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在加國

流浪在加拿大多倫多的苦與樂
正文

[zt]北美時報:加國留學安全再引華社關注

(2010-12-12 15:47:37) 下一個

2010年12月11日 來源:北美時報 作者:戴湖湖

上周五,30多名來自中國的大學教師到士嘉堡一所高中參觀。校方請多名12年級的華裔學生向他們講述自己在加國學習生活和融入過程的親身經曆,參與討論的整個過程令雙方感到互動與交流是如此的必要。在現場演講後,這些大學老師向加國老師和即將升入大學的學生們提出他們最關心的一些話題,這些話題很具有普遍性,包括:最適合留學的年紀?歧視來自哪裏?中國的教育體製如何與加國教育體製達到互補?一個完美的異國留學經曆最重要的是要獲得什麽?中國的傳統教育移植異國所遇到的最大問題?國際觀在成長經曆中所起到的作用?父母是否應該來陪讀?而他們最關心的問題是:加國留學的個人安全與心理健康是否會得到正確疏導和保證?

這些教師本身也是家長,其中很多人是準留學生家長,他們普遍感到很迷茫甚至 充滿疑惑的是,"都說加國的法律體係和各項製度完善,但作為留學生是否能夠真正受益? "
來自中國安徽大學的女教師對近日華裔男青年圖書館弓箭射殺父親一案,心存恐懼多時,她表示這與她想像中的加拿大完全不符,甚至不敢相信此案的真實性。

華裔男青年圖書館弓箭射殺父親是近日華社普遍關注的一個案件。華人兒子親手弑父的慘案發生在12月2日下午本市一家圖書館內,凶犯是現年24歲的渥太華男子方舟(Peter)。死者為現年52歲的其父程思(英文名William),程思是方舟之父,被其子方舟用十字弓射殺,箭深入背部,送醫時已死亡。此案被報道後,引發華人各界和網友多方關注,多倫多51網消息下即時跟貼兒瞬間100多條。網友關 注案情發展並參與討論,有說是母子狠毒,家庭暴力,兒子戀母情結;有說男女組成的家庭未來沒有前途,男人和女人之間最好是現金結算;有說異國文化導致中國親情淪喪,更多的則說都是移民造成的悲劇。

而就在剛剛過去的一個月內,有多起相關華人的案件頻繁發生。
11月7日深夜,市中心布爾西街(Bloor Street West)一家日本餐廳。兩名中國留學生因事在廚房爭執繼而發生打鬥。27歲來自沈陽的楊明(Ming Yang,譯音)被對方用利器刺成重傷,警方事後拘捕25歲來自天津的疑凶王旭,控以二級謀殺罪名。目前這家日本餐廳在凶案後一直關門未再營業。

11月19日,密市一華裔留學青年在家中因與女友發生口角,用椅子猛擊女友頭部,因失血過多,促使女友搶救無效死亡。

之前發生多市的入室盜竊案和殺母傷父案在11月23日出現戲劇點,凶手正是他們親生的24歲女兒,警方現以一級謀殺、密謀謀殺、試圖謀殺正式逮捕其女。據報道,這位24歲女子畢業於多倫多大學藥劑師專業,現已有專業性質的工作,她的滑冰技藝達到專業教練水平,鋼琴獲十級考試水平。其父雖自己鋼琴水準很高卻還重金聘專業老師訓練女兒,歹徒行凶過程中,其母擔心被捆綁在樓上的女兒遭受侵害,與歹徒發生博鬥時遭槍擊速死。

在鄰居眼中,其女是有才德的乖乖女,如今卻成為這場逆倫慘案的凶手。此凶案動機無非是其父母反對其女與歹徒之一相好,一言不和即下此毒手,亦或是索財不遂臨場發生衝突,但無論如何,父母與其女親情早已蕩然無存,不然怎會引發如此奪命凶案。

11月27日淩晨,一名華裔青年在多倫多市中心娛樂區被車撞死,駕車司機肇事後迅速逃逸。據多倫多警方證實,此案為一宗故意殺人案。

而號稱華人最大"銷金窟"的大溫地區正在演變成紙醉金迷的另一個移民特區。據加拿大皇家騎警今年所完成的"隱居行動"(Project Seclusion)結果報告中發現,至今,除街頭妓女外,全國"室內性產業"的骨幹已由亞裔女子擔起,而她們主要是來自中國與韓國。報告指出,現今在大部分地區的亞裔下海女子,都是以合法途徑進入加國,或持旅客簽證、或持學生簽證,然後在加國境內主動尋找管道賣淫,其中更有部分妓女還在加國逾期居留,大部分集中在亞裔人口多的城市如溫哥華等。而其中留學中居多。

至於留學生心理更是華人留學群體不能避免的常見問題。而加國對此問題的研究和效果不大。絕大多數的心理基本上源於6種:留學經濟嗜貪症、留學節奏綜合征、留學成就抑鬱症、留學考試焦慮症、留學情緒強迫症、留學交際恐怖症。

留學經濟嗜貪症是因經濟壓力衍生的一種精神強迫症,家境不是特別闊綽,在海外留學還要操心經濟問題的學生容易患上這種病;"快節奏綜合征"是總是擔心一旦閑下來就會精神崩潰,從而將自己長期處於快節奏環境裏,長此以往,造成精神壓力過大、心理緊張,從而引發心理憂鬱和心理障礙等問題;留學生由於學業壓力過大,信心不足,而對競爭加劇,節奏加快,每天疲於奔命。如果心理素質較差或不善於自我疏解,必然很容易罹患留學生中最常見的"成就抑鬱症";每個學生多少會有一些考試焦慮症,隻是程度不同而已。而留學考試焦慮症就是非常嚴重的自我加壓導致越努力越學不好症狀;留學情緒強迫症是一種強迫性的行為,這種症狀因自己有過強的願望與目標,父母追求完美,對孩子要求過高等引起;內向型的學生如果不注意調整心理狀態,就會懼怕與人交往。特別是留學中的中小學生,更容易引發社交恐懼。培養自信,大膽而自信地與人交往,才能克服留學交際恐怖症。

加國令人擔憂的留學現狀,原因不一而足。加國政府本身的各項效率不足以讓人相信針對這些問題的解決時間,況且,有些問題已經達到難以控製程度。其中不良中介與加國各個私立學院坑騙各國學生的事情至今不斷。這種情況往往迫使學生突臨變故,飽受打擊。曾經鬧得沸沸揚揚的溫哥華某學院負責人卷款逃跑一事至今記憶猶新。在那次事件中,不少留學生除麵臨巨大經濟損失外,還要承受著學生身份沒有著落的心理壓力,對於很多十幾二十歲,沒有多少人生經曆的中國獨生子女來說,突如其來的變故往往會令他們不知所措,心理承受能力不足的甚至會產生焦慮,沮喪的一些心理障礙。而加國注重實際的環境外觀與國內注重外表堂璜的差異也是導致原因之一。普遍中介的廣告照片與說明文字都是拍得美輪美奐或充滿溢美之詞,可抵達地點後卻會發現,所有的一切都不過是個美麗謊言,所謂的校園不過是一個占地不過百平米的平房,所謂的師資力量加上校長在內也不過4人。至於文字中所提到的大型體育場,原來是在離學校3條街遠的社區中心。不少留學生都因為對加拿大不了解而遇到過類似的情況。而一係列假結婚、假工簽、假難民更是一刀刀宰過來,直到宰完為止。而一些由於各種原因"黑"下來的年輕人,成為加國隱患的可能性更大。

早在卑詩大學(UBC)的研究調查曾發現,來自中、日、韓等亞裔高中寄宿國際學生,沾染吸毒、酗酒以及濫交等不良嗜好方麵,遠較加國出生或移民加國的亞裔生嚴重。針對來自中、日、韓三地的國際寄宿留學生所完成的《卑詩青少年健康調查》報告發現,高中男寄宿國際生中,高達24.5%出現濫交,而移民男學生隻占9.3%,本地男生為11.9%。飲酒的比例是6.9%,正在吸煙的比例更高達18.8%,都高出本地及移民高中生許多。而在吸食可卡因、迷幻劑等毒品方麵,無論男或女寄宿國際生比例,都較本地及移民高中生高兩到六倍。分別有高達9.1%及9.4%的男女寄宿國際生表示,他們曾吸食可卡因,而本地出生學生比例隻約2%。報告顯示這些寄宿國際學生在缺乏父母監管下,令沾染吸毒、酗酒以及濫交等不良嗜好方麵數字偏高。

卑詩省的報告還顯示,寄宿國際生開銷超高,寄宿家庭往往良莠不齊,目前並無證據表明當局針對此所作出的任何監管與舉措,而曾經考慮發放的寄宿家庭牌照也並未達到完善,加國對這一環節缺乏應有的相關研究,並且很難追蹤調查這些國際學生。中國目前已是世界最大留學生輸出國,加拿大的中國留學生每年潮湧而至,人數成倍增長,而新一代留學自費群體不但日益龐大,而且結構趨於複雜,麵臨的問題更加多樣化。如何規避留學風險,是準留學生和家長們不得不麵臨的一個難題,而加國獲得更多利益的同時,更需提醒有關方麵提高後繼服務和注重加國的國際聲譽影響,不然,由此帶來的問題,將會後患無窮。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