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上課了:一位教授的幽默智慧課堂15(轉載)

(2011-11-17 13:50:53) 下一個



第七講 農業神話與農民文化(Ⅰ)

二、 重農抑商的傳統政策及其後遺症

1、 重農抑商的傳統政策

中國的統治者曆來最善於講政治,知道農業的教化作用,所以起勁的鼓勵農民附著在土地上,為此,不惜把老農提到老二的地位,所謂的士、農、工、商。依我看,統治者藏了一手,應該是仕、士、農、工、商才對,因為士隻是仕的預備隊嘛。

中國的士都是朝前看的,絕不朝後看。即使朝後看,那也是給老農們喊加油的。而他們自己,並不喜歡勞動。孔家老二不但自己不種莊稼,還特反對學生們種。攀遲問"稼"與"圃",孔家老二就背後嘀咕這學生是小人。孔家老二還特小資,"席不正,不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沒想到亞聖孟子比前輩還要裝嫩,幹脆連廚師與屠夫都視作小人了,說:君子遠庖廚。有種,亞聖同誌應該再接再厲地提倡:君子不吃飯!

君子可以遠庖廚,可小人不行,所以孟子見梁惠王,提出了自己專為小人們設計的小食堂計劃-"使黎民不饑不寒":"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小的時候,我家喂過豬,我的理想是:豬喂得越胖越好。所以說,對人來講,吃飽並不是最高理想,所以孟子又給梁首長畫了一張小康藍圖:每家都有五畝宅地,住房周圍種桑養蠶,50歲以上的人可以穿綢。每年養一些雞、狗、豬,70歲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吃了(忽忽,估計那時候藍天六必治就上市了吧,所以七十歲的人牙好胃口也好)。每家再有一百畝地,八口之家就可以吃飽了。

說來說去,那時跟我們現在的任務一樣:解決溫飽問題。農業雖然有政治教化作用,但其經濟功能是首要的。所以統治者兩手都抓兩手都硬。賈誼更是連蒙帶嚇唬: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夫不織,或受之饑。至於商業,在統治者眼裏,壞處大大的:

其一,商業是破壞和損耗社會財富的根源。一個農民,如果不老老實實的種田,在統治者眼裏,就有政治問題了。

其二,商業會導致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影響社會穩定之大局,妨害以德治國。<呂覽.上農>雲:"舍農而事末則不令,不令則不可以守,不可以戰。民舍本而事末則其產約,其產約則輕遷徒,則國家有患,皆有遠誌,無有居心"。又雲:"民舍本而事末則好智,好智則多詐,多詐則巧法令,以是為非,以非為是"。

重農,農民尚被士視作小人,商人更慘了,被呼作賤人。孟子更是在<公孫醜>篇裏把大商人呼作"賤丈夫"。聖人們以德治國,社會風氣很端正,大家集體歧視、羞辱商人。明朱元璋時代,命令農家子弟可以穿綢紬紗絹布,而商股之家則隻可穿布。盡管我們想象不出農家子弟們在鋤禾的時候是如何著絲穿綢的,但其碼有這麽個名譽上的權利,猶如我們現在擁有的選舉權,挺振奮人心的。

秦漢時期,實行市籍製。工商業者另立戶籍,被打入另冊。凡在籍者,身份低於一般編戶齊民。一代有市籍,三代失去自由。約類似於毛氏王朝的黑五類,一人有色,全家皆黑,低人一等啊,不但上學進工廠不行,就連悼念毛太祖的權利都沒有。晉朝時,將羞辱商人的方法抬到極至,商人必需頭上纏巾,將自己的姓名題寫在額頭上,穿鞋不能一色,一腳穿白,另一腳著黑。約等於毛氏王朝的陰陽頭,掛牌遊行,嘴裏喊著:我,王老五,不是好人,在集上賣雞蛋,還賣小板凳,我有罪哦...

2、重農抑商的後遺症。

第一,無商不奸無奸不商的傳統觀念深入人心。毛皇帝廢除商業,估計是覺得商業是賤人才幹的活兒,想讓無產者們高貴起來,所以不惜殺雞取卵,大割資本主義尾巴。割到最後,皇上都沒有紅燒肉吃了,不知怎麽搞的,又勒令每戶農家必養一頭豬。百姓們都餓得哇哇叫,誰有東西喂豬啊。無奈,生產隊裏隻好把豬提升到人的位置,分紅白蘿卜,白菜紅薯時,都有豬的一份。到我小時候,這革命傳統依然保留了下來。當然,有時候分些精品,比如小麥,可能就沒有豬的份兒了,但鄉親們總不放心,每次領東西總問:這回有豬的沒有?等問清了,才知道如何報人口,再盯著隊裏的秤,看給得夠不夠。但笑話就多了,鄰居王三小第一次幫家裏領東西,隊長看他眼生,問:誰家?三小說:王大孬家。隊長問:您家幾口?王三小格嘣脆地答:連豬六口!成人們一聽,就格格的笑,好象自己家沒豬似的。總之,這笑話多了,人們也麻木了,大人們也經常報個連豬幾口。領袖的意思,一大二公,本意是想提升國民的境界,沒想到,事與願違,人倒黴,人不人,鬼不鬼的。豬也跟著倒黴,豬不豬,人不人的。如今,中國商界裏的假冒偽劣、偷稅漏稅、投機倒把、違規操作的現象也太普遍了,普遍到違反商界公德成為一種社會常識。骨子裏,估計大家皆以為,這才是商人呢。這導致中國商界裏一個不好的現象,商人信譽不好,並不影響他的生意,相反,越不講信譽,他越掙錢!如今,中國的大款們似乎揚眉吐氣了,那是西方和平演變的結果。不信,問一下當初的個體戶們是如何挺下來的,不容易啊!

第二, 農民理想與農業思維症

老婆孩子熱炕頭,是所有傳統中國農民的理想生活方式。當然,前提條件是吃飽,當然吃不飽也可以,最低要求是別餓壞。有個笑話,說一個農夫與自己的妻在炕頭上暢談理想。農婦說,我想當皇後娘娘,每天早上一睜眼,就叫丫環:大姐,給俺拿塊柿餅吃!農夫說,我想當皇上,每天早上喝一碗熱騰騰的豆腐腦,多美啊。農婦一聽,急了,踹農夫一腳:死鬼,想得美,你要喝豆腐腦,那我不得每天早上起來給你磨豆嗎?
聽了這笑話,笑不出來的。惡劣的生存環境下,愚夫愚婦們連美夢都做不出來的。當然,也有做得差不多的,比如劉季同誌與項籍同誌。始皇出巡的威風,不幸讓兩個傻小子看到了,劉季曰:大丈夫當如此也!項籍曰:彼可取而代之!而悟空,堪稱是中國農民的形象代言人: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
如果這理想實現不了,那麽農民們也不急:不患寡隻患不均,要餓大家都餓,那才是理想社會。農民的理想,決定了農民們看什麽,都是農民眼光。而那個藐視天下群雄,掰著手指頭數風流人物,數來又數去,隻有我自己的毛太祖,正因為明白農民的心思,才會在站穩腳跟後,馬上實現自己的小農理想:全國支幾口大鍋,全國變成幾家大食堂,大家一個鍋裏吃飯,我喝稀的,您們就別想喝稠的,大家同喜。對內是以糧為綱,對外是深挖洞廣積糧,備戰備荒為人民。一個新生的,遠比資本主義格調高的社會主義國家,整天想的就是挖洞埋糧,奇怪麽?不奇怪!因為農民領袖充其量隻是個大地主,他的思維,當然是純農業思維:整個天下都是他的地,而這地,越多越好。所以,曆代帝王都鼓勵大家墾荒,到康熙時,就發愁了,發現人越來越多,可墾之地卻越來越少。毛太祖膽子大,敢下五洋捉老鱉,敢上月球種大豆,敢叫日月換新顏,敢叫山林變禿頭。總之,毀林造田,填河築地。普天之下,莫非農田,率土之濱,莫非農民。知識分子進農場,青年學生下地。就連工業,也是農業式的,男女老少齊上陣,村村架起煉鋼鍋!他們把煉鋼看作種毛豆了。

第七講 農業神話與農民文化(Ⅱ)

三、農民這個階級

農民這個詞,在網上,似乎已成為罵人的代名詞。為什麽呢?跟農民們這個階層在曆史與現實中的地位與狀況有關。
我是農家女,這使我在看待農民問題時摻有一種強烈的感情因素。

其一,我心疼農民,心疼於他們的短視與愚昧。西北放牛的孩子,其理想就是放羊,掙錢,娶媳婦兒,生娃娃;娃娃長大,放羊,掙錢,娶媳婦兒,再生娃娃。這個節目播出後,城裏一個14歲的少年頓感人生無意義,自尋短見。別震驚於這放牛孩子的人生理想,因為這就是農民們真實的生存狀態。生存的天空,沒有足夠的光線,導致他們先天的弱視;環境的惡劣,沒有足夠的空間,導致他們後天的短視。

短視與愚昧,是農民長期麵朝皇土背朝天的結果;是統治者長期"飽其腹弱其智"的結果。其後果,便是農民這個階層常常集體被利用而不自知。在人頭決定勝負的年代,農民們的盲目決定了他們常常淪為被運動的對象。有人開玩笑說,所謂的群眾運動,其實就是運動群眾。中國農 *** 動也太多了,出名的有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大躍進運動...現代中國的改革,居然還是農民式的,不知道自己的目的,不知道要走向哪一步,謂之:摸著石頭過河!小布什若敢這樣跟國民們兒戲,可能早玩完了。可中國農民不急,因為他們也不知道到底要摸向何方。摸到哪兒算哪兒吧。有人開玩笑說:摸到揚子江了,早沒有石頭了。我說:沒有石頭怕甚?幾千年了都是摸瞎走。現在,好歹心裏有塊石頭!

其二,我心痛,心痛於農民這個階層的沉默與弱勢。

農民是個龐大的集體,可是這個集體的沉默與弱勢與它龐大的集合體極不成比例。這個群體數群龐大,可沒有自己的聲音,近於沉默。農民們沒有自己的報紙,沒有自己的代言人,人大裏點綴幾個勞動模範,胸前傻乎乎地戴個大紅花,一張老臉樂得開了花,比結婚還高興,估計是找不著北了。我不知道,他們在人大會議裏會提出什麽議案。我隻知道,幾億農民,至今沒有自己的電視頻道,中央七台名叫農業頻道,可它加了密。農民們誰傻?一聽要掏錢,他們就不看。所有的有線都不看,說:一個台就夠看了,要恁多台幹啥?村長家的電視也不能同時看兩個台的。冬天的時候,農民們會看很長時間的電視,直看到每一個地方台跟他再見或者道晚安。當然了,有些電視他們看不懂,看不懂也是享受,坐炕頭打盹唄。

農民們沒有聲音,沒有議價能力,沒有參政能力,沉默加弱勢。民工們要不到工錢,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城市的高樓上來個"我是民工我跳樓"的鏡頭特寫,他們,可能還可以算作是農民中的清醒者,盡管他們用的是近乎自殺的方式。每想及此,心底即是無邊的悲哀!

其三,殘暴與迷信

統治者殘暴,並不意味著被統治者溫情。◎◎當了主子,可能比主子還要凶殘。張獻忠,殺人如麻;李自成如果不是在李岩的教導下,有了做皇上的崇高理想,那也是殺人如兒戲的。幸虧李自成沒有成功,否則他就是朱元璋第二。至於開國帝王們是如何對待自己的開國元老們的,那更是人人皆知:敵國破,謀臣亡;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如果局中人不明白這一點,那麽,他們隻能成全新的統治者的殘暴。

至於廣大的農民階層,他們在造反時所暴露出來的人性之惡,也絕對不亞於他們的領袖。中國農民天生沒有財產私有的觀念,馬克思主義裏麵有一句:剝奪剝奪者。這與中國強盜殺富濟貧、中國農民均貧富的觀念恰好不謀而合,所以,中國所謂的現代農民革命,其實是古代強盜與古代農民造反的二合一,俄國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的馬克思主義,更加消彌了中國農民打土豪分田地的道德羞恥感,更何況,前輩們原先幹這事兒時也沒有害過羞的。沒有了道德羞恥感,那什麽事兒幹不出來?一個農會主席,就是一個土皇帝,他叫你死,你就不得好死。至於農會會員 ,痞子出身的流氓無產者,他們又能幹些什麽呢?

這種農民式的人性之惡在文革時再次開花,村裏的貧下中農們,拿著紅纓槍三下兩下,就能捅死一個富農。至於紅衛兵們的殘忍,坑殺富農全家時,上至80歲老太,下至出生才幾個月的嬰兒,全不放過。有些女紅衛兵,在80歲老太的身上來回踱步,踩其肚皮。現代社會的孫誌剛事件,李文蘭事件,讓人由不得懷疑,不管國人在現代社會裏是如何身份,但其遠祖的農民習氣,仍然殘留在身。

至於迷信,更是滲透到了農民的骨子裏,直到如今,主宰他們精神生活的,還是鬼神們。正由於農民們是迷信的,所以,所有的農民起義,都走鬼神讚助的路線。陳勝吳廣,玩的是"魚腹丹書,篝火狐鳴",張角玩的是"符水治病",洪秀全玩的是"人鬼對話,神靈符體",義和團玩的是"設壇念咒,刀槍不入",其咒語可謂是兩千年來封建社會所有農民起義的精華部分,現摘錄如下:天靈靈,地靈靈。各位祖先來顯靈。一請唐僧豬八戒,二請沙僧孫悟空,三請二郎來顯聖,四請馬超黃漢升,五請濟顛我佛祖,六請江湖柳樹精,七請飛鏢黃三太,八請前朝冷於冰,九請華陀來治病,十請托塔天王、金吒、木吒、哪吒三太子,率領天上十萬兵...

正因為農民們喜歡神,統治者和陰謀者才順水推舟的做神、造神。所以,對於神聖的東西,光環護身的東西,我們有理由警惕。尼采是個瘋子,但這瘋子的理性令人起敬。他說:"宗教是庸眾的事兒,同信教人接觸後,我必需洗手。我不要任何信徒。我想,我不至於陰險到信仰自己的程度...我很害怕,有一天人們會尊我為聖人,糟蹋我,沒有比聖哲更具欺騙性的事了"。很遺憾,中國哲人裏,缺少如此清醒的瘋子。中國,是個出產神與聖的國度!

四.農民革命與農民領袖

1、革命與農民革命。

革命(crevolution)一詞來源於天文學和幾何學,其科學含義是"循環往複",就象四季更替一樣,或時起時落,就象潮水的漲退一樣。它在科學中意味著變動中的不變,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既是開始,又是結束。

從革命的原始定義裏,我們似乎可以看到農民革命的特征與最終宿命:永無止境,開始就是結束!用這一點來解釋中國 封建社會源遠流長的原因,似乎再恰當不過了。當然,中國教科書常用的自慰說法是:明清時期,中國初步具有了資本主義的萌芽,如果不是外來殖民者的入侵,中國將會自動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我們不妨相信教科書一回。

今天我們使用革命,是在描述一種持續性、恒久性的終結,一種與過去徹底決裂的新秩序,一種舊有的、熟悉的事物與新生的、迴異的事物之間的斷層。基於這個層麵,中國曆史上的農民起事便隻能叫運動而不能叫革命了。撒切爾夫人說:1917年11月7日發生在俄國的事情並不是一場革命,而是一場宮廷政變。海派學者李劼說:孫中山這尊雕像的意義在於僅僅製止人們搞穿龍袍、戴皇冠、登基大典之類的複辟形式,卻並不能阻擋不穿龍袍的皇帝君臨中國,北伐戰爭、軍閥混戰,其實就是各武裝集團為爭奪潛在王位而進行的一場冠冕堂皇的爭雄稱霸之戰,而國共兩黨之爭,無非是新形勢下的楚漢之爭。

李劼說得對極了。農民革命的目的,走向,以及最終結果,決定了農民革命的性質和農民在革命中的悲劇性地位-僅僅充當了改朝換代的工具!而這一切,又決定了中國的曆史走向。農民的革命,使中國封建社會這輛破車,陷於一種周期性的震蕩和規律性的循環之中。他們更換了王朝,但是他們沒能更換封建社會的軌道。正如薑義華先生所言:他們"不是建立新的生產方式,而是重建小農社會原來的秩序。中國這種小農,每日每時自發產生的不是資本主義,而是封建主義。他們不但不是資本主義現代化得以成功的雪柱,而正是阻礙這一進程的巨大而牢固的屏障"。對於薑先生的觀點,我舉三隻手讚稱。一句話,農民革命的運動方向、運動目標、運動形式、運動方法、運動結果導致它本身是反現代化的。基於這個層麵上,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一個農民領袖的成功,恰恰是全體農民的恥辱!而全體農民的成功,又是中國曆史的倒退!

2.農民領袖們

中國曆史上,著名的農民領袖如下:劉邦、朱元璋、李自成、洪秀全、毛澤東。這裏僅以秀全同誌為例,講一下農民領袖們的素質。秀全同誌,廣東花縣農民。18起做教師,16歲起開始參加高考了。奈何沒上過黃岡高中,四次考試,四次失敗。奈何那時沒有落榜生心理諮詢所,所以,第三次高考失敗後,秀全同誌大病40天,第四次高考失敗後,秀全同誌就與上帝約會上了,並且順利地讓聖母瑪利亞弄了一張二胎指標,秀全同誌遂成為上帝的第二個兒子。秀全同誌創立拜上帝教。

那時候西方的基督教徒們沒有創新思維,所以對於秀全同誌的創新有點不懂。秀全同誌奉行:走自己的天堂路,讓別人見鬼去吧。所以,他又給天兄基督娶了個媳婦,謂之天嫂。當然秀全自己作為天弟,媳婦兒就比較多了,這當然是後話,估計秀全同誌為了讓上帝多抱幾個天孫吧。

起事前,馮雲山被捕。上帝家老二的朋友都有人敢逮捕,當然有點說不過去,人心有點亂。楊秀清假托天父下凡,蕭朝貴假托天兄下凡,群眾心理穩定了,可秀全同誌卻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早知如此,我該假托上帝他爹下凡了!

洪秀全表麵上反儒,可骨子裏卻擺脫不了儒家那一套-天下一統的大同社會。或者說,是建立人民公社大食堂。謂之"有田同耕,有飯同吃,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說穿了,還是小農那一套。而且,農民領袖在這方麵還有點厚顏,規定"天下農民米穀,商賈資本皆歸聖庫",他自己就可以隨便享受而不用付一文了。規定天朝士兵皆不得戀愛,即使夫妻,也得男宿男營,女宿女營,而秀全同誌則可以亂愛,而且後宮佳麗數不清,腐敗啊!

再後來,士兵們都餓得開始吃老鼠了,秀全同誌卻因泡女人而身體大病了,最後,撒手上西天,找他天媽去了。太平天國運動就這麽運動完了。

史書上經常可惜這場運動,說,如果楊秀清不是臥在秀全同誌身邊的赫魯曉夫,如果石達開不是那麽小雞肚腸賭氣出走搞分裂,那麽,太平天國就不可能失敗。我說:幸虧這運動失敗了。否則秀全同誌一當皇帝,那比清王朝還要腐敗,還要專製,還要愚昧!不信你看看其他成功的農民領袖上台後都幹了點啥。

3.最後的道德評價

法國學者Raymond Around 在<知識分子的鴉片>一書中說:我並不否認一場會議裏的桌子兩邊的人有其一定程度的對立,我隻是認為,你不可以因為他們有某些觀念和見解,就把他們一分為二,說一個陣營是善的化身,屬於未來,代表理性,一個陣營是惡的化身,屬於過去,代表迷信。這裏引用老外的話,似乎不太恰當,但我想借此說明我的觀點,農民與地主,農民革命與封建統治者,農民領袖與地主領袖,就象議會裏的對立雙方。前者不是善良的化身,同理,後者也不是惡的代表。
中國的現代化在何方?我們仍在仰望星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myipode 回複 悄悄話 這樣的無精神無人性的愚民統治 埋沒了幾千年來無數英才

英明的統治者不多,英才不是同流合汙就是裝傻裝瘋了

中國沒法出達芬奇,Steve Jobs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