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在加國

流浪在加拿大多倫多的苦與樂
正文

[zt]拒諾貝爾和平獎:中國到底在害怕什麽

(2010-12-12 15:49:10) 下一個

 2010年12月12日  來源:明鏡網

今天的法國《解放報 》,《費加羅報 》,《人道報 》等都重點報道了挪威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儀式。《解放報 》在頭版的大字標題是:“諾貝爾和平獎:中國為什麽害怕”。文章說,昨天諾貝爾委員會主席亞格蘭德將諾貝爾和平獎的獎章和獎狀放在了一張空椅子上,這是 109年來第二次出現諾貝爾和平獎空椅現象。亞格蘭德在典禮上說:“劉曉波今天無法出席,他的妻子劉霞和其他家屬也都無法前來代表領獎。”他稱:“單單這個事實本身就足以證明我們把和平獎頒發給劉曉波是正確的選擇。”《解放報 》指出,在和平獎頒獎典禮之前,中國駐挪威大使館“出奇的積極活動”,向有關國家施加壓力,要求它們不要出席頒獎儀式。《解放報 》還專門列表登載了沒有出席頒獎儀式的國家,它們是:中國,阿富汗,沙特阿拉伯,古巴,埃及,伊拉克,伊朗,摩洛哥,巴基斯坦,俄羅斯,蘇丹,突尼斯,委內瑞拉以及越南。


《解放報 》在其發表的社論中寫道:專製政權都應該被授予非故意幽默獎。中國就是如此,它在網上連“空椅子”這個詞都加以封殺。劉曉波與和平獎使中國害怕,盡管它有13億人口,一個強大的獨一政黨,兩位數的經濟增長率以及25000億的外匯儲備。中國擁有的百萬富翁人數比異議人士多,但諾貝爾和平獎恰恰是對該政權的挑戰。社論強調,劉曉波是一名作家,一名守法和平的反對派。他常說:“我沒有敵人也沒有仇恨”。他因為參與撰寫08憲章而被判刑11年。中國當局的這種不成比例的反應凸顯了該政權的局限性以及缺乏合法性。社論指出,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和平獎空椅子成了中國當局懦弱的象征,也是民主鬥爭的象征。

今天的法國《費加羅報 》也報道了在奧斯陸舉行的諾貝爾和平獎儀式。《費加羅報 》文章的標題是:北京指責諾貝爾和平獎是陰謀。文章說,如果中國與美國有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昨天諾貝爾和平獎的頒發具有全球性的影響。對中國來說,這是國際社會阻止中國崛起的陰謀。而美國總統奧巴馬昨天則公開宣布認為劉曉波代表了普世價值觀。奧巴馬還要求中國當局立即釋放劉曉波。《費加羅報 》引用奧巴馬的話說:“劉曉波比我更配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今天的法國《人道報 》也以“圍繞諾貝爾和平獎的較量”為標題寫道,1989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達賴喇嘛,北京隻能忍氣吞聲。二十一年之後,中國對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的反應則是完全不同。中國現在有資本出麵攻擊頒獎給劉曉波是對中國內政的幹涉。圍繞是否出席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典禮的問題展開了一場較量。中國拉攏了19個國家抵製頒獎典禮,但塞爾維亞在最後一刻改變了主意,因為對一個希望加入歐盟的國家來說,抵製和平獎是不會受到布魯塞爾的好評的。包括歐盟與美國在內的45個國家出席了頒獎典禮。美國國會本周四還通過決議,祝賀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支持他推進中國民主的努力。法國《人道報 》的文章繼續寫道,從今以後,中國與西方主要國家之間關係的較量不僅涉及人民幣匯率和金融危機,也涉及劉曉波。香港一個人權組織的代表對《人道報 》說:“把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關在監獄中,這必然會阻礙中國在國際上的行動能力 。” 《人道報 》指出,劉曉波因為08憲章而被判重刑,這在中共內部也引起不同反響。在這一年中,包括中國總理溫家寶在內的一些高級領導人也都確認了中國進行政治改革的必要性。《人道報 》還引述溫家寶今年7月發表的講話說:“如果沒有政治體製改革的保障,就不能實現建設現代化中國的目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