以說,司馬懿是曹操的“升級版”。
而司馬懿與他的軍事對手諸葛亮的最大不同,也正是生存哲學的差距。諸葛亮學的是為臣之道,而司馬懿諳習的是帝王之道。
《三國演義》講述,司馬懿臨死前,囑咐兩個兒子司馬師司馬昭:“吾事魏曆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極矣。人皆以吾有異誌,吾何敢焉。吾死之後,汝二人善事主人,勿生他意,負我清名。但有違者,乃大不孝之人也!”
這段描述,表明司馬懿臨死都無二心,卻似對司馬懿的美化,即便有之,也不過是掩人耳目而己。以司馬懿的野心,決不會甘心“位極人臣”而已,司馬氏以晉代魏,絕非兒孫之力所能及。真正奠定以晉代魏“主旋律”的,正是司馬懿發動的那場政變。
所以,司馬懿臨死時對兩個兒子說的“私房話”,一定少不了“帝王之道”的授予——走自己的路,握最高的權,讓大臣們說去吧。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師出曹操哲學的司馬家族上上下下更加信奉“真小人”生存哲學——輕視信義,隻重實力。接下來的“司馬二代”在把握最高權力上比老爹有過之而無不及,待到“司馬三代”,魏國君臣已經隻認晉王,不認魏帝了。
曹魏的末代時光,“真小人”曆史大輪回。曹操的孫子曹奐領教了什麽叫做“超級真小人”,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用逼他下跪禪位的方式來“反哺”,曹爺爺的“真小人”行徑被司馬孫子生生又演繹了一番!其“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的反治,豈非虎狼一般的血淋淋!
烏賊的最大本事是“噴墨”,烏賊的“墨汁”裏含有毒素,誰的“墨汁”多,就愈顯誰強大。曹魏之司馬家族正可謂一代更比一代毒、一代更比一代強的“三代烏賊”。
“三代烏賊”司馬氏,學習曹操好榜樣,“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終於克死了曹操的後代,克掉了曹家天下。“真小人”的精神領袖曹操若在天有靈,會不會對司馬氏的作為大加歎服,又會不會對自己人生觀的負麵影響有所悔悟呢?
“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此人生觀的發明人曹孟德,成全了賊臣、坑了自己的子孫,猶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不亦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